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书上 > 陈孔璋

《文选》陈孔璋

见《答东阿王笺》作者介绍。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一首

这是建安二十年(215)十一月,曹操平定汉中后,陈琳为曹操的堂弟曹洪写给曹丕的一封回信。

在这封信中,作者“盛称彼方土地形势”(《文帝集序》),分析了“我之所以克,彼之所以败”的原因。信中明确指出,不义、不德而“凭阻恃远”,是靠不住的;同时也指出“无道有人,犹可救也”的道理。作者将战争正义与否同有无贤人结合起来分析成败原因,是深刻的。全篇引证历史故实,评说战争成败,时而从反面写,时而从正面说,笔力雄健,论述严密,骈散并用,辞藻隽美,充分展现了陈琳散文的特色。

题中称“魏文帝”,当系后人追加,因为曹丕崩逝是在写这封信后的第十一年,即226年。

十一月五日洪白:前初破贼,情奓意奢,说事颇过其实。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 。亦欲令陈琳作报,琳顷多事,不能得为。念欲远以为欢,故自竭老夫之思,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原文与解释 »

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而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细网,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虽云王者之师,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故唐虞之世,蛮夷猾夏,周宣之盛,亦仇大邦,《诗》《书》叹载,言其难也。斯皆凭阻恃远,故使其然。是以察兹地势,谓为中才处之,殆难仓卒。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是夏、殷所以丧,苗、扈所以毙,我之所以克,彼之所以败也。不然,商、周何以不敌哉?昔鬼方聋昧,崇虎谗凶,殷辛暴虐,三者皆下科也。然高宗有三年之征,文王有退修之军,盟津有再驾之役,然后殪戎胜殷,有此武功。焉有星流景集,飙夺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由此观之,彼固不逮下愚,则中才之守,不然明矣。在中才则谓不然,而来示乃以为彼之恶稔,虽有孙、田、墨、氂,犹无所救,窃又疑焉。何者?古之用兵,敌国虽乱,尚有贤人,则不伐也。是故三仁未去,武王还师;宫奇在虞,晋不加戎;季梁犹在,强楚挫谋。暨至众贤奔绌,三国为墟。明其无道有人,犹可救也。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折箸为械,坚不可入。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焉肯土崩鱼烂哉?设令守无巧拙,皆可攀附,则公输已陵宋城,乐毅已拔即墨矣。墨翟之术何称,田单之智何贵?老夫不敏,未之前闻。原文与解释 »

盖闻过高唐者效王豹之讴,游睢、涣者学藻缋之彩。间自入益部,仰司马、杨、王遗风,有子胜斐然之志,故颇奋文辞,异于他日。怪乃轻其家丘,谓为倩人,是何言欤!夫绿骥垂耳于林坰,鸿雀戢翼于污池,亵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厩之下乘也。及整兰筋,挥劲翮,陵厉清浮,顾盼千里,岂可谓其借翰于晨风,假足于六 哉?恐犹未信丘言,必大噱也。洪白。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