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匏,众声繁奏,若笳若箫,磞硠震隐,訇磕?嘈。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音均不恒,曲无定制。行而不流,止而不滞。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信自然之极丽,羌殊尤而绝世。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辍声而止歌,甯子检手而叹息。锺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原文解释
【原文】
若夫假象1象:形式,模式。金、革:为八音之二种。金、革,拟
2拟:摹仿。陶:指埙、缶类乐器。匏(páo):指笙竽之类乐器。则陶、匏,众声繁奏,若笳
3笳:笳(jiā),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初卷芦叶吹之,与乐器相和,后以竹为之。箫:竹制管乐器。古代称排箫为箫,编排竹管为之。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长短不同,如鸟翼状。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箫)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十管,长一尺。”后来称单管直吹者为箫,与古箫大异。若箫,磞硠
4磞硠:磞硠(pēng láng),大声。震隐:雷声隐隐。震隐,訇磕
5訇磕:訇(hōng)磕,形容巨大声响。司马相如《上林赋》:“湛湛隐隐,砰磅訇磕。”注:“皆水流鼓怒之声也。”?(láo)嘈:大声。?嘈。发徵则隆冬熙蒸
6发徵则隆冬熙蒸:应劭《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章为五声”疏:“声之清浊,差为五等,圣#-666aa;因其有五,#-666dd;配五行……土为宫,金为商,木为角,火为徵,水为羽。”此说徵声为阴阳五行之火,为夏季,所以在隆冬季节演奏徵调乐曲,像夏天一样感到热气腾腾。发,演奏之意。徵,五声之一。隆冬,寒冬。熙蒸,热气腾腾的样子。,骋羽则严霜夏凋
7骋羽则严霜夏凋:应劭《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羽者,宇也,物聚藏,宇覆之也。’五行为水,五常为智,五事为听,凡归为物。”古代以五行#-666dd;主四时,羽为水,五辰之冬季,所以在夏天演奏羽声则严霜降落,夏木凋零。,动商则秋霖春降
8动商则秋霖春降:应劭《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商者,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五行为金,五常为义,五事为言,凡归为臣。”此谓商为五行之金,属秋季,“物成熟”即此意。《白虎通义·礼乐》:“商,张也,阴气开张,阳气始降也。”也指秋季。所以在春天吹奏商调乐曲,则会感到秋雨连绵。秋霖,连绵秋雨。,奏角则谷风鸣条
9奏角则谷风鸣条:《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五行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凡归为民。”此谓角声为五行之木,木属春季。所以在秋天奏角调乐曲,就会感到春风拂动,草木荣发,阳气触物而生。谷风,东风。东风即春风。鸣条,风吹树枝发声。。音均
10音均:音均(yùn),音韵。均,李善注:“古韵字也。《鹖冠子》曰:‘五声不同均’,均与韵同。”恒:常。不恒,曲无定制
11定制:一定的制度,体制。。行而不流
12行而不流:行进而不放荡。,止而不滞
13止而不滞:安处而不停滞。。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
14芳气:形容啸歌时出口呼吸之气息。而远逝。音要妙
15要妙:精妙美好。《老子》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而流响,声激嚁
16激嚁:激嚁(dí),形容声音急速。清厉:形容声音#guoxue666-com;朗。而清厉。信
17信:确实。自然:天然,不造作。自然之极丽,羌殊尤
18殊尤:殊异。而绝世。越
19越:超过。《韶》:即《大韶》,相传为舜时之乐。《庄子·天下》:“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hù)》。”《咸池》:古乐曲名。《周礼·大司乐》:“舞《咸池》以祭地示。”相传为尧乐。一说是黄帝之乐,尧增修沿用。《韶》《夏》与《咸池》,何徒
20徒:只。郑、卫:郑、卫之音,皆为与正统音乐相对立的新兴民间乐曲。取异乎郑、卫?于时绵驹
21绵驹:春秋齐#-666aa;,善歌。结舌:即吞声,不敢说话。此指不敢开口歌唱。丧精:丧魂失魂。结舌而丧精,王豹
22王豹:古代歌唱家。杜口:闭口。失色:惊慌变色。杜口而失色。虞公
23虞公:春秋齐景公时有名的歌唱家。《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虞公善歌,以新声惑景公。晏子退朝,而拘之。”汉时又有善雅歌者鲁#-666aa;虞公。辍声而止歌,甯子
24甯子:即甯戚。李善注引《淮南子》曰:“甯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于齐,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还,闭门辟住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戚饭牛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曲。”检手:敛手,收起手。指甯戚不敢用手击牛角而歌了。检手而叹息。锺期
25锺期:锺子期。春秋时楚#-666aa;,精于音律。伯牙鼓琴,志在#guoxue666-com;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改听:指不听伯牙鼓琴而听啸歌。弃琴而改听,孔父
26孔父:孔子。忘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忘味而不食。百兽率舞
27百兽率舞:百兽依着乐声舞蹈。率,遵循。抃:拍手。足:顿足。而抃足,凤皇来仪
28凤皇来仪:凤凰来舞而有仪态。凤皇,即凤凰。《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传:“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余鸟兽不待九而率舞。”仪,容仪,仪态。拊翼:轻轻扇动翅膀。拊,轻轻叩打,拍打。而拊翼。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翻译】
啸歌要是效法钟鼓,摹拟埙缶竽笙音响,各种声音一起吹奏,如笳声悲壮如箫声悠长,如山石崩裂雷声隐隐,如波涛汹涌呼啸震荡。在严冬吹奏徵声就会感到热气蒸腾,在炎夏吹奏羽声就会感到霜降木凋,在春天吹奏商声就会感到秋雨连绵,在秋天吹奏角声就会感到春风吹动树梢。啸声音韵变化无常,曲调也无一定格式,流利而不放荡,安静而不停滞。随着唇形变化而歌声飞扬,借着口腔的芳气而飘向远方。声音美妙而流利响亮,出声急促而明快#guoxue666-com;朗。实在是天然极佳之音,它奇特卓异举世无双。超过《韶》《夏》与《咸池》,何止是不同于郑、卫之音?啸歌吹奏之时,绵驹张口结舌丧魂失魄,王豹不敢开口大惊失色。虞公收声停止歌唱,甯戚敛手羞愧叹息。锺子期放弃听琴而改听啸歌,孔子如闻《韶》不知肉味忘记饮食。百兽听到啸歌依着乐声一齐跳舞,凤凰翩翩起舞扇动羽翼。这才知道长啸歌声之奇妙,也是音乐之中尽善尽美无与伦比。
原文 | 翻译 |
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匏,众声繁奏,若笳若箫,磞硠震隐,訇磕?嘈。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音均不恒,曲无定制。行而不流,止而不滞。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信自然之极丽,羌殊尤而绝世。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辍声而止歌,甯子检手而叹息。锺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 啸歌要是效法钟鼓,摹拟埙缶竽笙音响,各种声音一起吹奏,如笳声悲壮如箫声悠长,如山石崩裂雷声隐隐,如波涛汹涌呼啸震荡。在严冬吹奏徵声就会感到热气蒸腾,在炎夏吹奏羽声就会感到霜降木凋,在春天吹奏商声就会感到秋雨连绵,在秋天吹奏角声就会感到春风吹动树梢。啸声音韵变化无常,曲调也无一定格式,流利而不放荡,安静而不停滞。随着唇形变化而歌声飞扬,借着口腔的芳气而飘向远方。声音美妙而流利响亮,出声急促而明快#guoxue666-com;朗。实在是天然极佳之音,它奇特卓异举世无双。超过《韶》《夏》与《咸池》,何止是不同于郑、卫之音?啸歌吹奏之时,绵驹张口结舌丧魂失魄,王豹不敢开口大惊失色。虞公收声停止歌唱,甯戚敛手羞愧叹息。锺子期放弃听琴而改听啸歌,孔子如闻《韶》不知肉味忘记饮食。百兽听到啸歌依着乐声一齐跳舞,凤凰翩翩起舞扇动羽翼。这才知道长啸歌声之奇妙,也是音乐之中尽善尽美无与伦比。 |
【原文注释】
〔1〕象:形式,模式。金、革:为八音之二种。
〔2〕拟:摹仿。陶:指埙、缶类乐器。匏(páo):指笙竽之类乐器。
〔3〕笳:笳(jiā),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初卷芦叶吹之,与乐器相和,后以竹为之。箫:竹制管乐器。古代称排箫为箫,编排竹管为之。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长短不同,如鸟翼状。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箫)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十管,长一尺。”后来称单管直吹者为箫,与古箫大异。
〔4〕磞硠:磞硠(pēng láng),大声。震隐:雷声隐隐。
〔5〕訇磕:訇(hōng)磕,形容巨大声响。司马相如《上林赋》:“湛湛隐隐,砰磅訇磕。”注:“皆水流鼓怒之声也。”?(láo)嘈:大声。
〔6〕发徵则隆冬熙蒸:应劭《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章为五声”疏:“声之清浊,差为五等,圣#-666aa;因其有五,#-666dd;配五行……土为宫,金为商,木为角,火为徵,水为羽。”此说徵声为阴阳五行之火,为夏季,所以在隆冬季节演奏徵调乐曲,像夏天一样感到热气腾腾。发,演奏之意。徵,五声之一。隆冬,寒冬。熙蒸,热气腾腾的样子。
〔7〕骋羽则严霜夏凋:应劭《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羽者,宇也,物聚藏,宇覆之也。’五行为水,五常为智,五事为听,凡归为物。”古代以五行#-666dd;主四时,羽为水,五辰之冬季,所以在夏天演奏羽声则严霜降落,夏木凋零。
〔8〕动商则秋霖春降:应劭《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商者,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五行为金,五常为义,五事为言,凡归为臣。”此谓商为五行之金,属秋季,“物成熟”即此意。《白虎通义·礼乐》:“商,张也,阴气开张,阳气始降也。”也指秋季。所以在春天吹奏商调乐曲,则会感到秋雨连绵。秋霖,连绵秋雨。
〔9〕奏角则谷风鸣条:《风俗通义·声音》:“刘歆《钟律书》:‘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五行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凡归为民。”此谓角声为五行之木,木属春季。所以在秋天奏角调乐曲,就会感到春风拂动,草木荣发,阳气触物而生。谷风,东风。东风即春风。鸣条,风吹树枝发声。
〔10〕音均:音均(yùn),音韵。均,李善注:“古韵字也。《鹖冠子》曰:‘五声不同均’,均与韵同。”恒:常。
〔11〕定制:一定的制度,体制。
〔12〕行而不流:行进而不放荡。
〔13〕止而不滞:安处而不停滞。
〔14〕芳气:形容啸歌时出口呼吸之气息。
〔15〕要妙:精妙美好。《老子》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6〕激嚁:激嚁(dí),形容声音急速。清厉:形容声音#guoxue666-com;朗。
〔17〕信:确实。自然:天然,不造作。
〔18〕殊尤:殊异。
〔19〕越:超过。《韶》:即《大韶》,相传为舜时之乐。《庄子·天下》:“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hù)》。”《咸池》:古乐曲名。《周礼·大司乐》:“舞《咸池》以祭地示。”相传为尧乐。一说是黄帝之乐,尧增修沿用。
〔20〕徒:只。郑、卫:郑、卫之音,皆为与正统音乐相对立的新兴民间乐曲。
〔21〕绵驹:春秋齐#-666aa;,善歌。结舌:即吞声,不敢说话。此指不敢开口歌唱。丧精:丧魂失魂。
〔22〕王豹:古代歌唱家。杜口:闭口。失色:惊慌变色。
〔23〕虞公:春秋齐景公时有名的歌唱家。《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虞公善歌,以新声惑景公。晏子退朝,而拘之。”汉时又有善雅歌者鲁#-666aa;虞公。
〔24〕甯子:即甯戚。李善注引《淮南子》曰:“甯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于齐,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还,闭门辟住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戚饭牛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曲。”检手:敛手,收起手。指甯戚不敢用手击牛角而歌了。
〔25〕锺期:锺子期。春秋时楚#-666aa;,精于音律。伯牙鼓琴,志在#guoxue666-com;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改听:指不听伯牙鼓琴而听啸歌。
〔26〕孔父:孔子。忘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7〕百兽率舞:百兽依着乐声舞蹈。率,遵循。抃:拍手。足:顿足。
〔28〕凤皇来仪:凤凰来舞而有仪态。凤皇,即凤凰。《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传:“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余鸟兽不待九而率舞。”仪,容仪,仪态。拊翼:轻轻扇动翅膀。拊,轻轻叩打,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