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书下 > 刘孝标

《文选》刘孝标

刘峻(462—521),字孝标,平原(今属山东)人。宋、梁间的学者、文学家。据《南史》本传载,刘峻出生满月,其父刘珽死,随其母许氏还归乡里。八岁时,北魏攻占青州,全家被俘至中山(古中山国,在河北境内),充当奴仆。其少年时期,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的。刘峻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出众。天监初,任典校秘书,后任荆州户曹参军。讲学东阳紫岩山,从学者甚众。死后,门人谥为玄靖先生。著有《辩命论》《广绝交论》等,纵论古今,剖析时弊,颇为深刻。曾注《世说新语》,引证丰富,为世所重。明人辑有《刘户曹集》。

重答刘秣陵沼书一首

刘峻才高性直,但仕途坎坷,不为时用,因著《辩命论》,以抒发其激愤之情。他认为生死富贵在于天命,愚智善恶在于人为,智者善者未必长寿富贵,愚者恶者未必短命贫贱。《论》成之后,刘沼一再写信与刘峻辩论,刘峻也认真申述分析作答。其后,刘沼又作书难之,但回书未致而身已亡。事后,有人从刘沼家中得其手书,转交刘峻。刘峻观其遗书,深有感慨,故作书以酬亡灵。因是再一次作答,故称“重答”。刘沼,字明信,魏昌(今属河北)人。博学善属文,因为秣陵令,故称刘秣陵。本文感情真挚,情意悱恻,是悼亡友中的名作。

刘侯既重有斯难,值余有天伦之戚,竟未之致也。寻而此君长逝,化为异物,绪言余论,蕴而莫传。原文与解释 »

或有自其家得而示余者,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泫然不知涕之无从也。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故存其梗概,更酬其旨。原文与解释 »

若使墨翟之言无爽,宣室之谈有征,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但悬剑空垄,有恨如何!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