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行旅下 » 颜延年 > 改服饬徒旅,首路跼险难+

改服饬徒旅,首路跼险难。原文解释

原文(一)

改服note-name:改服1改服:谓换上远行的衣#-666hh;。饬(chì):告诫,勉励。徒旅:借指随行士卒。徒,步兵。旅,古代#-666kk;队以五百#-666aa;为一旅。饬徒旅,首路note-name:首路2首路:谓出发上路。跼(jú):曲身,弯腰。为小心戒惧之貌。跼险难。

翻译(一)

换上行装告勉随行士卒,躬身上路戒惧险阻艰难。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note-name:振3振:划动。楫:船桨。吴州:指今江苏一带。作者从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出发,故云“发吴州”。楫发吴州,秣马note-name:秣马4秣马:秣(mò)马,喂饱马匹。陵:升,登上。楚山:楚地的山。战国时楚国原在今湖北、湖南一带,后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一带。估计作者大体沿着刘裕北伐的路线北上,故这里“楚山”当指今安徽或苏北一带。陵楚山。

翻译(二)

划动船桨即从吴州出发,喂饱马匹登上楚地山峦。

原文(三)

note-name:涂5涂:同“途”。梁:战国时魏惠王将魏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后,魏别称梁。宋: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出梁宋郊,道由周郑note-name:周郑6周郑:这里偏用“郑”义。周,指周朝。郑,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间。

翻译(三)

路途穿越梁宋故地郊野,道路经由周地郑地之间。

原文(四)

前登阳城note-name:阳城7阳城:县名。故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路,日夕望三川note-name:三川8三川:指黄河、伊水、洛水三条河流。伊水源出今河南熊耳山,在今河南偃师流入洛水。洛水源出陕西冢岭山,在今河南巩义流入黄河。

翻译(四)

往前踏上阳城境内道路,傍晚望见黄河伊洛三川。

原文(五)

在昔note-name:辍9辍:停止。期运:运数,气数。期运,经始note-name:经始10经始:开始创建。阔:稀,缺。古代术数家有五百年间有圣贤产生的说法,而五百年较为漫长,故言“阔”。阔圣贤。

翻译(五)

以前国家突然断了运数,创建大业总是缺少圣贤。

原文(六)

note-name:穀11穀:水名。源出河南渑池县,经渑池#-666ff;于渑水,又东合涧水为涧河。津:渡口。济:渡河。绝津济,台馆无尺note-name:椽12椽:椽(chuán),椽子,为放在檩子上架着屋瓦的木条。曹植《毁鄄城故殿令》:“周之亡也,则伊洛无只椽;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梠。”

翻译(六)

伊水穀水断了过河渡口,台观馆舍没有一尺屋椽。

原文(七)

note-name:陛13陛:陛(bì),台阶。多巢穴:谓多狐兔洞穴。多巢穴,城阙note-name:城阙14城阙:城郭宫阙。阙,宫门前两边的望楼。生云烟。

翻译(七)

宫殿台阶出现许多巢穴,城郭宫阙冒出缕缕云烟。

原文(八)

王猷note-name:王猷15王猷:王猷(yóu),王道。八表: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升八表,嗟行方暮年note-name:暮年16暮年:岁末。

翻译(八)

王道传布八方极远之地,感叹此行正当岁末冬天。

原文(九)

阴风note-name:振17振:动。凉野:寒冷郊野。凉野,飞雪note-name:瞀18瞀:瞀(mào),昏暗。穷天:指一年将尽之时。李善注:“谓季冬之日月穷尽也。”穷天。

翻译(九)

阴冷北风吹动寒凉郊野,漫漫飞雪搅得寒冬昏暗。

原文(十)

临涂未及note-name:引19引:进。,置酒惨无言。

翻译(十)

来到路边未及开路前行,朋友置酒惨然相对无言。

原文(十一)

隐悯note-name:隐悯20隐悯:隐忍。也作“隐闵”。徒御:泛指随行士卒。徒,步行者。御,驾车者。徒御悲,威迟note-name:威迟21威迟:威迟(yí),道路迂回遥远貌。也作“倭迟”“倭夷”“逶迤”。马烦:曹植《洛#-666nn;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良马烦。

翻译(十一)

随行士卒强自隐忍悲痛,道路迂远良马显得烦乱。

原文(十二)

游役去芳时note-name:芳时22芳时:美好的时光。此指严冬来临之前。,归来屡徂愆note-name:徂愆23徂愆:徂愆(qiān),迁移,变化。愆,差失。

翻译(十二)

远行#-666hh;役荒废美好时光,归来日期一再因故拖延。

原文(十三)

蓬心note-name:蓬心24蓬心:飘荡不定之心。蓬,一种菊科植物,末大于本,秋天干枯后,遇风辄拔,随风飞转。既已矣,飞薄note-name:飞薄25飞薄:犹言飞蓬。薄,草木丛生的地方,代指草木。殊:很,非常。李善注:“言己有蓬心,事既已矣;而身飞薄,亦复同之。”殊亦然!

翻译(十三)

寸心如蓬就算这个样了,身如飞草竟然也是这般!

原文翻译

改服饬徒旅,首路跼险难。

换上行装告勉随行士卒,躬身上路戒惧险阻艰难。

振楫发吴州,秣马陵楚山。

划动船桨即从吴州出发,喂饱马匹登上楚地山峦。

涂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

路途穿越梁宋故地郊野,道路经由周地郑地之间。

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

往前踏上阳城境内道路,傍晚望见黄河伊洛三川。

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

以前国家突然断了运数,创建大业总是缺少圣贤。

伊穀绝津济,台馆无尺椽。

伊水穀水断了过河渡口,台观馆舍没有一尺屋椽。

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

宫殿台阶出现许多巢穴,城郭宫阙冒出缕缕云烟。

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

王道传布八方极远之地,感叹此行正当岁末冬天。

阴风振凉野,飞雪瞀穷天。

阴冷北风吹动寒凉郊野,漫漫飞雪搅得寒冬昏暗。

临涂未及引,置酒惨无言。

来到路边未及开路前行,朋友置酒惨然相对无言。

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

随行士卒强自隐忍悲痛,道路迂远良马显得烦乱。

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愆。

远行#-666hh;役荒废美好时光,归来日期一再因故拖延。

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寸心如蓬就算这个样了,身如飞草竟然也是这般!

【原文注释】

〔1〕改服:谓换上远行的衣#-666hh;。饬(chì):告诫,勉励。徒旅:借指随行士卒。徒,步兵。旅,古代#-666kk;队以五百#-666aa;为一旅。»

〔2〕首路:谓出发上路。跼(jú):曲身,弯腰。为小心戒惧之貌。

〔3〕:划动。楫:船桨。吴州:指今江苏一带。作者从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出发,故云“发吴州”。

〔4〕秣马:秣(mò)马,喂饱马匹。陵:升,登上。楚山:楚地的山。战国时楚国原在今湖北、湖南一带,后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一带。估计作者大体沿着刘裕北伐的路线北上,故这里“楚山”当指今安徽或苏北一带。»

〔5〕:同“途”。梁:战国时魏惠王将魏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后,魏别称梁。宋: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6〕周郑:这里偏用“郑”义。周,指周朝。郑,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7〕阳城:县名。故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

〔8〕三川:指黄河、伊水、洛水三条河流。伊水源出今河南熊耳山,在今河南偃师流入洛水。洛水源出陕西冢岭山,在今河南巩义流入黄河。»

〔9〕:停止。期运:运数,气数。

〔10〕经始:开始创建。阔:稀,缺。古代术数家有五百年间有圣贤产生的说法,而五百年较为漫长,故言“阔”。»

〔11〕:水名。源出河南渑池县,经渑池#-666ff;于渑水,又东合涧水为涧河。津:渡口。济:渡河。

〔12〕:椽(chuán),椽子,为放在檩子上架着屋瓦的木条。曹植《毁鄄城故殿令》:“周之亡也,则伊洛无只椽;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梠。”

〔13〕:陛(bì),台阶。多巢穴:谓多狐兔洞穴。

〔14〕城阙:城郭宫阙。阙,宫门前两边的望楼。»

〔15〕王猷:王猷(yóu),王道。八表: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16〕暮年:岁末。

〔17〕:动。凉野:寒冷郊野。

〔18〕:瞀(mào),昏暗。穷天:指一年将尽之时。李善注:“谓季冬之日月穷尽也。”

〔19〕:进。

〔20〕隐悯:隐忍。也作“隐闵”。徒御:泛指随行士卒。徒,步行者。御,驾车者。

〔21〕威迟:威迟(yí),道路迂回遥远貌。也作“倭迟”“倭夷”“逶迤”。马烦:曹植《洛#-666nn;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22〕芳时:美好的时光。此指严冬来临之前。

〔23〕徂愆:徂愆(qiān),迁移,变化。愆,差失。

〔24〕蓬心:飘荡不定之心。蓬,一种菊科植物,末大于本,秋天干枯后,遇风辄拔,随风飞转。

〔25〕飞薄:犹言飞蓬。薄,草木丛生的地方,代指草木。殊:很,非常。李善注:“言己有蓬心,事既已矣;而身飞薄,亦复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