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原文解释
原文(一)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焉1“王明君者”几句:这几句是说因为触犯了晋文帝的名讳“昭”字,故改昭君为明君。触,犯。文帝,指晋文帝司马昭。。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
2元帝:汉元帝刘奭,前48—前33年在位。良家子:好#-666aa;家的子女。按,根据汉朝制度,医、巫、商贾、百工均不能列入良家。李善注引《琴操》曰:“单于遣使请一女子,帝以昭君赐单于。”此事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单于是呼韩邪。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
3“昔公主”几句:李善注引《汉书》曰:“乌孙使使献马,愿得尚公主。乃遣江都王建女为公主,以妻乌孙焉。”此为汉武帝时事。。其送明君,亦必尔
4尔:如此。也。其造
5造:制。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
6叙之于纸:指以文字写在纸上。此与上文的“曲”抒之于乐器而对言。云尔。
翻译(一)
王明君,本来叫做王昭君,因为触犯了晋文帝的名字而改。匈奴强盛,向汉朝请求通婚,汉元帝把后宫中从好#-666aa;家选来的女子王昭君许配给他。从前汉王朝将公主嫁到乌孙国去,曾下令弹奏琵琶的#-666aa;骑在马上奏乐,用来安慰公主在路途上的忧思。他们送明君,也一定如此吧。他们所制作的新曲,多为哀怨的音律,我因此用文字叙述于纸上。

翻译(二)
我本来是汉朝的女子,将要出嫁到单于家去。
原文(三)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9“辞诀”二句:言告别还未终结,前面队伍已举起旗帜要出发了。辞诀,告别。抗旌,举起旗帜。。
翻译(三)
告别的话还没说完,前面的队伍已举起了旌旗。
原文(四)
仆御10仆御:赶车的#-666aa;。流离:犹淋漓,流泪貌。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翻译(四)
赶车的仆#-666aa;泪水淋漓,驾辕的马也悲伤长嘶。
原文(六)
行行日已远,遂造13造:抵达。匈奴城。
翻译(六)
走啊走一天天远离乡土,于是来到匈奴居住的地方。
翻译(七)
将我引入毡帐之中,给我加上阏氏的名号。
原文(八)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16“殊类”二句:言因为是异民族,所以感到难以安居。虽然地位尊贵,但自己却并不感觉荣耀。殊类,异类。此指族别不同。。
翻译(八)
民族差异使我不能安居,虽然尊贵我却不觉得荣耀。
原文(九)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17“父子”二句:言己被单于父子凌辱,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既惭愧又惊愕。这里所指的事是,呼韩邪死后,其前阏氏之子继为单于,又以王昭君为妻。。
翻译(九)
遭受父子两代#-666aa;相继凌辱,对此情形使我羞惭而又惊愕。
原文(十)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18“杀身”二句:此二句言自杀实在不是容易之事,只好默默无言,苟且偷生。杀身,谓自杀。良,甚。。
翻译(十)
自杀也实在不是易事,只好默默地苟且偷生。
原文(十一)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19“苟生”二句: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思,心中积满了悲愤的思绪。。
翻译(十一)
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思?思前想后心中充满幽愤。
原文(十二)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20“愿假”二句:意谓南归故乡。假,借。遐征,远行。。
翻译(十二)
我愿凭借飞鸿的翅膀,乘着它#guoxue666-com;飞远行。
原文(十四)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23“昔为”二句:意谓往昔虽不显贵,其质犹为玉,尚清白也;今虽显贵,却为粪土所玷污。英,花。。
翻译(十四)
从前我像那匣中的白玉,而今却如粪土上的鲜花。
原文(十五)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24“朝华”二句:意谓年轻貌美并不值得#guoxue666-com;兴,而今自己甘心像秋草那样萎落了。言己因貌美而得祸。朝华,春朝之花,喻年轻貌美。秋草,喻年老色衰。。
翻译(十五)
即如春朝的鲜花也不值得#guoxue666-com;兴,我甘心与那秋天的枯草为群。
原文(十六)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25难为情:犹难忍、难堪之意。。
翻译(十六)
此话要传给后世#-666aa;听取,远嫁叫#-666aa;实在难忍。
原文 | 翻译 |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 | 王明君,本来叫做王昭君,因为触犯了晋文帝的名字而改。匈奴强盛,向汉朝请求通婚,汉元帝把后宫中从好#-666aa;家选来的女子王昭君许配给他。从前汉王朝将公主嫁到乌孙国去,曾下令弹奏琵琶的#-666aa;骑在马上奏乐,用来安慰公主在路途上的忧思。他们送明君,也一定如此吧。他们所制作的新曲,多为哀怨的音律,我因此用文字叙述于纸上。 |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我本来是汉朝的女子,将要出嫁到单于家去。 |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 告别的话还没说完,前面的队伍已举起了旌旗。 |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 赶车的仆#-666aa;泪水淋漓,驾辕的马也悲伤长嘶。 |
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 | 悲哀忧郁使五内俱伤,泪水沾湿了红色的冠带。 |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 走啊走一天天远离乡土,于是来到匈奴居住的地方。 |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 将我引入毡帐之中,给我加上阏氏的名号。 |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 民族差异使我不能安居,虽然尊贵我却不觉得荣耀。 |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 遭受父子两代#-666aa;相继凌辱,对此情形使我羞惭而又惊愕。 |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 自杀也实在不是易事,只好默默地苟且偷生。 |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 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思?思前想后心中充满幽愤。 |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 | 我愿凭借飞鸿的翅膀,乘着它#guoxue666-com;飞远行。 |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 可是飞鸿却不看我一眼,只好#-666ll;自伫立彷徨伤心。 |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 从前我像那匣中的白玉,而今却如粪土上的鲜花。 |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 即如春朝的鲜花也不值得#guoxue666-com;兴,我甘心与那秋天的枯草为群。 |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 此话要传给后世#-666aa;听取,远嫁叫#-666aa;实在难忍。 |
【原文注释】
〔1〕“王明君者”几句:这几句是说因为触犯了晋文帝的名讳“昭”字,故改昭君为明君。触,犯。文帝,指晋文帝司马昭。
〔2〕元帝:汉元帝刘奭,前48—前33年在位。良家子:好#-666aa;家的子女。按,根据汉朝制度,医、巫、商贾、百工均不能列入良家。李善注引《琴操》曰:“单于遣使请一女子,帝以昭君赐单于。”此事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单于是呼韩邪。»
〔3〕“昔公主”几句:李善注引《汉书》曰:“乌孙使使献马,愿得尚公主。乃遣江都王建女为公主,以妻乌孙焉。”此为汉武帝时事。
〔4〕尔:如此。
〔5〕造:制。
〔6〕叙之于纸:指以文字写在纸上。此与上文的“曲”抒之于乐器而对言。
〔7〕汉家子:汉朝的女子。古代女子亦可称为“子”。
〔8〕适:出嫁。单(chán)于:匈奴最#guoxue666-com;首领的称号。庭:厅堂。此指家。
〔9〕“辞诀”二句:言告别还未终结,前面队伍已举起旗帜要出发了。辞诀,告别。抗旌,举起旗帜。
〔10〕仆御:赶车的#-666aa;。流离:犹淋漓,流泪貌。
〔11〕哀郁:哀伤忧郁。五内:指五脏。
〔12〕缨:系于颔下的冠带。
〔13〕造:抵达。
〔14〕延:引进。穹(qióng)庐:古代称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15〕阏氏:阏氏(yān zhī),汉时匈奴单于之妻的称号。
〔16〕“殊类”二句:言因为是异民族,所以感到难以安居。虽然地位尊贵,但自己却并不感觉荣耀。殊类,异类。此指族别不同。
〔17〕“父子”二句:言己被单于父子凌辱,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既惭愧又惊愕。这里所指的事是,呼韩邪死后,其前阏氏之子继为单于,又以王昭君为妻。
〔18〕“杀身”二句:此二句言自杀实在不是容易之事,只好默默无言,苟且偷生。杀身,谓自杀。良,甚。
〔19〕“苟生”二句: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思,心中积满了悲愤的思绪。
〔20〕“愿假”二句:意谓南归故乡。假,借。遐征,远行。
〔21〕不我顾:不看我。
〔22〕屏营:屏(bīng)营,犹彷徨。»
〔23〕“昔为”二句:意谓往昔虽不显贵,其质犹为玉,尚清白也;今虽显贵,却为粪土所玷污。英,花。
〔24〕“朝华”二句:意谓年轻貌美并不值得#guoxue666-com;兴,而今自己甘心像秋草那样萎落了。言己因貌美而得祸。朝华,春朝之花,喻年轻貌美。秋草,喻年老色衰。
〔25〕难为情:犹难忍、难堪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