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家 白话文翻译
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起初,周武王与叔虞的母亲在一起时,叔虞的母亲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孩子,起名叫虞,我要把唐这个地方赐给他。”待武夫人生下孩子后,发现婴儿手心上果真写着“虞”字,因此就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虞。
周武王驾崩后,周成王继位,唐爆发了内乱,周公派兵灭掉唐国。周成王与叔虞一起玩耍,成王将梧桐叶削成了圭璧的形状赠给了叔虞,说:“把这块唐地分封给你。”史佚于是请求成王选择一个吉日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不过是与他开玩笑而已。”史佚说:“天子的话没有戏言。天子说了话,史官都要如实记录,并举行典礼去完成它,吹奏乐曲来歌颂它。”周成王于是就将唐地封给了叔虞。唐地位于黄河、汾水的东边,方圆百里,因此叔虞又被称为唐叔虞。他姓姬,字子于。
唐叔的儿子燮,就是晋侯。晋侯的儿子宁族,就是武侯。武侯的儿子服人,就是成侯。成侯的儿子福,就是厉侯。厉侯的儿子宜臼,就是靖侯。靖侯以后,晋国的年代都能够推算出来了。从唐叔虞到靖侯五代,都没有记录他们在位的年数。
靖侯十七年(前842年),周厉王昏庸残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前往彘地,周朝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治理,因此称为“共和”。
十八年(前841年),靖侯去世,其子厘侯司徒继位。厘侯十四年(前827年),周宣王刚刚继位。十八年(前823年),厘侯去世,其子献侯籍继位。献侯在位十一年(前812年)去世,其子穆侯费王继位。
穆侯四年(前808年),娶了一位齐国的女子姜氏为妻。七年(前805年),穆侯讨伐条戎。姜氏为其生下了太子仇。十年(前802年),穆侯讨伐千亩,创建了卓越的功绩。姜氏又为其生了一个小儿子,名为成师。晋国大夫师服说:“国君为儿子取的名字真是奇怪啊!太子叫仇,仇有仇敌的含义。而小儿子叫成师,成师是个显赫的名字,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含义。名字,是自己取的;而事物发展,却自有规律。如今嫡长子与庶子的名字却正相悖逆,以后晋国岂能不出现祸乱呢?”
二十七年(前785年),穆侯去世,他的弟弟殇叔自立为国君,太子仇出逃。殇叔三年(前782年),周宣王驾崩。四年(前781年),穆侯的太子仇率领自己的党徒攻打殇叔而自立,便是文侯。
文侯十年(前771年),周幽王昏庸无道,犬戎杀死了周幽王,周朝被迫向东迁徙。而秦襄公开始被列为诸侯。
三十五年(前746年),文侯仇去世,其子昭侯伯继位。
昭侯元年(前745年),将文侯的弟弟成师封在曲沃。曲沃城比翼城的规模还大。翼城,是晋的国都。成师被封在曲沃,称为桓叔。靖侯的庶孙栾宾辅佐桓叔。桓叔当时已五十八岁了,他喜好施恩于人,因此晋国的百姓都愿意归顺于他。君子说:“晋国的祸乱也许就发生在曲沃了。末大于本且又深得广大人民的忠心拥护,这样不发生祸乱还等什么!”
昭侯七年(前739年),晋国的大臣潘父杀了国君昭侯而去迎接曲沃桓叔。桓叔想要进入晋国,晋国人起兵攻打桓叔。桓叔被打败,又退回曲沃。晋人共同拥立昭侯的儿子平为国君,便是晋孝侯。晋孝侯杀死了潘父。
孝侯八年(前732年),曲沃的桓叔去世了,他的儿子鳝继承了桓叔的爵位,便是曲沃庄伯。孝侯十五年(前725年),曲沃庄伯在翼城杀了国君晋孝侯。晋国人因此而攻打曲沃庄伯,庄伯又回到了曲沃。晋国人又拥立晋孝侯的儿子郄为国君,便是鄂侯。
鄂侯二年(前722年),鲁隐公刚刚即位。
鄂侯在位六年(前718年)去世。曲沃庄伯听说鄂侯死了,于是起兵讨伐晋国的国都。周平王让虢公率兵讨伐曲沃庄伯,庄伯逃回曲沃固守。晋国人共同拥立晋鄂侯的儿子光为国君,就是晋哀侯。
哀侯二年(前716年),曲沃庄伯去逝,其子称继承了庄伯的爵位,便是曲沃武公。哀侯六年(前712年),鲁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鲁隐公。哀侯八年(前710年),晋国人侵犯陉廷。陉廷人与曲沃武公共同谋划,于九年(前709年),在汾水河畔攻打晋国的军队,虏获了晋哀侯。于是晋国人又拥立哀侯的儿子小子为国君,就是小子侯。
小子侯元年(前709年),曲沃武公派韩万杀了所俘虏的晋哀侯。曲沃越来越强大,晋国公室对此毫无办法。
小子侯四年(前706年),曲沃武公用诱骗的手段召来小子侯并把他杀了。周桓王派遣虢仲率兵讨伐曲沃武公,武公逃回到曲沃,晋国人于是拥立晋哀侯的弟弟缗为晋侯。
晋侯缗四年(前703年),宋国人抓住了郑国的祭仲,并胁迫他立突为郑国国君。晋侯缗十九年(前688年),齐国人管至父杀了自己的国君齐襄公。
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称霸。曲沃武公攻打晋侯缗,灭掉了他,把他的全部珠宝玉器都献给了周厘王。周厘王因此让曲沃武公当了晋国的国君,让他位列诸侯,于是曲沃武公吞占了晋国的全部土地。
曲沃武公已经即位三十七年了,才将称号改为晋武公。晋武公迁到晋国的都城,加上之前他在曲沃的当政时间,一共当政三十八年。
武公称,是先君晋穆侯的曾孙,曲沃桓叔的孙子。桓叔,最开始被封于曲沃。武公,是庄伯的儿子。从桓叔最初被封于曲沃一直到曲沃武公灭掉晋国公室,一共是六十七年,武公最终代替晋国国君的地位而成了诸侯。武公在取代晋国国君的第二年去世。加上他在曲沃的在位时间,在位共三十九年后去世。其子献公诡诸继位。
献公元年(前676年),周惠王的弟弟颓攻打惠王,惠王出逃投奔郑国,住在郑国的栎邑。
五年(前672年),晋献公讨伐骊戎,得到骊姬以及骊姬的妹妹,献公十分宠爱这对姐妹。
八年(前669年),士蒍劝献公说:“原来晋国公室的公子们太多了,如果不杀死他们,就要发生祸乱。”晋献公于是派人要杀掉所有公子,同时在聚地修筑城邑作为晋国国都,称为绛,开始在绛定都。晋献公九年(前668年),晋国的公子们逃亡到虢国,虢公因此又一次起兵讨伐晋国,但没有战胜晋国。献公十年(前667年),晋国想要讨伐虢国,士蒍说:“暂且等虢国自己爆发祸乱。”
十二年(前665年),骊姬生下傒齐。献公想要废掉原来的太子,于是说:“曲沃是我们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国,屈邑又靠近翟,如果不派我的儿子们去镇守那些地方,我将会十分担心。”于是,献公让太子申生到曲沃居住,让公子重耳到蒲邑居住,让公子夷吾到屈邑居住。晋献公与骊姬所生的儿子傒齐则居于国都绛。晋国人由此便知道太子申生不能继位了。太子申生,他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名为齐姜,死得早。申生的同母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亲,是戎翟一狐氏女子。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都具备贤能与德行。待献公娶了骊姬之后,他就渐渐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十六年(前661年),晋献公建了两个军。献公率领上军,让太子申生率领下军,赵夙驾驭战车,毕万担当车右,讨伐灭掉了霍国、魏国以及耿国。军队归来后,献公为太子申生在曲沃修建城池,并将耿地赐给了赵夙,把魏国的土地赏赐给了毕万,让他们成为大夫。士蒍劝太子说:“太子您不可能继位当国君了。献公把先君的都城都分给了您,并授予了您卿的爵位,提前将您的禄位提到了最高,又怎能再立您为国君呢!太子不如逃离这里,以免惹祸上身。效仿吴太伯,不也很好吗?至少还能留下好名声。”太子没有听从士蒍的劝诫。掌管占卜的大夫郭偃说:“毕万的子孙后代将来肯定会大有所为。万,是满数;魏,有广大的意思。起初就把魏赏赐给毕万,是上天在保佑他呢。天子统治兆民,而诸侯统治万民,现在封毕万于意为广大的魏地,用来匹配他名字里的满数,他必定会得到众多臣民。”起初,毕万曾在晋国占卜自己的仕途,卦从《屯》变成了《比》。辛廖观察卦变说:“这代表吉利。《屯》卦所说的是事物初创时的困难坚险,《比》卦预示着有人亲辅,没有什么吉兆能比过这个了!他的子孙后代必定会兴旺昌盛。”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