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史记》 » 伍子胥列传 > 伍子胥列传 白话文翻译 > 第2节

伍子胥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

当初,伍员与申包胥是至交好友,伍员从楚国逃跑时,对申包胥说:“我一定会颠覆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会保存楚国。”等到吴国军队进入郢都后,伍子胥到处搜寻楚昭王。结果没有找到,他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把尸体拖了出来,鞭打了三百下,才停下来。申包胥这时已经逃出郢都,躲到了山中,还是派人对伍子胥说:“您如此报仇,未免太过分了!我听说,虽然人多势众或许一时能胜过天理,但天理最终还是会获胜的。您从前是楚平王的臣子,亲自称臣事奉过他,现在竟然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岂不是不讲天理到极点了吗!”伍子胥说:“你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就说,我年事已高,已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因为报仇心切,所以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于是申包胥去秦国报告危机情况,请求秦国出兵救楚。秦国没有答应。申包胥站在秦国的朝廷上,日夜不停地哭泣,他连续哭了七天七夜都没有停止。秦哀公非常怜惜他,说:“楚王虽然是无道昏君,可是有这样的臣子,怎么能够不保存它呢!”于是派遣五百辆兵车救援楚国,抗击吴国。六月,在稷地打败了吴国军队。这时,吴王留在楚国寻找楚昭王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阖庐的弟弟夫概乘机回到吴国,自立为吴王。阖庐听到这个消息,就丢下楚国赶回吴国,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被打败了,投奔到楚国。楚昭王看到吴国内部发生变乱,于是回到郢都。楚王把堂谿封给了夫概,夫概就被称为了堂谿氏。楚国继续与吴国开战,打败了吴军,吴王就撤军回到了吴国。

又过了两年,阖庐派遣太子夫差带领军队攻打楚国,夺取了番地。楚国害怕吴国军队再次大规模地进攻,就撤离了郢都,迁都到鄀邑。正当此时,吴国有伍子胥、孙武出谋划策,在西边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在北边威慑着齐国、晋国,在南边降服了越国。

四年后,孔子担任鲁国的傧相。

又过了五年,吴国进攻越国。越王句践迎战吴军,在槜李打败了吴军,阖庐的脚趾因此负伤,吴军只得撤退。阖庐的创伤恶化,快要死了,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是句践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当天晚上,阖庐就死了。夫差即位为王以后,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练士兵攻战射击。两年后,吴国攻打越国,在夫湫打败了越军。越王句践带领残兵五千余人退到会稽山上屯守,派大夫文种给吴国太宰伯嚭送上重礼来请求议和,表示越国愿意交出国家大权,以臣子的身份侍奉吴国。吴王准备答应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说:“越王句践为人能够吃苦耐劳。现在大王如果不一举歼灭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吴王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谏,而是采纳了太宰伯嚭的计策,与越国议和了。

伍子胥列传 白话文翻译插图

伍子胥一战入郢,选自《中国古版画》

与越国议和五年以后,吴王听说齐景公死后臣子们竞相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地位不稳,于是出动军队北上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说:“句践现在吃饭不吃两味荤菜,生活朴素,关心百姓,悼念死去的人,慰问生病的人,这是要打算有所作为呢。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后患。现在对吴国来说,有越国的存在,好像人得了心腹的疾病一样。大王不首先铲除越国却反倒致力于对付齐国,不是全搞错了吗?”吴王不听从他的劝谏,照样进攻齐国,在艾陵大败齐军,威名大震,在威慑了邹、鲁两国国君后回到吴国。吴王从此以后更加不听取伍子胥的计策了。

这以后四年,吴王打算北上进攻齐国,越王句践采用了子贡的计谋,率领他的军队协助吴国作战,并把贵重的宝物进献给了太宰伯嚭。太宰伯嚭已经多次接受了越王的贿赂,便越来越偏爱和信任越王,一天到晚都在吴王面前替越王说好话。吴王十分信任伯嚭并采用了他的计策。伍子胥劝谏吴王说:“越国是吴国的心腹大患,如果听信他们的花言巧语和骗人的手段,从而贪图功伐齐国的功利。即使攻破齐国,也好像只得到了一片石田,没有丝毫的用处。况且《盘庚之诰》上说:‘有颠倒僭越礼法、叛逆不顺从的,就要把他们全部彻底地消灭掉,使他们不能够传宗接代,不要使他们的族人在这里繁衍下去。’这就是商朝之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希望大王能放下齐国而先去攻打越国;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是悔恨也来不及了。”但是吴王仍然不听他的劝谏,还派了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在临行前,对他的儿子说:“我屡次劝谏大王,但大王都不肯听从我的意见,我很快就会看到吴国的灭亡了。你与吴国一起灭亡,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于是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牧,然后返回吴国向吴王报告。

吴国的太宰伯嚭与伍子胥早就有嫌隙,便趁机在吴王面前毁谤伍子胥说:“伍子胥为人强硬凶恶,无情无义,好猜疑,性情狠毒,他对大王的怨恨不满恐怕会酿成大祸呀。前些日子大王打算攻打齐国的时候,伍子胥认为不可行,但是大王最终还是发兵攻打了齐国,结果还获得了成功。伍子胥因为他的计谋没有被采纳而感到羞耻,反过来因此怨恨大王。而现在大王准备再次攻打齐国,伍子胥又独断固执,强行劝谏,不惜挫伤、毁谤大王的事业,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他的计谋高明罢了。如今大王亲自率领大军,出动全国兵力来攻打齐国,而伍子胥的劝谏不被大王采纳,他因此不再来上朝,假装生病而不跟随大王出征。大王不可不防备他,这个时候很容易引起祸害。况且我派人暗中伺察,他出使齐国的时候,把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了。伍子胥作为人臣,他在国内不得志,于是就在国外投靠诸侯,自己认为是先王的谋臣,如今不被重用,就时常心怀不满地怨恨大王。希望大王趁早采取措施办理这件事。”吴王说:“就是你不说这些话,我也早就在怀疑他了。”于是派使臣把属镂剑赐给伍子胥,说:“您用这把剑自尽吧。”伍子胥仰望着天空,叹息着说:“唉呀!搬弄是非的奸臣伯嚭在作乱了,大王却反而要杀我。我使你的父亲称霸。你还没有被确定为继承人的时候,各位公子争夺王位,是我冒着生命危险在先王面前为你争取,差一点就不能立你为太子。你继承王位以后,要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倒并不指望那样。然而你如今却听信奸臣的恶语中伤,要杀害你的长辈。”于是告诉他的门客说:“我死了以后,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等它长大到可以做成棺材;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来看清楚越寇是怎样进入都城,消灭吴国的。”说完就自刎而死。吴王听说了伍子胥的话以后,深感愤怒,就派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用鸱夷子皮做的袋子里,让它飘浮在江中。吴国的百姓怜悯他,为他在长江边上修建了祠堂,这个地方因此叫作胥山。

吴王杀了伍子胥以后,就向齐国发动了进攻。齐国的鲍氏杀了现任的齐国国君齐悼公而拥立阳生做了齐王。吴王打算讨伐齐国的叛逆,还没有取得胜利就离开了齐国。这以后两年,吴王召集鲁国和卫国的国君在橐皋相会。第二年,又北上与各诸侯聚会于黄池,想借此来号令周天子。这时,越王句践袭击吴国,杀死了吴国的太子,打败了吴国的军队。吴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回国了,派出使者送去丰厚贵重的礼物,想要与越国议和。以后九年,越王句践终于灭掉了吴国,杀了吴王夫差;又杀了太宰伯嚭,原因是他对吴国的国君不忠,接受外国的贵重礼物的贿赂,暗中亲近越国。

当初与伍子胥一起逃亡的楚太子建的儿子居住在吴国。吴王夫差在位时,楚惠王打算把胜召回楚国。叶公劝谏说:“胜好勇武,而且暗中寻访不怕牺牲的人,大概是有私心。”楚惠王没有听从他的劝谏。于是把胜召回来了,让他居住在楚国的边城鄢邑,封号是白公。白公回到楚国三年以后,吴王诛杀了伍子胥。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