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上书 > 江文通

《文选》江文通

见《恨赋》作者介绍。

诣建平王上书一首

《梁书·江淹传》:“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淹狱中上书……景素览书,即日出之。”以上记载,说明了本文写作的起因与本文所起的作用,江淹因而得以解脱。

本文的部分内容与构思,颇受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一文影响。大体而言,在引证前人备受冤屈的史实与传闻方面,在叙述自己入狱后沉痛抑郁的心情方面,思路较为相似,有沿袭的痕迹。不同之处,邹阳以“抗直”取胜,而江淹则以柔顺见长。江淹上书的另一个重点,是对建平王歌功颂德,深表感恩图报,借以博取建平王的欢心与怜悯。由于作者才华出众,文笔秀美,善于倾诉自己的冤屈之情,善于表述感恩戴德迎合之辞,因而能如愿以偿。

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庶女告天,振风袭于齐台。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何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伏愿大王暂停左右,少加怜察。原文与解释 »

下官本蓬户桑枢之人,布衣韦带之士,退不饰诗书以惊愚,进不买名声于天下。日者谬得升降承明之阙,出入金华之殿,何常不局影凝严,侧身扃禁者乎?窃慕大王之义,复为门下之宾,备鸣盗浅术之余,豫三五贱伎之末。大王惠以恩光,顾以颜色,实佩荆卿黄金之赐,窃感豫让国士之分矣。常欲结缨伏剑,少谢万一。剖心摩踵,以报所天。不图小人固陋,坐贻谤缺,迹坠昭宪,身恨幽圄,履影吊心,酸鼻痛骨。下官闻亏名为辱,亏形次之,是以每一念来,忽若有遗。加以涉旬月,迫季秋,天光沉阴,左右无色,身非木石,与狱吏为伍,此少卿所以仰天槌心,泣尽而继之以血也。原文与解释 »

下官虽乏乡曲之誉,然尝闻君子之行矣。其上则隐于帘肆之间,卧于岩石之下。次则结绶金马之庭,高议云台之上;退则虏南越之君,系单于之颈。俱启丹册,并图青史。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彼之二子,犹或如是,况在下官,焉能自免?昔上将之耻,绛侯幽狱;名臣之羞,史迁下室。至如下官,当何言哉!夫鲁连之智,辞禄而不返;接舆之贤,行歌而忘归。子陵闭关于东越,仲尉杜门于西秦,亦良可知也。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何以见齐、鲁奇节之人,燕、赵悲歌之士乎!原文与解释 »

方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青云浮洛,荣光塞河。西洎临洮、狄道,北距飞狐、阳原,莫不浸仁沐义,照景饮醴而已。而下官抱痛圆门,含愤狱户,一物之微,有足悲者。仰惟大王少垂明白,则梧丘之魂不愧于沉首;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不任肝胆之切,敬因执事以闻。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