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世家 白话文翻译
“大司马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误听,让臣霍去病在军中任职。我本来应该一心思虑边防之,即便是暴露骸骨于野外也无法报答陛下,现在我竟然胆敢讨论其他事情来干预执掌政事者,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之事而忧虑操劳,怜悯黎民百姓而唯独忘了自己,减少饮食和音乐,裁减郎官。皇子仰赖上天保佑,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行趋拜之礼了,然而至今还没有封号爵位,也没有配备太傅等官员。陛下谦恭礼让,却不体恤自己的骨肉,朝中各位大臣私下都希望早日给皇子确立封号,只是不敢越职进言。我私下不惜犬马之心,冒死上疏进言,希望陛下向主管官员下诏令,趁盛夏吉日早一点确定皇子的封号爵位。只希望陛下明鉴。臣霍去病冒死再拜,向皇帝陛下进言。”三月乙亥日,御史兼尚书令霍光启奏未央宫。孝武帝下令:“将此事交给御史处理。”
孝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三月戊申朔日,乙亥,御史霍光兼尚书令、尚书丞非,下发给御史的诏书说:“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太常赵充、大行令李息、太子少傅代理宗正任安冒死进言:大司马霍去病向天子上疏说:‘陛下误听,让臣霍去病在军中任职。我本来应该一心思虑边防之,即便是暴露骸骨于野外也无法报答陛下,现在我竟然胆敢讨论其他事情来干预执掌政事者,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之事而忧虑操劳,怜悯黎民百姓而唯独忘了自己,减少饮食和音乐,裁减郎官。皇子仰赖上天保佑,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行趋拜之礼了,然而至今还没有封号爵位,也没有配备太傅等官员。陛下谦恭礼让,却不体恤自己的骨肉,朝中各位大臣私下都希望早日给皇子确立封号,只是不敢越职进言。我私下不惜犬马之心,冒死上疏进言,希望陛下向主管官员下诏令,趁盛夏吉日早一点确定皇子的封号爵位。只希望陛下明鉴。’皇帝下诏书说:‘交付御史办理。’臣慎重地与中二千石、二千石臣公孙贺等人商议:古代分地立国,并且创建诸侯国来尊奉天子,这是为了尊重宗庙、重视社稷。如今臣霍去病上疏,不忘自己的职责,以此来宣扬皇恩,称道当今天子谦让自贬,为天下大事操劳,考虑到皇子还没有封号。臣庄青翟、张汤等人本应遵守职分,但由于愚昧而没有想到此事。眼下正值盛夏吉时,臣庄青翟、张汤等人冒死请求皇上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冒死请求皇上确定封国的名号。”
孝武帝下达诏书说:“听说周朝分封八百位诸侯,姬姓并列其中,有子爵、男爵、附庸。《礼记》中说‘支子不可以祭祀宗庙’。说什么同时分封各诸侯是为了尊重国家社稷,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况且,上天并不是为了君主而生化万民。我没有优良品德,四海之内还没有安定和睦,在这个时候勉强让没有接受完教育的皇子做诸侯王,担当地方行政官员的君主,到时候左右大臣又如何来对他们加以劝导呢?重新商议此事,赐给他们列侯的爵位。”
三月丙子日,众大臣上奏未央宫。“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冒死进言:臣等谨慎地与列侯婴齐,中二千石、二千石大臣公孙贺、谏议大夫博士任安等人商议说:我们听说当初周朝分封了八百位诸侯,姬姓并列其中,共同侍奉天子。康叔凭借祖父、父亲而获得显贵地位,伯禽则凭借周公而立国,他们都是拥有封国的诸侯,并以相、傅辅佐自己。百官奉行国家的法令,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一来国家的秩序就完备了。我们私下认为,之所以说同时封立诸侯是尊重社稷的做法,是因为四海之内的诸侯各自按照他们的职责向天子献贡。支子不得奉祭祖先,这是礼制规定的。分封土地让诸侯各自守卫藩国,正是帝王用以匡扶道统、实施教化的手段。陛下奉承天道治理天下,将先圣未完成的事业发扬光大,尊重贤者,彰显有功者的功绩,复兴灭亡的封国,延续断绝后代的封国。将萧何的后人续封在酂地,褒奖平津侯公孙弘等群臣。昭示六亲尊卑的次序,阐明上天施恩的范围,从而使王侯封君能够推广私恩将户邑分给所有的子弟,赐予尊号创建了一百多个封国。然而,皇上却将皇子封为列侯,使得尊卑颠倒,名位失去秩序,从而不能留下可供万世遵守的准则。臣等请求立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三月丙子日,他们将奏书上呈到未央宫。
孝武帝发布制书说:“康叔的弟兄有十人,可是只有他一个人尊贵,是褒奖有德者的缘故。周公所管辖的鲁国受命在郊外祭天,因此鲁国分别用白毛公牛、赤色公牛来祭祀周公、伯禽。至于其他公侯,则用毛色不纯的牲畜祭祀,这就是贤者与不肖者的差别所在。正所谓‘高尚的道德令人敬仰,光明的品行令人向往’,我对他们十分仰慕。所以,我要抑制学业未成的各位皇子,封他们为列侯就行了。”
四月戊寅日,群臣上奏未央宫。“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冒死进言:臣庄青翟等人与列侯、二千石的官吏、谏议大夫、博士臣庆等人商议,冒死上奏请求皇上立皇子为诸侯王。皇上所下诏书说:‘康叔的弟兄有十人,可是只有他一个人尊贵,是褒奖有德者的缘故。周公所管辖的鲁国受命在郊外祭天,因此鲁国分别用白毛公牛、赤色公牛来祭祀周公、伯禽。至于其他公侯,则用毛色不纯的牲畜祭祀,这就是贤者与不肖者的差别所在。正所谓“高尚的道德令人敬仰,光明的品行令人向往”,我对他们十分仰慕。所以,我要抑制学业未成的各位皇子,封他们为列侯就行了。’臣庄青翟、张汤、博士臣将行等人听说,康叔有兄弟十人,其中武王继承了王位,周公辅佐少主成王,其余八人都因为祖父和父亲的尊贵而创建大国。康叔在众兄弟中年纪最小,周公高居三公之位,而伯禽被封在鲁国,大概在授予爵位之时尚未成年。后来,康叔能够抵御禄父的叛乱,伯禽能够平定淮夷的叛乱。从前五帝的制度各不相同,周朝的爵位分为五等,到了春秋时代分为三等,都是根据所处时代不同而排列尊卑次序的。高皇帝身处乱世故而拨乱反正,向天下昭示了至高无上的德行,他平定海内,分封诸侯,创建封国,爵位共分为二等。皇子中有的人还在襁褓之中便被封为诸侯王,以供奉天子,作为千秋万代的法则,不可更改。陛下躬行仁义之道,亲自践行圣德,文治武功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表彰仁慈孝敬的行为,广开贤才晋升的道路。对内褒奖有德之人,对外讨伐强横残暴之人。北边到达北海,西边到达月氏,匈奴、西域,无不举国供奉、效法大汉。车辆武器的费用,从不向平民百姓征收。竭尽国库所藏以奖励将士,敞开宫禁的仓库以赈济贫苦百姓,裁减一半的戍卒。各蛮夷国家的君长,无不向往汉朝的风俗,自愿接受汉朝教化而符合朝廷的旨意。远方那些有着特殊风俗的民族,不辞辗转翻译入京朝拜,皇帝的恩泽遍及域外。因此,珍禽异兽被送来,象征祥瑞的禾苗生长出来,上天的感应非常明显。如今就连诸侯王的庶子也当上了王,而皇子却仅仅被封为列侯。臣庄青翟、张汤等私下里反复议论此事,都认为这是尊卑失序,使天下人失望,所以千万不能这样。臣等请求将刘闳、刘旦、刘胥立为诸侯王。”四月癸未日,这则奏书呈至未央宫,奏章滞留宫中一直没有批示下达。
“丞相庄青翟、太仆公孙贺、代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赵充、太子少傅兼宗正事任安冒死进言:臣庄青翟等人先前呈报大司马霍去病的上疏说,皇子没有封号和爵位,臣等恭谨地与御史大夫张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议大夫、博士臣庆等人冒死请求立皇子刘闳等人为诸侯王。陛下拥有文治武功而不居功自傲,总是恳切地责备自己,说到皇子学业尚未完成。群臣的商议认为,儒家学者表面上宣扬自己的分封学说,可是有的却与内心实际想法相违背。陛下坚决不允许,只封皇子为列侯。臣庄青翟等私下与列侯萧寿成等二十七人议论此事,都认为这样会使尊卑失序。高皇帝创建江山,为汉太祖,封子孙为王,扩展旁支来巩固根基。先帝的法则之所以没有改变,是要用来彰显先帝至尊。臣等请求让史官选择良辰吉日,将礼仪开列出来上报朝廷,让御史呈上地图,其他事宜都依照以前的惯例。”孝武帝下达制书说:“可以。”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