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史记》 » 韩世家 > 韩世家 白话文翻译

韩世家 白话文翻译

韩国的祖先与周天子是同姓,都姓姬。他的后代待奉晋国,得以被封在韩原,称韩武子。韩武子以后再传三世有韩厥,他跟从封地的名,称为韩氏。

韩厥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时,晋国的司寇屠岸贾准备发动叛乱,要清算赵盾杀害灵公的罪行。当时赵盾已死,于是想要诛杀他的儿子赵朔。韩厥劝阻屠岸贾,屠岸贾没有听从。韩厥就去通知赵朔,让他逃跑。赵朔说:“您一定要让赵氏香火不断,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韩厥答应了他。等到屠岸贾诛杀赵氏家族的时候,韩厥称病没有离开家里。程婴、公孙杵臼藏起赵氏的孤儿赵武这件事,韩厥是知道的。

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韩厥与郄克率领八百辆战车的兵力讨伐齐国,在鞍邑打败齐顷公,俘虏了逢丑父。于是,晋国设置六卿,而韩厥占据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景公生病,占卜结果说是大业的后代子孙中有不能申诉冤屈的人作怪。韩厥称赞赵衰的功劳,并说从今往后已经没有人来祭祀他,用这样的办法感动了景公。景公问道:“他还有后代吗?”韩厥于是便谈到赵武,景公便把赵氏原有的田邑重新给了赵武,让他延续赵氏的香火。

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献子退休。献子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宣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宣子迁徙到州邑居住。

晋平公十四年(前544年),吴国的季札出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最终会归给韩、魏、赵三家所有。”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韩宣子和赵、魏共同瓜分了祁氏、羊舌氏的十个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韩宣子与赵简子一起侵伐范氏、中行氏。宣子去世,他的儿子贞子承袭了爵位。贞子迁到平阳居住。

韩贞子去世,他的儿子简子即位。韩简子去世,他的儿子庄子即位。韩庄子去世,他的儿子康子即位。韩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联手打败了知伯,瓜分了他的土地,他们三家的土地更大了,超过了当时晋国诸侯的土地。

韩康子去世,他的儿子武子即位。武子二年(前423年),讨伐郑国,杀掉他们的国君幽公。十六年(前409年),韩武子去世,他的儿子景侯继立。

韩景侯虔元年(前408年),攻打郑国,夺取雍丘。二年(前407年),郑军在负黍将打败韩军。

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和赵、魏一同被列为诸侯。

景侯九年(前400年),郑国包围了韩国的阳翟。同年,韩景侯去世,他的儿子列侯韩取即位。

列侯三年(前397年),聂政杀掉韩国的相国侠累。九年(前391年),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夺取六个邑。十三年(前387年),列侯去世,他的儿子文侯继立。同年,魏文侯去世。

文侯二年(前385年),韩国攻打郑国,攻取了阳城。同年,攻打宋国,一直打到彭城,俘虏了宋国的国君。七年(前380年),攻打齐国,一直打到桑丘。郑国背叛了韩国。九年(前378年),韩国攻打齐国,一直打到灵丘。十年(前377年),朝鲜文侯去世,他的儿子哀侯继立。

哀侯元年(前376年),韩国和赵、魏一起瓜分了晋国。二年(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并趁机将都城迁到郑。

哀侯六年(前371年),韩严杀了他的国君韩哀侯。哀侯的儿子懿侯继立。

懿侯二年(前369年),魏军在马陵打败韩军。五年(前367年),韩侯和魏惠王在宅阳举行会盟。九年(前363年),魏军在浍水打败韩军。十二年(前360年),懿侯去世,他的儿子昭侯继立。

昭侯元年(前358年),秦军在西山打败韩军。二年(前357年),宋国攻取韩国的黄池。魏国攻取朱邑。六年(前353年),韩国攻打东周,夺取陵观、邢丘。

昭侯八年(前351年),申不害担任韩国相国,他修整法家学说,实行法家的治国之道,国内大治,各个诸侯国都不敢前来侵犯。

昭侯十年(前349年),韩姬杀害他的国君晋悼公。十一年(前348年),昭侯前往秦国。二十二年(前337年),申不害去世。二十四年(前335年),秦军前来拔取了韩国的宜阳。

昭侯二十五年(前334年),发生旱灾,修筑了高大的城门。屈宜臼说:“昭侯不会走出这座城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合时宜。我所说的时宜,不是指吉日良辰,人本来有得利和不得利的时候。昭侯曾经得利过,但是他没有修筑高门。前一年秦国攻占了宜阳,今年又发生旱灾,昭侯在这个时候没有体恤百姓的危难,反而更加奢侈,这就是所谓的‘在艰难的时候做奢侈的事情’。”二十六年(前333年),高门修建完成,昭侯也去世了,果然没能走出这座城门。他的儿子宣惠王继立。

宣惠王五年(前328年),张仪担任秦国宰相。八年(前325年),魏军打败了韩国的将领韩举。十一年(前322年),韩国国君改称王。韩王和赵王在区鼠举行会盟。十四年(前319年),秦军攻打并在鄢陵大败韩军。

宣惠王十六年(前317年),秦军在修鱼打败韩军,在浊泽俘虏了韩国的将领<生僻字>、申差。韩王为此焦急,相国公仲对韩王说:“盟国并不是可以依靠的。如今秦国想要讨伐楚国已经很久了,大王不如通过张仪向秦王求和,并用一座名城贿赂他,同时武装军队,和秦军共同向南征伐楚国,这是以一换二的妙计。”韩王说:“好。”于是为公仲的出行做好了警戒,将要西去秦国讲和。楚王听说以后非常恐惧,便召见陈轸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陈轸说:“秦国想要攻打楚国已经很久了,如今又得到韩国的一座名城,而且韩国还武装好了军队,秦韩联合前来攻打楚国,这是秦国祈祷并梦寐以求的。如今秦国已经得到了,就一定会来讨伐楚国。大王请听我的意见,在境内加强警戒,发兵声称救援韩国,命令战车排满道路,然后派可令其信任的大臣出使韩国,多给他配备车辆,带上很多礼物,让韩国相信大王确实来救援他们了。即使韩王不听从我们的意见,韩国也会感激大王的恩德,一定不会列队跟从秦国来攻打我国,这样秦韩就会不和,军队虽然来了,也不会成为楚国大的祸患。假如韩国听从我们的建议,断绝和秦国的和睦关系,秦国一定会非常愤怒,并对韩国产生很深的怨恨。韩国就会到南方和楚国结交,一定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他们在应对秦国时就一定会不尊重:这就使秦韩军队困顿从而免除楚国的祸患了。”楚王说:“好。”于是在境内加强警戒,起兵声称要去救援韩国。并让战车布满了道路,派遣能让韩国信任的使臣,给他配备了很多车辆,还让他带上丰厚的礼品。楚国的使臣对韩王说:“我们国家虽然小,但是已经派出了全部军队。希望你们国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和秦国交战,我们的国君将让楚国与韩国同生死。”韩王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停止了派公仲到秦国请和的行动。公仲说:“不可以。实际来讨伐我国的是秦国,靠虚名来救援我国的是楚国。大王想依靠楚国的虚名,而轻易就和强敌秦国断绝关系,大王就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况且楚国和韩国并非兄弟之国,也不是平素就有盟约要共同谋划讨伐秦国的。楚国已经看到自己即将被秦国和韩国联合攻打的形势,才趁机声称要发兵救援韩国,这一定是陈轸的计谋。况且大王已经命人把我们的计划告诉给秦国了,如今又不行动,这是欺骗秦国。轻易欺骗强大的秦国,而听信楚国谋臣的话,恐怕大王一定会后悔。”韩王不听从劝谏,便和秦国断绝了交情。秦国因此大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两国交战,楚国的救兵并没有到。十九年(前314年),秦军在岸门大破韩军。韩国的太子仓到秦国作人质,以此求和。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