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君称丕显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导扬弘烈,绥爰九域,罔不率俾。功高乎伊、周,而赏卑乎齐、晋,朕甚恧焉!朕以眇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水,非君攸济,朕无任焉。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使使持节御史大夫虑授君印绶、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昔在周室,毕公、毛公,入为卿佐;周、劭师保,出为二伯。外内之任,君实宜之。其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今更下传玺,肃将朕命,以允华夏,其上故传武平侯印绶。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原文解释
【原文】
今君1君:指曹操。称丕显德,明保朕躬,奉答
2答:当。天命,导扬弘烈,绥
3绥:安。九域:九州。爰九域,罔不率俾
4率俾:循度而可使。率,循。俾,使。。功高乎伊、周
5伊、周:伊尹、周公。,而赏卑乎齐、晋,朕甚恧
6恧:恧(nǜ),惭愧。焉!朕以眇
7眇:小。献帝自谦之辞。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水,非君攸济,朕无任焉
8“永思”几句:四句谓思己为帝之难,若涉深水之危惧也;非曹公济我,无委任之所焉。厥艰,为帝之艰难。渊水,深水。攸,所。无任,无法胜任。。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
9“今以”二句: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十八年(213)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使使
10使使:前“使”字为动词,意为派出。后“使”字为名词,意为使者。虑:郗虑。印绶:为官宦的标志。印,官印。绶,系印的丝带。册书:即诏书。持节御史大夫虑授君印绶、册书,金虎符
11金虎符:古代发兵所用的符信,虎形金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
12竹使符:汉代#-666dd;与郡国守相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
13“锡君”几句:谓赐曹公以黑土,包以白茅;再灼龟以卜,用立冢社。锡:通“赐”。玄土,李善注引《尚书纬》:“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魏在北方,故曰玄土。玄,黑。苴以白茅,亦称苴茅,以白茅包土。古代帝王#-666dd;封诸侯的仪式。契(qì),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曰契。用建冢社,用以建立祭祀之宗社。。昔在周室,毕公、毛公,入为卿佐
14“昔在”几句:毕公、毛公虽#-666dd;封在外,同时亦为周室之卿佐。《史记·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毕公、毛公,毕公#guoxue666-com;、毛公叔郑,均为周文王庶子,一封于毕,一封于毛,故谓之。;周、劭师保,出为二伯
15“周、劭”二句:周公旦为太师,邵公奭为太保。然二#-666aa;各有封地,出归于国,则为二伯。伯,长。谓其国之长。。外内之任,君实宜之。其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今更下传玺
16今更下传玺:因曹操先封武平侯,今再下魏国之玺。,肃
17肃:敬。将朕命,以允
18允:信。华夏,其上故传武平侯印绶
19其上故传武平侯印绶:谓前授之武平侯印绶宜上还于我。上,上交,作动词用。故,以往。。今又加君九锡
20九锡:古代帝王加礼于有#-666ii;大臣所赐的九种器物。《礼记》《春秋公羊传》《韩诗外传》和《汉书》所指九物不尽相同。锡,通“赐”。,其敬听后命
21后命:谓命如后文所述。。

【翻译】
现在你曹公具有大明之德,拥戴天子,这正符#-666ff;天意,弘扬了祖宗宏业,现今天下安定,各方面无不井井有条,循序前进。你的#-666ii;劳#guoxue666-com;过伊尹、周公,而所得报偿少于齐国、晋国,使我感到十#-666dd;内疚!我以区区之身,接受万民委托而登于帝位,永远挂念着国事的艰辛,如涉深水般惴惴不安,要不是你曹公的大力协助,我将难以胜任。现在我拿出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666cc;计十郡之地,封你为魏公。派出使者持节御史大夫郗虑,授予你印绶和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赐你北方黑土,用白茅包裹,再灼龟以卜,用来建立魏国的宗社。从前,周朝的毕公、毛公,虽有封地,而在朝廷仍为卿相;周公、召公,身居太师、太保之职,而作为诸侯,又是两个国家。这种内外兼任,对于你曹公最为相宜。原来以丞相之职所兼领冀州牧,一切如旧。现在我进一步授予魏国的大印,将我的命令传信天下,把原武平侯的印绶交还于朝廷。另外,再加你曹公以“九锡”大礼,望能敬承以下的命令:
原文 | 翻译 |
今君称丕显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导扬弘烈,绥爰九域,罔不率俾。功高乎伊、周,而赏卑乎齐、晋,朕甚恧焉!朕以眇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水,非君攸济,朕无任焉。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使使持节御史大夫虑授君印绶、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昔在周室,毕公、毛公,入为卿佐;周、劭师保,出为二伯。外内之任,君实宜之。其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今更下传玺,肃将朕命,以允华夏,其上故传武平侯印绶。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 | 现在你曹公具有大明之德,拥戴天子,这正符#-666ff;天意,弘扬了祖宗宏业,现今天下安定,各方面无不井井有条,循序前进。你的#-666ii;劳#guoxue666-com;过伊尹、周公,而所得报偿少于齐国、晋国,使我感到十#-666dd;内疚!我以区区之身,接受万民委托而登于帝位,永远挂念着国事的艰辛,如涉深水般惴惴不安,要不是你曹公的大力协助,我将难以胜任。现在我拿出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666cc;计十郡之地,封你为魏公。派出使者持节御史大夫郗虑,授予你印绶和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赐你北方黑土,用白茅包裹,再灼龟以卜,用来建立魏国的宗社。从前,周朝的毕公、毛公,虽有封地,而在朝廷仍为卿相;周公、召公,身居太师、太保之职,而作为诸侯,又是两个国家。这种内外兼任,对于你曹公最为相宜。原来以丞相之职所兼领冀州牧,一切如旧。现在我进一步授予魏国的大印,将我的命令传信天下,把原武平侯的印绶交还于朝廷。另外,再加你曹公以“九锡”大礼,望能敬承以下的命令: |
【原文注释】
〔1〕君:指曹操。
〔2〕答:当。
〔3〕绥:安。九域:九州。
〔4〕率俾:循度而可使。率,循。俾,使。
〔5〕伊、周:伊尹、周公。»
〔6〕恧:恧(nǜ),惭愧。
〔7〕眇:小。献帝自谦之辞。
〔8〕“永思”几句:四句谓思己为帝之难,若涉深水之危惧也;非曹公济我,无委任之所焉。厥艰,为帝之艰难。渊水,深水。攸,所。无任,无法胜任。
〔9〕“今以”二句: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十八年(213)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
〔10〕使使:前“使”字为动词,意为派出。后“使”字为名词,意为使者。虑:郗虑。印绶:为官宦的标志。印,官印。绶,系印的丝带。册书:即诏书。
〔11〕金虎符:古代发兵所用的符信,虎形金符。
〔12〕竹使符:汉代#-666dd;与郡国守相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
〔13〕“锡君”几句:谓赐曹公以黑土,包以白茅;再灼龟以卜,用立冢社。锡:通“赐”。玄土,李善注引《尚书纬》:“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魏在北方,故曰玄土。玄,黑。苴以白茅,亦称苴茅,以白茅包土。古代帝王#-666dd;封诸侯的仪式。契(qì),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曰契。用建冢社,用以建立祭祀之宗社。
〔14〕“昔在”几句:毕公、毛公虽#-666dd;封在外,同时亦为周室之卿佐。《史记·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毕公、毛公,毕公#guoxue666-com;、毛公叔郑,均为周文王庶子,一封于毕,一封于毛,故谓之。»
〔15〕“周、劭”二句:周公旦为太师,邵公奭为太保。然二#-666aa;各有封地,出归于国,则为二伯。伯,长。谓其国之长。
〔16〕今更下传玺:因曹操先封武平侯,今再下魏国之玺。
〔17〕肃:敬。
〔18〕允:信。
〔19〕其上故传武平侯印绶:谓前授之武平侯印绶宜上还于我。上,上交,作动词用。故,以往。
〔20〕九锡:古代帝王加礼于有#-666ii;大臣所赐的九种器物。《礼记》《春秋公羊传》《韩诗外传》和《汉书》所指九物不尽相同。锡,通“赐”。»
〔21〕后命:谓命如后文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