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 目录 >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note-name:趋战1趋战:仓促应战的意思。趋,疾行、奔赴。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note-name:致人而不致于人2致人而不致于人:致,引来,这里是调动的意思。致#-666aa;,就是调动敌人;不致于人,就是不被敌人调动。

翻译(一)

孙子说:两#-666kk;交战,大凡先期到达战地能占据主动、安逸从容待敌,而后到达战地就会紧张、劳顿。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666aa;,总是设法调动敌#-666aa;而不被敌#-666aa;所调动。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翻译(二)

能使敌#-666aa;自动来到我#-666kk;预设战场,是诱敌以利的结果;使敌#-666aa;不能先到达其预定战场,则是相逼以害。所以,敌#-666aa;若安逸闲适,我们就烦而扰之,使其疲倦;敌人若粮草充足,我们就设法使其饥困;敌人若安守自固,我们就挑衅骚扰,使其不得安宁而动。

原文(三)

出其所不趋note-name:出其所不趋3出其所不趋:出兵要指向敌#-666aa;无法急救的地方,也就是击其空虚的意思。汉简《孙子兵法 》此句作“出于其所必趋”,《太平御览》等此句作“出其所必趋”,均为“攻其必救”之意。,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note-name: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4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行#-666kk;千里而不疲劳的,是因为行进在敌#-666aa;没有设防的地区。汉简《孙子兵法》作:“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攻而必胜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翻译(三)

在敌#-666aa;无法紧急救援的地方出击,在敌#-666aa;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攻。行#-666kk;千里而不致劳累,是因为行进在敌#-666aa;没有设防的地区;进攻之所以必然取胜,是因为进攻敌人疏于防备的区域;防守之所以能固若金汤,是由于防守在敌人无力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能使敌人不知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人,能使敌人不知如何进攻。真精妙啊!精妙到无形可窥的境界;真#-666nn;奇啊!#-666nn;奇到不露一丝声息的程度,如此才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

原文(四)

进而不可御者note-name:进而不可御者5进而不可御者:进攻而敌#-666aa;不能抵御。汉简《孙子兵法》作:“进而不可迎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note-name:攻其所必救6攻其所必救:攻击敌#-666aa;必须要救援的要害之处,以便调动敌人。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note-name:画地而守7画地而守:指不设防就可以守住,比喻非常容易。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note-name:乖其所之8乖其所之:即改变敌#-666aa;的去向,把它引向别的地方去。乖,违背、背离,这里是改变的意思;之,这里作“往”字讲。也。

翻译(四)

进攻时,敌#-666aa;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666aa;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666aa;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因此,我#-666kk;若想决战,敌人即使有#guoxue666-com;墙深壕可以据守,也不得不出来应战,因为我#-666kk;攻击的是敌人必须救援的要害之处;我#-666kk;若不想交战,哪怕是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我军已设法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

原文(五)

形人而我无形note-name:形人而我无形9形人而我无形:第一个“形”是动词,第二个“形”是名词。形#-666aa;,就是设法把敌人的内部情况显现到外形上来,也就是用各种侦察手段察明敌情,或使敌人暴露;我无形,就是隐蔽自己的行动和意图,使敌人看不出我#-666kk;形迹。,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note-name:我专为一,敌分为十10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我#-666kk;兵力集中在一处,敌#-666aa;兵力#-666dd;散在十处。汉简《孙子兵法》作:“我榑而为壹,敌分而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翻译(五)

因此,设法使敌#-666aa;显露形迹而我#-666kk;则藏而不露,这样我#-666kk;便可以集中兵力而使敌#-666kk;兵力#-666dd;散。如果我军兵力集#-666ff;于一点,而敌军兵力#-666dd;散为十处,那我军就是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打敌军,这样,在局部战场上便可形成我众敌寡的绝对优势。既然能造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那么敌军也就难有作为了。我军与敌#-666aa;决战的地点,事先不可使敌#-666aa;知道,敌人不知道决战的地点,就会多处#-666dd;兵设防守备;敌人设防的地方多了,兵力就会分散,那么,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军就少了。因此说,着重防备前方,后方就薄弱;着重防备后方前方就薄弱;着重防备左翼,右翼就薄弱;着重防备右翼,左翼就薄弱;无处不防备,那就无处不薄弱。敌军兵力薄弱的原因是兵力分散;我军形成兵力集中的优势在于迫使敌人分散兵力防备我军。

原文(六)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翻译(六)

所以,只要预知交战地点和交战日期,即使行#-666kk;千里也可以与敌#-666aa;交战;倘若不知道交战地点,也不知交战时间,仓促遇敌,则会致使左翼难救右翼,右翼也难救左翼;前#-666kk;难救后#-666kk;,后军难救前军,何况近的相隔数里,远的更是相距数十里,如何能够应付自如?

原文(七)

以吾度之,越人note-name:越人11越人:即越国#-666aa;。越,春秋 时国名,亦称于越,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之兵虽多,亦note-name:奚12奚:奚(xī),疑问词,何的意思。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note-name:胜可为13胜可为:指胜利是可以争取到的。孙子在《形篇》中说:“胜可知而不可为”,是说胜利可以预知,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行。此处又说“胜可为”,是说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将帅巧妙的指挥取得胜利。不难看出,这两句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翻译(七)

依我的#-666dd;析来看,越国的兵力虽然很多,但对争取战争胜利又有何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666kk;的兵力虽多,却可以使之#-666dd;散而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原文(八)

note-name:策15策:策度、筹算,这里是根据情况#-666dd;析判断的意思。之而知得失之计note-name:得失之计16得失之计:这里指敌#-666aa;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note-name: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17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角量、较量,这里指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此句是说,经过试探性进攻,就可了解敌#-666aa;兵力部署的虚实情况。

翻译(八)

因此,通过仔细#-666dd;析可以判断敌#-666aa;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侦察刺探可以了解敌#-666kk;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诱敌可以了解敌#-666kk;虚实备虞;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

原文(九)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note-name:无形,则深间不能窥18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深间,指深藏于我方内部的间谍。因我虚实不露,变化无穷,所以深间也无法窥测;深间,也有#-666aa;解释为#guoxue666-com;明的间谍。智者note-name:智者19智者:这里指狡猾的敌#-666aa;不能谋。因note-name:形20形:形态,这里指作战的方式、方法。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note-name:战胜不复21战胜不复:指作战方法灵活多变,每次取胜的方法都不重复。,而应形于无穷。

翻译(九)

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就能使我#-666kk;如同隐形一般,不露一点形迹。到这种境地,即使是潜伏再深的间谍也窥探不到我#-666kk;的底细,再怎么足智多谋的敌#-666kk;将领也都无计可施。根据情况灵活运用示形而取胜,即使把胜利摆在众#-666aa;面前,众#-666aa;也不知其中的奥妙。#-666aa;们只知我军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军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来制胜的。取得了胜利,不要重复使用老战术,而应该根据情况灵活使用,示形的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原文(十)

兵形note-name:兵形22兵形:用兵的规律。形,方式、方法,这里是指有规律的意思。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note-name:避实而击虚23避实而击虚:指避开敌#-666aa;实力雄厚之处,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翻译(十)

所以说,用兵的规律如同水的流动。水不向#guoxue666-com;而向低流,用兵则是避开敌#-666kk;的主力或者防守牢固之处,攻击其薄弱环节。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决定流向,用兵则要根据不同的敌情来采用不同的制胜之策。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或一定之规,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能随着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灵活变化的措施取胜的#-666aa;,才能说是用兵如#-666nn;。因此,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永远占据优势;四时轮回更替,没有哪个季节会永远固定不变。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也有缺。

原文翻译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说:两#-666kk;交战,大凡先期到达战地能占据主动、安逸从容待敌,而后到达战地就会紧张、劳顿。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666aa;,总是设法调动敌#-666aa;而不被敌#-666aa;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能使敌#-666aa;自动来到我#-666kk;预设战场,是诱敌以利的结果;使敌#-666aa;不能先到达其预定战场,则是相逼以害。所以,敌#-666aa;若安逸闲适,我们就烦而扰之,使其疲倦;敌人若粮草充足,我们就设法使其饥困;敌人若安守自固,我们就挑衅骚扰,使其不得安宁而动。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胜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在敌#-666aa;无法紧急救援的地方出击,在敌#-666aa;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攻。行#-666kk;千里而不致劳累,是因为行进在敌#-666aa;没有设防的地区;进攻之所以必然取胜,是因为进攻敌人疏于防备的区域;防守之所以能固若金汤,是由于防守在敌人无力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能使敌人不知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人,能使敌人不知如何进攻。真精妙啊!精妙到无形可窥的境界;真#-666nn;奇啊!#-666nn;奇到不露一丝声息的程度,如此才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进攻时,敌#-666aa;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666aa;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666aa;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因此,我#-666kk;若想决战,敌人即使有#guoxue666-com;墙深壕可以据守,也不得不出来应战,因为我#-666kk;攻击的是敌人必须救援的要害之处;我#-666kk;若不想交战,哪怕是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我军已设法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因此,设法使敌#-666aa;显露形迹而我#-666kk;则藏而不露,这样我#-666kk;便可以集中兵力而使敌#-666kk;兵力#-666dd;散。如果我军兵力集#-666ff;于一点,而敌军兵力#-666dd;散为十处,那我军就是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打敌军,这样,在局部战场上便可形成我众敌寡的绝对优势。既然能造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那么敌军也就难有作为了。我军与敌#-666aa;决战的地点,事先不可使敌#-666aa;知道,敌人不知道决战的地点,就会多处#-666dd;兵设防守备;敌人设防的地方多了,兵力就会分散,那么,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军就少了。因此说,着重防备前方,后方就薄弱;着重防备后方前方就薄弱;着重防备左翼,右翼就薄弱;着重防备右翼,左翼就薄弱;无处不防备,那就无处不薄弱。敌军兵力薄弱的原因是兵力分散;我军形成兵力集中的优势在于迫使敌人分散兵力防备我军。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所以,只要预知交战地点和交战日期,即使行#-666kk;千里也可以与敌#-666aa;交战;倘若不知道交战地点,也不知交战时间,仓促遇敌,则会致使左翼难救右翼,右翼也难救左翼;前#-666kk;难救后#-666kk;,后军难救前军,何况近的相隔数里,远的更是相距数十里,如何能够应付自如?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依我的#-666dd;析来看,越国的兵力虽然很多,但对争取战争胜利又有何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666kk;的兵力虽多,却可以使之#-666dd;散而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因此,通过仔细#-666dd;析可以判断敌#-666aa;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侦察刺探可以了解敌#-666kk;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诱敌可以了解敌#-666kk;虚实备虞;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就能使我#-666kk;如同隐形一般,不露一点形迹。到这种境地,即使是潜伏再深的间谍也窥探不到我#-666kk;的底细,再怎么足智多谋的敌#-666kk;将领也都无计可施。根据情况灵活运用示形而取胜,即使把胜利摆在众#-666aa;面前,众#-666aa;也不知其中的奥妙。#-666aa;们只知我军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军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来制胜的。取得了胜利,不要重复使用老战术,而应该根据情况灵活使用,示形的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所以说,用兵的规律如同水的流动。水不向#guoxue666-com;而向低流,用兵则是避开敌#-666kk;的主力或者防守牢固之处,攻击其薄弱环节。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决定流向,用兵则要根据不同的敌情来采用不同的制胜之策。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或一定之规,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能随着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灵活变化的措施取胜的#-666aa;,才能说是用兵如#-666nn;。因此,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永远占据优势;四时轮回更替,没有哪个季节会永远固定不变。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也有缺。

【原文注释】

〔1〕趋战:仓促应战的意思。趋,疾行、奔赴。

〔2〕致人而不致于人:致,引来,这里是调动的意思。致#-666aa;,就是调动敌人;不致于人,就是不被敌人调动。

〔3〕出其所不趋:出兵要指向敌#-666aa;无法急救的地方,也就是击其空虚的意思。汉简《孙子兵法 》此句作“出于其所必趋”,《太平御览》等此句作“出其所必趋”,均为“攻其必救”之意。

〔4〕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行#-666kk;千里而不疲劳的,是因为行进在敌#-666aa;没有设防的地区。汉简《孙子兵法》作:“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

〔5〕进而不可御者:进攻而敌#-666aa;不能抵御。汉简《孙子兵法》作:“进而不可迎者。”

〔6〕攻其所必救:攻击敌#-666aa;必须要救援的要害之处,以便调动敌人。

〔7〕画地而守:指不设防就可以守住,比喻非常容易。

〔8〕乖其所之:即改变敌#-666aa;的去向,把它引向别的地方去。乖,违背、背离,这里是改变的意思;之,这里作“往”字讲。

〔9〕形人而我无形:第一个“形”是动词,第二个“形”是名词。形#-666aa;,就是设法把敌人的内部情况显现到外形上来,也就是用各种侦察手段察明敌情,或使敌人暴露;我无形,就是隐蔽自己的行动和意图,使敌人看不出我#-666kk;形迹。

〔10〕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我#-666kk;兵力集中在一处,敌#-666aa;兵力#-666dd;散在十处。汉简《孙子兵法》作:“我榑而为壹,敌分而为十。”

〔11〕越人:即越国#-666aa;。越,春秋 时国名,亦称于越,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12〕:奚(xī),疑问词,何的意思。

〔13〕胜可为:指胜利是可以争取到的。孙子在《形篇》中说:“胜可知而不可为”,是说胜利可以预知,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行。此处又说“胜可为”,是说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将帅巧妙的指挥取得胜利。不难看出,这两句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4〕可使无斗:可以使敌#-666aa;兵力#-666dd;散而无法用全力与我交战。

〔15〕:策度、筹算,这里是根据情况#-666dd;析判断的意思。

〔16〕得失之计:这里指敌#-666aa;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

〔17〕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角量、较量,这里指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此句是说,经过试探性进攻,就可了解敌#-666aa;兵力部署的虚实情况。

〔18〕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深间,指深藏于我方内部的间谍。因我虚实不露,变化无穷,所以深间也无法窥测;深间,也有#-666aa;解释为#guoxue666-com;明的间谍。

〔19〕智者:这里指狡猾的敌#-666aa;

〔20〕:形态,这里指作战的方式、方法。

〔21〕战胜不复:指作战方法灵活多变,每次取胜的方法都不重复。

〔22〕兵形:用兵的规律。形,方式、方法,这里是指有规律的意思。

〔23〕避实而击虚:指避开敌#-666aa;实力雄厚之处,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

扩展阅读

【实例解读】

钟表王国的反击

“避实击虚”和“避重就轻”含义相近,指的都是为了保存实力,避开与敌#-666aa;正面交锋,而另辟蹊径,以求败部复活的意思。在本身的实力不如对手时,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避实击虚。在现在商业活动中,虽然有时候不能像战场上那样避开“敌#-666aa;”,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战术,做到“敌”无我有,“敌”有我优

。瑞士的钟表制造业历史悠久,产品质地精良,种类繁多,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称霸,是举世公认的“钟表王国”。瑞士生产的钟表原来全是机械表,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日本率先把电子技术应用于钟表,生产出石英电子手表。这种电子表较机械表准确,而且价廉物美。电子手表一出现在市场上,便立刻受到顾客的青睐,几乎是一夜之间,瑞士手表便失去钟表业的霸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石英电子表。瑞士的钟表公司纷纷破产倒闭,这在钟表业引起了一片哗然。

但瑞士毕竟是钟表大国,钟表制造业的#-666aa;才济济。当时世界上的手表都在减少厚度,日本电子表的厚度仅有2.5毫米,瑞士人用灵巧的双手又把手表的厚度降到不足1毫米,使世界同业望尘莫及。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瑞士又夺回了钟表业的王冠,而且为了保住这顶王冠,瑞士的制表商竭力提升瑞士表的威望,发挥瑞士工匠特有的精湛技艺,不断使机械手表锦上添花。〔19〕〔86〕年,他们利用阿尔卑斯山花岗岩的优美色彩和纹理,研制出举世无双、绚丽斑斓的岩石手表,既含有石器时代的古朴,又显示当代的浪漫,因而受到人们喜爱,并且把钟表制造技术提#guoxue666-com;到别人难以超越的高度。

两强相斗谁能避开对手的强点而攻击其弱点,谁就取得了主动权。因此,历代兵家都十#-666dd;注重避实就虚的策略,并且竭力掩饰自己的弱点,发扬自己的长处。精明的经营者也要明察虚实,决策进退,要避市场饱和之实,探市场潜在之虚;避竞争对手占领之实,击对手未涉及之虚,探索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下一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