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卬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原文解释
【原文】
登鄣1鄣:险隘,关塞。隧:通“燧”。指塞上守候烽火的亭子。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2婆娑:婆娑(suō),徘徊,盘桓。。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卬于朝那
3“闵獯鬻”二句:“闵獯鬻(xūn yù)”二句,《史记·孝文本纪》:“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闵,感念。獯鬻(xūn yù),匈奴。猾,乱。夏,华夏。卬,#-666aa;名。为北地都尉,姓孙。朝那(zhū nuó),县名。在今甘肃平凉西北。。从圣文
4圣文:指汉文帝。克:能。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
5币加:增加作为礼物的币帛。此谓以礼乐感化。。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
6“惠父兄”二句:《史记·孝文本纪》:“南越王尉陀自立为武帝。然上召尉陀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惠,施加恩惠。。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
7“降几杖”二句:吴王刘濞为#guoxue666-com;帝兄刘仲之子,孝文帝时,渐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文帝赐几杖,准其年老不朝。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几,坐时可倚之小桌。杖,行时所持之手杖。均为老#-666aa;恃以支持身体之工具。。惟太宗
8太宗:汉文帝之庙号。荡荡:《尚书·洪范》:“王道荡荡。”比喻汉文帝仁德之广大深厚。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9岂曩秦之所图:岂曩(nǎng)秦之所图,岂是当年秦王所能设想。一说,哪里像过去秦国那样只采用修藩御远的办法。曩,从前。图,谋。?

【翻译】
登上关塞的烽火亭而遥望啊,暂且在此徘徊片刻。追忆当年匈奴乱华啊,吊念都尉孙卬阵亡于朝那。圣明的文帝能克制忍让啊,不兴师讨伐而以礼乐感化。给僭号的南越王以恩惠啊,让他自觉把帝号撤下。赏赐几杖给吴王刘濞啊,使他叛乱的阴谋难以猝发。想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啊,岂是过去的秦朝所能够到达。
原文 | 翻译 |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卬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 登上关塞的烽火亭而遥望啊,暂且在此徘徊片刻。追忆当年匈奴乱华啊,吊念都尉孙卬阵亡于朝那。圣明的文帝能克制忍让啊,不兴师讨伐而以礼乐感化。给僭号的南越王以恩惠啊,让他自觉把帝号撤下。赏赐几杖给吴王刘濞啊,使他叛乱的阴谋难以猝发。想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啊,岂是过去的秦朝所能够到达。 |
【原文注释】
〔1〕鄣:险隘,关塞。隧:通“燧”。指塞上守候烽火的亭子。
〔2〕婆娑:婆娑(suō),徘徊,盘桓。»
〔3〕“闵獯鬻”二句:“闵獯鬻(xūn yù)”二句,《史记·孝文本纪》:“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闵,感念。獯鬻(xūn yù),匈奴。猾,乱。夏,华夏。卬,#-666aa;名。为北地都尉,姓孙。朝那(zhū nuó),县名。在今甘肃平凉西北。
〔4〕圣文:指汉文帝。克:能。
〔5〕币加:增加作为礼物的币帛。此谓以礼乐感化。
〔6〕“惠父兄”二句:《史记·孝文本纪》:“南越王尉陀自立为武帝。然上召尉陀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惠,施加恩惠。
〔7〕“降几杖”二句:吴王刘濞为#guoxue666-com;帝兄刘仲之子,孝文帝时,渐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文帝赐几杖,准其年老不朝。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几,坐时可倚之小桌。杖,行时所持之手杖。均为老#-666aa;恃以支持身体之工具。
〔8〕太宗:汉文帝之庙号。荡荡:《尚书·洪范》:“王道荡荡。”比喻汉文帝仁德之广大深厚。»
〔9〕岂曩秦之所图:岂曩(nǎng)秦之所图,岂是当年秦王所能设想。一说,哪里像过去秦国那样只采用修藩御远的办法。曩,从前。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