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杂歌 » 荆轲 > 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丹祖送于易水上+高渐离击筑,…+

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丹祖送于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歌,宋如意和之曰:原文解释

原文(一)

燕太子丹note-name:燕太子丹1燕太子丹:战国末燕王喜太子。秦灭韩前夕,为质于秦,因不受礼遇,怨而逃归。秦灭韩、赵后,略地至燕南界,丹震惧,派荆轲入秦刺秦王。事败后,秦急发兵攻燕,拔蓟(今北京)。丹率部走保辽东,被燕王喜斩首以献秦。使:派遣。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使荆轲刺秦王,丹祖送note-name:祖送2祖送:饯行。易水:水名。在今河北易县东南。于易水上。高渐离note-name:高渐离3高渐离:战国末燕国#-666aa;。与荆轲为至交。荆轲赴秦,他到易水送别,以壮行色。秦灭燕后,隐姓埋名为人佣保。后秦始皇闻其善击筑,召见之,熏瞎其双目,仍使击筑。他在筑内暗放铅丸,就近扑击秦王,不中被杀。筑:古弦乐器名。击筑,荆轲歌,宋如意note-name:宋如意4宋如意:未详其#-666aa;。和(hè):应和,跟着唱。和之曰:

翻译(一)

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前去刺杀秦王,丹在易水岸边设宴送行。#guoxue666-com;渐离击筑,荆轲引吭高歌,宋如意跟着应和,其歌词云: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萧萧note-name:萧萧5萧萧:风声。兮:语气词。古音读如“阿”,犹今口语“啊”。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翻译(二)

风声萧萧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回还!

原文翻译

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丹祖送于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歌,宋如意和之曰:

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前去刺杀秦王,丹在易水岸边设宴送行。#guoxue666-com;渐离击筑,荆轲引吭高歌,宋如意跟着应和,其歌词云: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声萧萧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回还!

【原文注释】

〔1〕燕太子丹:战国末燕王喜太子。秦灭韩前夕,为质于秦,因不受礼遇,怨而逃归。秦灭韩、赵后,略地至燕南界,丹震惧,派荆轲入秦刺秦王。事败后,秦急发兵攻燕,拔蓟(今北京)。丹率部走保辽东,被燕王喜斩首以献秦。使:派遣。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

〔2〕祖送:饯行。易水:水名。在今河北易县东南。

〔3〕高渐离:战国末燕国#-666aa;。与荆轲为至交。荆轲赴秦,他到易水送别,以壮行色。秦灭燕后,隐姓埋名为人佣保。后秦始皇闻其善击筑,召见之,熏瞎其双目,仍使击筑。他在筑内暗放铅丸,就近扑击秦王,不中被杀。筑:古弦乐器名。

〔4〕宋如意:未详其#-666aa;。和(hè):应和,跟着唱。

〔5〕萧萧:风声。兮:语气词。古音读如“阿”,犹今口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