国学666 » 《史记》 » 燕召公世家 > 燕召公世家 白话文翻译

燕召公世家 白话文翻译

召公奭与周王室同姓,姓姬。周武王伐灭商纣王之后,将召公封在了北燕。

周成王在位的时候,召公位列三公:自陕县以西,都由召公管理;自陕县以东,由周公治理。成王年纪还小,周公代替他主持朝政,登基行使君王的权力,召公怀疑周公,周公便作《君奭》。《君奭》里表达了召公对周公的不满。周公于是声称“商汤的时候有伊尹,伊尹对国家的治理合乎天道;太戊在位时期,又有像伊陟、臣扈那样的人,他们对国家的治理合乎上帝的旨意,还有巫咸辅佐君王治理王室;祖乙在位期间,有像巫贤那样的人;在武丁的时代,有像甘般那样的人:这些贤臣一般都各在其位,殷朝得到安定与治理”。于是召公才感到高兴。

召公治理之处在西方,深得人民的爱戴。召公到乡邑去巡视,看到一棵棠梨树,就在那棵树下审判官司、处理政事,从侯爵、伯爵一直到平民百姓都找到各自的位置,没有失职的地方。召公去世以后,人民思念召公时期的政绩,思念棠梨树下召公处理政事的时光,不敢砍伐,并歌颂召公,写下了《甘棠》这首诗篇。

自召公以下传到第九代就到了惠侯。燕惠侯处于周厉王逃奔到彘地、共和行政的时代。

惠侯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厘侯继立。这一年,周宣王刚刚继位。厘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刚刚受封到郑国。三十六年,厘侯去世,他的儿子顷侯继立。

燕顷侯二十年(前771年),周幽王淫乱,被犬戎部族杀掉。秦国开始被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前767年),顷候去世,他的儿子哀侯继立。哀侯在位二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郑侯继立。郑侯在位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缪侯继立。

燕缪侯七年(前722年),就是鲁隐公元年。燕缪侯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宣侯继立。宣侯在位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桓侯继立。桓侯在位七年去世,他的儿子庄公继立。

燕庄公十二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在诸侯中称霸。十六年(前675年),燕国和宋国、卫国一起讨伐周惠王,惠王逃奔到温地,三国拥立惠王的弟弟颓为周王。十七年(前674年),郑国抓住燕仲父,并护送周惠王返回周国。二十七年(前664年),山戎部族前来侵犯燕国,齐桓公派兵救援燕国,于是向北讨伐山戎以后率军返回。燕庄公一直把他送出了燕国的边境,齐桓公便把燕庄公到达的地方割给了燕国,让燕庄公和诸侯一起向周王进贡,就像周成王时代那样履行职责;并让燕国重新修整召公时期的法度。庄公在位三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襄公继立。

燕襄公二十六年(前632年),晋文公召集诸侯在践土会盟,在诸侯中称霸。三十一年(前627年),秦军在殽山被晋军打败。三十七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四十年(前618年),燕襄公去世,桓公即位。

燕桓公在位十六年去世,宣公即位。宣公在位十五年去世,昭公即位。昭公在位十三年去世,武公即位。这一年,晋国灭掉了三郄大夫。

燕武公在位十九年去世,文公即位。文公在位六年去世,懿公即位。懿公元年(前548年),齐国的崔杼杀死他的国君庄公。懿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惠公即位。

燕惠公元年(前544年),齐国的高止前来投奔燕国。六年(前539年),惠公有很多宠爱的姬妾,他想要除掉各位大夫从而立一位名叫宋的宠姬,各位大夫联手杀掉了名叫宋的宠姬,惠公心中畏惧,逃奔齐国。四年以后,齐国派高偃前往晋国,请求共同讨伐燕国,护送惠公返回燕国。晋平公同意了,和齐国一起征讨燕国,护送燕惠公回到燕国。惠公回到燕国以后就死了。燕国人拥立悼公为国君。

燕悼公在位七年去世,共公即位。共公在位五年去世,平公即位。晋国公室权力日渐卑微,六卿的权力开始强大。平公十八年(前506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进入郢都。平公在位十九年去世,简公即位。简公在位十二年去世,献公即位。晋国的赵鞅在朝歌包围了范氏、中行氏。献公十二年(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死了他的国君简公。十四年(前479年),孔子去世。二十八年(前465年),献公去世,孝公即位。

燕孝公十二年(前453年),晋国的韩、魏、赵灭掉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三晋从此强大。

十五年(前450年),孝公去世,成公即位。成公在位十六年去世,愍公即位。愍公在位三十一年去世,厘公即位。这一年,韩、赵、魏三晋开始列为诸侯。

燕厘公三十年,在林营打败了齐国。厘公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在位十一年去世,文公即位。这一年,秦献公去世。秦国越发强大。

燕文公十九年(前343年),齐威王去世。二十八年(前334年),苏秦第一次来到燕国拜见文公,游说文公。文公给他车马、黄金、布帛,并让他前往赵国,赵肃侯重用了苏秦。于是苏秦联合六国实行合纵政策,他成为纵长。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为妻。

二十九年(前333年),文公去世,太子即位,就是易王。

燕易王刚刚即位,齐宣王趁燕国办丧事的时机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苏秦劝说齐宣王,让齐国归还了占领的燕国的十座城市。十年(前323年),燕君称王。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通奸,他担心被诛杀,就劝易王派他出使齐国施行反间计,想用这个办法扰乱齐国。易王在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燕王哙即位。

燕王哙已经继位,齐国人杀了苏秦。苏秦在燕国时,和燕相子之结为姻亲,因而苏秦的弟弟苏代和子之有交往。等到苏秦死了以后,齐宣王又重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前318年),燕国和楚、三晋一起攻打秦国,没能取胜便返回了。子之在燕国做丞相,他位尊权重,决断国事。苏代为了齐国出使燕国,燕王哙问他说:“齐王怎么样?”苏代回答说:“一定不会称霸。”燕王哙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不能信任他的大臣。”苏代是想用这样的办法刺激燕王尊重子之。于是燕王非常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赠送给苏代一百镒黄金,听凭他使用。

鹿毛寿对燕王说:“不如将国家让给丞相子之吧。人们都说尧是贤能的人,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没有接受,尧拥有禅让天下的美名,实际上也没有失掉天下。如今大王把国家禅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大王就拥有与尧相同的品德了。”燕王因此将国家托付给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加尊贵。有人说:“夏禹举荐了益,不久又让启的臣下担任官吏。等到大禹年老的时候,他认为启的臣下没有能力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于是将君位传给了益。不久启和他结交的党徒攻打益,夺得了国君的位置。天下人都说夏禹名义上是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了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去夺回。如今大王说是将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官吏中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亲信,这正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实际却是让太子掌握权力。”燕王于是把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都收缴上来交给子之。子之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君王的权力,而燕王哙到了老年的时候就不再处理国家的政事,反而成为臣子,国家的事务完全由子之裁决。

三年以后,燕国大乱,百姓都很恐惧。将军市被和太子平一起谋划,将要攻打子之。齐国的诸位将领对齐愍王说:“我们现在趁燕国发生内乱的时机派军队赶去攻打它,燕国一定会被攻破。”齐王因而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即将有义举,打算废弃私情,创建公义,整顿君臣之间的关系,辨明父子之间的地位。我的国家非常小,不配跟随在您的左右。虽然是这样,我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而行事。”太子于是召集同党、聚合众人。将军市被包围了王宫,攻打子之,没有攻克。将军市被和百姓反过来攻打太子平,将军市被战死,尸体示众。因此造成了燕国国内几个月的动乱,死亡的人有数万,民众都非常恐惧,百姓离心离德。孟轲对齐王说:“如今我们讨伐燕国,正是周文王、周武王成就事业那样的机遇,不可以错失啊。”齐王于是派章子率领五都的士兵,凭借北部边境的军队前去攻打燕国。燕国的士兵不出来迎战,城门也不关闭,燕王哙死去,齐国的军队大获全胜。燕国子之死后第二年,燕国人共同拥立了太子平,就是燕昭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