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狱缓死,大《易》深规;敬法恤刑,《虞书》茂典。自萌俗浇弛,法令滋彰。胏石少不冤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朕所以明发动容,昃食兴虑,伤秋荼之密网,恻夏日之严威。永念画冠,缅追刑厝。徒以百锾轻科,反行季叶,四支重罚,爰创前古。访游禽于绝涧,作霸秦基;歌《鸡鸣》于阙下,称仁汉牍。二途如爽,即用兼通。昌言所安,朕将亲览。原文解释
【原文】
议狱缓死1议狱缓死:《周易·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谓议其轻重之情,以缓赦刑#-666aa;命。,大《易》
2大《易》:《周易》。深:重。规:则。深规;敬法恤刑,《虞书》茂典
3“敬法”二句:意谓敬法忧刑,恐其不中。敬法恤刑,《尚书·虞书》曰:“钦哉,钦哉,唯刑之恤哉!”钦,敬。故云敬法。恤,忧。茂,盛。。自萌俗浇弛
4萌俗浇弛:萌(méng)俗浇弛,言民俗浇薄。萌,通“氓”。,法令滋彰
5法令滋彰:《老子》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滋彰,言多而明。。胏石少不冤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
6“胏石”二句:胏石,当作“肺石”。相传古时设在朝廷门外的赤石,百姓可以站在石上控诉地方官吏,因色赤如肺而名肺石。《周礼·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666ll;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词,以告于上而罪其长。”《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于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胏石,即肺石。棘林,《周礼·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不冤之#-666aa;、夜哭之鬼,并言无辜受冤者。。朕所以明发
7明发:黎明。《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666aa;。”朱熹《诗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动容:心中感动而形之于色。动容,昃食
8昃食:昃(zè)食,晚食,太阳偏西时才进餐,以示勤于政事。兴虑:言忧思。兴虑,伤秋荼之密网
9伤秋荼之密网:伤秋荼(tú)之密网,《盐铁论》曰:“秦法繁于秋荼,网密于凝脂。”荼,草名。其叶繁密,谓刑法酷暴如之。网,言刑法如密网之张。,恻夏日之严威
10恻夏日之严威:《春秋左传》:“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曰:“夏日可畏,冬日可爱。”言刑法酷暴,如夏日赫然。恻,忧伤。。永念画冠
11画冠:即画衣冠。相传尧之世,画其衣冠使异于常#-666aa;之饰,有犯罪者,使#-666hh;之以示惩处。,缅追
12缅追:思念。刑厝(cuò):《竹书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厝,置。刑厝。徒以百锾轻科
13百锾轻科:百锾(huán)轻科,《尚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周穆王时有以金赎罪之刑科。锾,六两。,反行季叶
14季叶:末世,衰世。,四支重罚
15四支重罚:四支指墨刑、劓刑、宫刑、割刑。,爰创前古
16爰创前古:谓始于周代。。访游禽于绝涧,作霸秦基
17“访游禽”二句:李善注引《韩子》曰:“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深涧峭如[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4846号"]/pic/texts/xwx08-c8c6.png[/img],深百仞。问其左右#-666aa;曰:‘尝有人入此者乎?’对曰:‘无有。’‘婴儿、盲聋、狂勃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无赦也,犹入涧之必死,则民莫敢犯,何为不治?’”于是为峻法,韩非、商鞅皆用此治秦,乃霸。;歌《鸡鸣》于阙下,称仁汉牍
18“歌《鸡鸣》”二句:班固《咏史》诗曰:“三王德弥薄,唯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666ll;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复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激扬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按,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淳于公少女缇萦诣阙歌《鸡鸣》之诗,上书曰:“妾父为吏,皆称清平,今坐法当刑,妾伤死者不可复生,虽欲改过自新,亦无由也。妾愿入为官婢,以赎父罪,使得自新。”书奏,文帝怜悲其意,遂赦之,令天下除肉刑。故称汉文帝为仁,列于史牍。《鸡鸣》,齐诗,冀夫#-666aa;早起而视朝。。二途如爽
19“二途如爽”:谓峻法作霸,汉文称仁,二途差爽如此。二途,指上文“访游禽”“歌《鸡鸣》”二事。爽,差错,错忤。,即用兼通
20即用兼通:言二途相济为用,宽猛结#-666ff;。。昌言
21昌言:中肯之言辞。所安,朕将亲览。

【翻译】
根据罪行轻重,缓赦#-666aa;命,这是《周易》的重要原则;敬畏法典,忧思慎用,出于《虞书》这部大著。自从失去敦厚民风以来,法令越来越繁多。虽设肺石,含冤之#-666aa;依旧,纵有棘林,夜哭之鬼不绝。我之所以一早起来便愁容满面,废寝忘食,日夜思虑,为的是法网密繁如秋荼,刑法峻刻似夏日酷热。常常想起唐尧时代的画冠代刑,每每遥想成康之年的不举刑错。只是以钱代罚的规定通行于周穆王时期,四刑重罚的设置反而盛行于周朝盛时。严刑如投绝涧,成了秦国称霸的基础;《鸡鸣》歌于阙下,使汉文称仁天下。两种办法如此不同,却能宽猛结#-666ff;,相济为用。如有#-666ff;理建议,我将亲自过目。
原文 | 翻译 |
议狱缓死,大《易》深规;敬法恤刑,《虞书》茂典。自萌俗浇弛,法令滋彰。胏石少不冤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朕所以明发动容,昃食兴虑,伤秋荼之密网,恻夏日之严威。永念画冠,缅追刑厝。徒以百锾轻科,反行季叶,四支重罚,爰创前古。访游禽于绝涧,作霸秦基;歌《鸡鸣》于阙下,称仁汉牍。二途如爽,即用兼通。昌言所安,朕将亲览。 | 根据罪行轻重,缓赦#-666aa;命,这是《周易》的重要原则;敬畏法典,忧思慎用,出于《虞书》这部大著。自从失去敦厚民风以来,法令越来越繁多。虽设肺石,含冤之#-666aa;依旧,纵有棘林,夜哭之鬼不绝。我之所以一早起来便愁容满面,废寝忘食,日夜思虑,为的是法网密繁如秋荼,刑法峻刻似夏日酷热。常常想起唐尧时代的画冠代刑,每每遥想成康之年的不举刑错。只是以钱代罚的规定通行于周穆王时期,四刑重罚的设置反而盛行于周朝盛时。严刑如投绝涧,成了秦国称霸的基础;《鸡鸣》歌于阙下,使汉文称仁天下。两种办法如此不同,却能宽猛结#-666ff;,相济为用。如有#-666ff;理建议,我将亲自过目。 |
【原文注释】
〔1〕议狱缓死:《周易·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谓议其轻重之情,以缓赦刑#-666aa;命。
〔2〕大《易》:《周易》。深:重。规:则。
〔3〕“敬法”二句:意谓敬法忧刑,恐其不中。敬法恤刑,《尚书·虞书》曰:“钦哉,钦哉,唯刑之恤哉!”钦,敬。故云敬法。恤,忧。茂,盛。
〔4〕萌俗浇弛:萌(méng)俗浇弛,言民俗浇薄。萌,通“氓”。
〔5〕法令滋彰:《老子》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滋彰,言多而明。
〔6〕“胏石”二句:胏石,当作“肺石”。相传古时设在朝廷门外的赤石,百姓可以站在石上控诉地方官吏,因色赤如肺而名肺石。《周礼·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666ll;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词,以告于上而罪其长。”《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于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胏石,即肺石。棘林,《周礼·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不冤之#-666aa;、夜哭之鬼,并言无辜受冤者。
〔7〕明发:黎明。《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666aa;。”朱熹《诗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动容:心中感动而形之于色。»
〔8〕昃食:昃(zè)食,晚食,太阳偏西时才进餐,以示勤于政事。兴虑:言忧思。
〔9〕伤秋荼之密网:伤秋荼(tú)之密网,《盐铁论》曰:“秦法繁于秋荼,网密于凝脂。”荼,草名。其叶繁密,谓刑法酷暴如之。网,言刑法如密网之张。
〔10〕恻夏日之严威:《春秋左传》:“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曰:“夏日可畏,冬日可爱。”言刑法酷暴,如夏日赫然。恻,忧伤。
〔11〕画冠:即画衣冠。相传尧之世,画其衣冠使异于常#-666aa;之饰,有犯罪者,使#-666hh;之以示惩处。
〔12〕缅追:思念。刑厝(cuò):《竹书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厝,置。
〔13〕百锾轻科:百锾(huán)轻科,《尚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周穆王时有以金赎罪之刑科。锾,六两。
〔14〕季叶:末世,衰世。
〔15〕四支重罚:四支指墨刑、劓刑、宫刑、割刑。
〔16〕爰创前古:谓始于周代。
〔17〕“访游禽”二句:李善注引《韩子》曰:“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深涧峭如,深百仞。问其左右#-666aa;曰:‘尝有人入此者乎?’对曰:‘无有。’‘婴儿、盲聋、狂勃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无赦也,犹入涧之必死,则民莫敢犯,何为不治?’”于是为峻法,韩非、商鞅皆用此治秦,乃霸。
〔18〕“歌《鸡鸣》”二句:班固《咏史》诗曰:“三王德弥薄,唯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666ll;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复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激扬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按,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淳于公少女缇萦诣阙歌《鸡鸣》之诗,上书曰:“妾父为吏,皆称清平,今坐法当刑,妾伤死者不可复生,虽欲改过自新,亦无由也。妾愿入为官婢,以赎父罪,使得自新。”书奏,文帝怜悲其意,遂赦之,令天下除肉刑。故称汉文帝为仁,列于史牍。《鸡鸣》,齐诗,冀夫#-666aa;早起而视朝。
〔19〕“二途如爽”:谓峻法作霸,汉文称仁,二途差爽如此。二途,指上文“访游禽”“歌《鸡鸣》”二事。爽,差错,错忤。
〔20〕即用兼通:言二途相济为用,宽猛结#-666ff;。
〔21〕昌言:中肯之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