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 原文及注释 第2节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唯唯,否否,不然:自谨的应答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是,不不,不对”。〗。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正朔:正月初一。〗,易服色,受命于穆清〖穆清:上天。〗,泽〖泽:皇帝的恩泽。〗流罔极〖罔极:没有尽头。〗,海外殊俗,重译【重译:经过重重翻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论次:编排。〗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缧绁:监狱。〗。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惟:思,考虑。〗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维〖维:发语词。〗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遵序:遵从黄帝的秩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台:通“怡”。快乐,高兴。〗;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乃放鸣条。作《夏本纪》第二。
维契作商〖作商:使商朝兴起。〗,爰及成汤;太甲居桐,德盛阿衡;武丁得说,乃称高宗;帝辛湛湎,诸侯不享。作《殷本纪》第三。
维弃作稷〖作稷:从事农业生产。〗,德盛西伯;武王牧野,实抚〖抚:统治。〗天下;幽厉昏乱,既丧酆镐;陵迟〖陵迟:衰落。〗至赧,洛邑不祀〖不祀:不被祭祀。指周室宗庙断绝香火,喻亡国。〗。作《周本纪》第四。
维秦之先,伯翳佐禹;穆公思义,悼豪之旅;以人为殉,诗歌《黄鸟》;昭襄业帝。作《秦本纪》第五。
始皇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鐻〖鐻:古代悬挂钟的架子两旁的柱子。〗,维偃干革〖干革:武器铠甲。〗,尊号称帝,矜武任力;二世受运,子婴降虏〖降虏:投降做了俘虏。〗。作《始皇本纪》第六。
秦失其道,豪桀并扰〖并扰:并起。〗;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
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
惠之早霣〖霣:通“陨”,坠落,指死亡。〗,诸吕不台;崇强禄、产,诸侯谋之;杀隐幽友,大臣洞疑〖洞疑:恫疑,恐惧。洞,通“恫”。〗,遂及宗祸。作《吕太后本纪》第九。
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践祚:登基。〗,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太宗。作《孝文本纪》第十。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翕然:和顺一致。〗,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第十一。
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谱牒:战国时期流行的世袭年谱。〗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有所不纪;而谱牒经略,五霸更〖更:交替。〗盛衰,欲睹周世相先后之意,作《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春秋之后,陪臣〖陪臣:各个诸侯国的大夫。〗秉政,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灭封地,擅其号。作《六国年表》第三。
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八年之间,天下三嬗〖嬗:变,变化。〗,事繁变众,故详着《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汉兴已来,至于太初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有司靡踵〖踵:连续,接连。〗,强弱之原云以世。作《汉兴已来诸侯年表》第五。
维高祖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或杀身陨国。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惠景之间,维申功臣宗属爵邑,作《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征伐夷蛮,武功爰列。作《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诸侯既强,七国为从〖从:通“纵”,合纵,联合。〗,子弟众多,无爵封邑,推恩行义,其势销弱,德归京师。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维见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贤者记其治,不贤者彰其事。作《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性情,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乐者,所以移风易俗也。自《雅》《颂》声兴,则已好《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所从来久矣。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比《乐书》以述来古,作《乐书》第二。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作《律书》第三。
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间不容翲忽〖翲忽:细微。〗。五家之文怫异〖怫异:乖戾怪异。〗,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
星气之书,多杂禨祥,不经〖不经:荒诞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受命而王,封禅之符罕用,用则万灵罔不禋祀。追本诸神名山大川礼,作《封禅书》第六。
维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防,决渎通沟。作《河渠书》第七。
维币之行〖行:流通。〗,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玩巧:利用时机谋取私利。〗,并兼兹殖,争于机利,去本趋末。作《平准书》以观事变,第八。
太伯避历,江蛮是适;文武攸兴,古公王迹。阖庐弑僚,宾服荆楚;夫差克齐,子胥鸱夷〖鸱夷:革囊,皮制口袋。〗;信嚭亲越,吴国既灭。嘉伯之让,作《吴世家》第一。
申、吕肖矣,尚父侧微〖侧微:卑微,低贱。〗,卒归西伯,文武是师;功冠群公,缪权于幽;番番〖番番:指老年人头发黄白相间的样子。〗黄发,爰飨营丘。不背柯盟,桓公以昌,九合诸侯,霸功显彰。田阚争宠,姜姓解亡。嘉父之谋,作《齐太公世家》第二。
依之违之,周公绥〖绥:安定,安稳。〗之;愤发文德,天下和之;辅翼成王,诸侯宗周。隐桓之际,是独何哉?三桓争强,鲁乃不昌。嘉旦《金縢》,作《周公世家》第三。
武王克纣,天下未协而崩。成王既幼,管蔡疑之,淮夷叛之,于是召公率德,安集王室,以宁东土。燕哙之禅,乃成祸乱。嘉《甘棠》之诗,作《燕世家》第四。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