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史记》 » 齐悼惠王世家 > 齐悼惠王世家 白话文翻译 > 第2节

齐悼惠王世家 白话文翻译 第2节

齐王罢兵返回齐国,代王被拥立为皇帝,就是孝文帝。

孝文帝元年(前179年),孝文帝将高后时期从齐国割出的城阳、琅邪、济南郡又重新归还给齐国,改封琅邪王为燕王,增加朱虚侯、东牟侯领地各二千户。

这一年,齐哀王去世,太子刘则继位,就是齐文王。

齐文王元年(前178年),汉朝廷划出齐国的城阳郡给朱虚侯,立他为城阳王;划出齐国的济北郡给东牟侯,立他为济北王。

齐文王二年(前177年),济北王发动叛乱,汉朝廷将他诛杀,其封地重归汉室所有。

过了两年,孝文帝将齐悼惠王的儿子刘罢军等七人全部封为列侯。

齐文王在位十四年后去世,他没有儿子,因而国号被废除,封地收归汉室所有。

一年后,孝文帝将所封的悼惠王的几个儿子晋升为王,将齐国分割成几份分封给他们。齐孝王将闾是以悼惠王的儿子杨虚侯的身份晋升为齐王的。所以齐国其他的郡全都分给了悼惠王的儿子,让他们称王:儿子刘志被封为济北王,儿子刘辟光被封为济南王,儿子刘贤为被封为菑川王,儿子刘卬被封为胶西王,儿子刘雄渠被封为胶东王,加上城阳王、齐王,一共有七王。

齐孝王十一年(前154年),吴王刘濞、楚王刘戊发动叛乱,二人起兵西进,告诉诸侯说“我们将要诛杀汉朝的乱臣贼子晁错,以此安定国家”。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都擅自决定发兵响应吴王和楚王。叛军想联合齐国,齐孝王犹豫不决,始终坚守城池,最终没有听信他们的拉拢,胶西、菑川、济南三国的军队共同包围了齐国。齐王派路中大夫前去向汉天子求救。天子又命令路中大夫返回告知齐王:“好好坚守城池,我军现在已经打败吴、楚的军队了。”路中大夫回来的时候,三国的军队已将临菑包围了好几层,路中大夫根本没办法进城。三国的将领劫持了路中大夫并与他盟誓,说:“你反过来说汉军已经被打败,让齐王赶快向三国投降,否则就将被屠城。”路中大夫答应了他们,来到城下,望见齐王,对齐王说:“汉朝廷已经发来百万雄兵,派太尉周亚夫打败吴、楚叛军,正带领军队赶来援救齐国,齐王一定要坚守城池,不可投降!”三国的将领因此杀死了路中大夫。

齐国最初被三军包围,情势危急,齐王曾经暗中与三国联系,条约还没有签定,恰好听说路中大夫从汉朝赶回,齐王十分高兴,并且手下的大臣再三劝齐王不要向三国叛军投降。没过多久,汉朝将领栾布、平阳侯曹奇等人的军队赶到齐国,打败了三国军队,解除了对齐国的包围。不久,皇帝又听说齐王起初和三国有过共同的密谋,准备派兵讨伐齐国。齐孝王十分恐惧,就服毒自杀了。景帝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齐王起初是好的,只是被三国逼迫胁持才和他们通谋,这并不是他的过错,于是立齐孝王的太子刘寿为齐王,就是齐懿王,以此延续齐王的后代。而胶西王、胶东王、济南王、菑川王则全部被诛杀,他们的封地也收归汉室,改封济北王为菑川王。齐懿王在位二十二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次景继位,就是齐厉王。

齐厉王,他的母亲称纪太后。太后将自己弟弟纪氏的女儿娶来给齐厉王做王后。厉王并不喜欢纪氏的女儿。太后想让纪家也在齐王的宫廷里受宠,就让自己的长女纪翁主进入王宫,整治后宫的宫女,不允许其他宫女接近厉王,想让厉王喜欢纪氏的女儿。厉王却趁机和自己的姐姐翁主通奸。

齐国有一个宦官名字叫徐甲,他进入京师侍奉汉皇太后。皇太后有一个非常疼爱的女儿,称号是修成君,修成君并不是刘氏之女,太后很怜爱她。修成君有个女儿叫娥,太后想将娥嫁给诸侯,宦官徐甲就主动请求皇太后恩准自己出使齐国,说一定会让齐王上书请求娶娥为王后。皇太后十分高兴,派徐甲前往齐国。这时,齐国人主父偃知道徐甲出使齐国是为了让齐王娶王后的事,就趁机对徐甲说:“如果事情真能办成,希望你能跟上头说我的女儿甘愿充当齐王的后宫妃嫔。”徐甲来到齐国后,用委婉的语言表明自己此次前来的用意。纪太后十分生气,说:“齐王已经有王后了,后宫的嫔妃也都齐备。何况徐甲只是我齐国的一个穷人,穷得没有办法了才入宫当了宦官,去京师侍奉汉宫,没让我们得到好处,却想要扰乱我们齐国王室!再说,主父偃是干什么的?他竟然想让自己的女儿入宫!”徐甲极为狼狈,回朝对太后禀告说:“齐王已表示愿意娶娥为王后,但是有一个顾虑,担心会像燕王一样。”燕王,跟他的姊妹女儿们有奸情,最近刚刚因为触犯法律而死,封国也被废除,因此徐甲用燕王的事情来触动太后。太后说:“不要再说将娥嫁给齐王的事情了。”这件事逐渐被天子听说。主父偃因此也和齐王产生了隔阂。

主父偃当时正得到天子的宠幸,得以参与政事,于是趁机说:“齐国临菑有十万户百姓,商业税收每日可达上千金,人口众多,百姓富庶,甚至超过了长安,若非天子的亲兄弟和爱子不应当在这样的好地方称王。如今齐王和皇室的亲属关系正逐渐疏远。”又缓缓地说:“吕太后的时候齐国想发动叛乱,吴、楚七国叛乱的时候齐孝王也差点作乱。如今听说齐王和自己的姐姐有奸情。”于是,天子就任命主父偃为齐国的丞相,负责审理那里的事。主父偃到达齐国之后,就加紧审问齐王后宫的宦官以及那些曾经帮助齐王和自己姐姐翁主联络的人,让他们指证齐王与自己的姐姐有染,并且提供证词。齐王年少,害怕自己犯下大罪会被官吏逮捕然后诛杀,就服毒自杀了。齐王没有后代。祭祀就断绝了。

这时,赵王对主父偃刚出京师就废黜了齐王十分惊恐,担心他会将刘氏的骨肉逐渐疏离,于是上书状告主父偃接受贿赂并且因为私人恩怨处事不公。天子也囚禁了主父偃。公孙弘说:“齐王因为忧惧而死,并且没有后代,国土已归汉室,不杀主父偃便没有办法平息天下人的愤怒。”于是天子杀死了主父偃。

齐厉王在位五年后去世,没有后代,国土重新归入汉室。

齐悼惠王的后代还有两个子孙拥有自己的封国,就是城阳和菑川。菑川和齐国相邻。天子怜惜齐国,由于悼惠王的墓冢在郡中,就分割临菑以东环绕悼惠王墓园的城邑,全部分给了菑川国,用来供奉悼惠王的祭祀。

城阳景王刘章,是齐悼惠王的儿子,凭借朱虚侯的身份和大臣们一起诛杀了诸吕,刘章本人先在未央宫杀死相国吕王产。孝文帝继位后,加封刘章二千户侯,赏赐黄金千斤。孝文帝二年(前178年),将齐国的城阳郡封给刘章,封他为城阳王。城阳王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喜继位,就是共王。

共王八年(前168年),天子改封共王为淮南王。四年后,又重新被封为城阳王。共王一共在位三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延继位,就是顷王。

顷王在位二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义继位,就是敬王。敬王在位九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武继位,就是惠王。惠王在位十一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顺继位,就是荒王。荒王在位四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恢继位,就是戴王。戴王在位八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景继位,到建始三年(前30年),十五岁的时候便去世了。

济北王刘兴居,是齐悼惠王的儿子,曾以东牟侯的身份帮助大臣诛杀诸吕,功劳不大。等到文帝从代地来到长安的时候,刘兴居说:“请允许我和太仆夏侯婴一起进宫清除余孽。”废掉少帝后,刘兴居和大臣一起尊立孝文帝。

孝文帝二年(前178年),天子将齐国的济北郡划分给刘兴居,封刘兴居为济北王,与城阳王同时受封。受封二年后,刘兴居准备谋反。开始时,大臣们诛杀诸吕,以朱虚侯的功劳最大,天子曾经允诺将赵地全部划分给朱虚侯并封其为王,将梁地全部划分给东牟侯并封其为王。等到孝文帝即位后,听说朱虚侯、东牟侯起初想要拥立齐王为皇帝,因此贬黜了他们的功劳。一直到孝文帝二年(前181年),孝文帝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王,才割出齐国的两个郡给刘章和刘兴居,封他们为王。刘章和刘兴居都认为被剥夺了应得的封地,功劳也不被承认。刘章死后,刘兴居听说匈奴人大举入侵汉朝,汉朝派大量军队迎击,令丞相灌婴领兵反击,文帝也亲自来到太原,刘兴居以为天子亲自率军抵抗匈奴,便起兵在济北发动叛乱。天子听说这件事情后,立即下令丞相所率军队和已经出发的军队停止前进,文帝与丞相灌婴等全部返回长安。天子派棘蒲侯柴将军打败并活捉了济北王,济北王自杀,他的封地归入汉室,改为郡。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