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镕裁 >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 ,势必轻重 。是以草创鸿笔 ,先标三准 :履端于始 ,则设情以位体 ;举正于中 ,则酌事以取类 ;归余于终 ,则撮辞以举要 。然后舒华布实 ,献替节文 。绳墨以外 ,美材既斫 ,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 ,而委心逐辞 ,异端丛至 ,骈赘必多。原文解释

【原文】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 1,势必轻重 2。是以草创鸿笔 3,先标三准 4:履端于始 5,则设情以位体 6;举正于中 7,则酌事以取类 8;归余于终 9,则撮辞以举要 10。然后舒华布实 11,献替节文 12。绳墨以外 13,美材既斫 14,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15。若术不素定 16,而委心逐辞 17,异端丛至 18,骈赘必多。

【翻译】

开始构思的时候,苦于辞藻杂乱;内心不是秤杆,势必有轻重的偏颇。因此酝酿一篇佳作,先要提出三个准则:首先,要根据情理来安排体制;其次,要根据表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最后,要运用精要的语言来树立文骨。然后再运用文采、铺陈内容,决定取舍调节行文。经过绳墨的规范之后,文章就像好的木材得到了砍削加工,所以能首尾圆满吻#-666ff;,条理#-666dd;明有序。如果不预先确定这些准则,而是随心所欲地驱遣文辞,那么不适当的东西便会纷纷出现,累赘的辞义必然很多。

原文翻译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 1,势必轻重 2。是以草创鸿笔 3,先标三准 4:履端于始 5,则设情以位体 6;举正于中 7,则酌事以取类 8;归余于终 9,则撮辞以举要 10。然后舒华布实 11,献替节文 12。绳墨以外 13,美材既斫 14,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15。若术不素定 16,而委心逐辞 17,异端丛至 18,骈赘必多。

开始构思的时候,苦于辞藻杂乱;内心不是秤杆,势必有轻重的偏颇。因此酝酿一篇佳作,先要提出三个准则:首先,要根据情理来安排体制;其次,要根据表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最后,要运用精要的语言来树立文骨。然后再运用文采、铺陈内容,决定取舍调节行文。经过绳墨的规范之后,文章就像好的木材得到了砍削加工,所以能首尾圆满吻#-666ff;,条理#-666dd;明有序。如果不预先确定这些准则,而是随心所欲地驱遣文辞,那么不适当的东西便会纷纷出现,累赘的辞义必然很多。

扩展阅读

【注释】

1权衡:秤。权,秤锤。衡,秤杆。

2轻重:偏轻或偏重。

3鸿笔:大作。

4准:准则。

5履端于始:推算历法的开端,此指开始。

6设情以位体:根据情理来安排通篇的体制。位,安排,安置。体,体制。

7举正于中:推算历法开端之后,再定月份,称举正,此指第二。

8酌事以取类:根据所要表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类,事类,有关事例。

9归余于终:推算历法每年积余的时日,此指最后。

10撮辞以举要:运用精要的语言来树立文辞的骨干。撮,摘取,摄取。

11舒:舒展。华:文采。布:铺陈。实:内容。

12献:进,有选择采用#-666ff;适的之意。替:弃,有去除不#-666ff;适之意。节:调整节制。文:文采。

13绳墨以外:指按照标准进行审定之后。

14美材:好的木材,喻作品所选用的好材料。斫:砍削,指加工。

15条贯:条理。统序:有次序,有层次。

16术:指上述准则。素:事先。

17委心:随心所欲。

18异端:指不#-666ff;规范的东西。丛至:杂乱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