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表上 » 诸葛孔明 >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今天下三分,益州…+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亡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原文解释

【原文】

臣亮言:先帝note-name:先帝1先帝:去世的皇帝。此指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note-name:徂2徂:袁本、茶陵本、尤本以及胡克家《文选考异》《三国志》本传,均作“殂(cú)”,是。崩殂:死亡。天子死亡称崩,亦称殂。。今天下三分,益州note-name:益州3益州:今四川大部#-666dd;及云南、贵州一部分地区。此指蜀汉。罢弊:困乏。罢,同“疲”。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note-name:秋4秋:紧要时刻。李善注:“岁以秋为#-666ii;毕,故以喻时之要也。”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note-name:亡5亡:《三国志》本传作“忘”,胡克家《文选考异》皆同,译文从之。忘身:舍身忘死。身于外者,盖note-name:追6追:追念。遇:厚待,厚遇。李善注:“遇,谓以恩相接也。”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note-name:恢7恢:扩大,发扬。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note-name:引喻失义8引喻失义:称引比喻不恰当,言谈不#-666ff;道理。,以塞忠谏之路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臣亮奏言:先帝创建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形势是三国鼎立,而益州又是处于疲弱困乏的境地,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陛下的臣子之所以在朝中毫不懈怠,忠诚坚贞的将士们之所以在外边舍生忘死,都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要把它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真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光大先帝的美德,弘扬志士的气节;不应该妄自菲薄,说一些不恰当的话,来堵塞群臣忠诚进谏的言路。

原文翻译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亡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亮奏言:先帝创建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形势是三国鼎立,而益州又是处于疲弱困乏的境地,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陛下的臣子之所以在朝中毫不懈怠,忠诚坚贞的将士们之所以在外边舍生忘死,都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要把它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真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光大先帝的美德,弘扬志士的气节;不应该妄自菲薄,说一些不恰当的话,来堵塞群臣忠诚进谏的言路。

【原文注释】

〔1〕先帝:去世的皇帝。此指刘备。»

〔2〕:袁本、茶陵本、尤本以及胡克家《文选考异》《三国志》本传,均作“殂(cú)”,是。崩殂:死亡。天子死亡称崩,亦称殂。

〔3〕益州:今四川大部#-666dd;及云南、贵州一部分地区。此指蜀汉。罢弊:困乏。罢,同“疲”。»

〔4〕:紧要时刻。李善注:“岁以秋为#-666ii;毕,故以喻时之要也。”

〔5〕:《三国志》本传作“忘”,胡克家《文选考异》皆同,译文从之。忘身:舍身忘死。

〔6〕:追念。遇:厚待,厚遇。李善注:“遇,谓以恩相接也。”

〔7〕:扩大,发扬。

〔8〕引喻失义:称引比喻不恰当,言谈不#-666ff;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