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洪波振壑,川无恬鳞;惊飙拂野,林无静柯。何者?势弱则受制于巨力,质微则莫以自保。于理虽可得而言,于臣寔非所敢喻。昔桓玄之世,诚复驱迫者众,至于愚臣,罪实深矣!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遂乃宴安昏宠,叨昧伪封,锡文篡事,曾无独固。名义以之俱沦,情节自兹兼挠,宜其极法,以判忠邪。镇军臣裕,匡复社稷,大弘善贷,伫一戮于微命,申三驱于大信,既惠之以首领,复引之以絷维。于时皇舆否隔,天人未泰,用忘进退,惟力是视,是以 俛从事,自同全人。今宸极反正,惟新告始,宪章既明,品物思旧,臣亦胡颜之厚,可以显居荣次!乞解所职,待罪私门。违谢阙庭,乃心愧恋。谨拜表以闻,臣某云云。原文解释
【原文】
臣闻洪波振壑,川无恬鳞1“臣闻”二句:枚乘《七发》:“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恬鳞,安静的鱼。;惊飙
2惊飙:狂风。拂野,林无静柯。何者?势弱则受制于巨力,质微则莫以自保。于理虽可得而言,于臣寔非
3寔非:原作“实”,无“非”字,今据《晋书·殷仲文传》校增。所敢喻。昔桓玄之世,诚复驱迫者众,至于愚臣,罪实深矣!进不能见危授命
4见危授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
5“退不能”二句:相传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阻。商亡后,他们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山中。事见《史记·伯夷列传》。#guoxue666-com;谢,远远地离开世事。犹言隐居。。遂乃宴安
6宴安:安逸。《春秋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昏宠,叨昧
7叨昧:贪冒。伪封:玄篡晋,封殷仲文为东兴公。见《晋书·桓玄传》。伪封,锡文
8锡文:指劝玄加九锡及禅位的册文。《晋书·桓玄传》:“百官到姑孰劝玄僭伪位……”《晋书·殷仲文传》:“玄九锡,仲文之辞也。”九锡,传说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自王莽篡汉前先加九锡之后,魏晋南北朝大臣篡权前,都加九锡。篡事,曾无独固
9曾无独固:李善注:“曾无固守之节,亦从于众也。”谓其不拒受伪封、行篡事。。名义以之俱沦,情节
10情节:节操。挠:通“桡”,弯曲,屈#-666hh;。自兹兼挠,宜其极法
11极法:犹极刑,指最重的刑罚。,以判忠邪。镇军臣裕,匡复
12匡复:匡正恢复。社稷,大弘善贷
13贷:宽免。,伫
14伫:停。微命:指殷仲文。一戮于微命,申三驱
15三驱:《周易·比》:“王用三驱,失前禽。”意为网开三面,让出一条生路,以示宽仁之德。于大信,既惠之以首领
16惠之以首领:将头颈赐惠给#-666aa;,犹言不杀。首领,头颈。《春秋左传·隐公三年》:“(宋公曰)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复引之以絷维
17絷维:《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本指绊马足,拴马缰,以示留客之意,后用以指挽留#-666aa;才。。于时皇舆否隔
18否隔:否(pǐ)隔,闭塞不通。,天人未泰
19泰:通。,用
20用:以,因此。忘进退,惟力是视
21惟力是视:《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唯,通“惟”。,是以
俛从事
22注解[22]:[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4886号"]/pic/texts/xwxv8-coo6.png[/img]俛(mǐn miǎn)从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4887号"]/pic/texts/xwxv8-coou.png[/img]俛,同“黾勉”,努力、奋勉之意。,自同全人
23全人:旧称道德完美的#-666aa;。《庄子·庚桑楚》:“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注:“工于天即使于人矣,谓之全人;全人,则圣人也。”。今宸极反正
24宸极反正:指帝位废而复立。反正,由乱而治,由邪归正。《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惟新告始,宪章既明,品物思旧
25思旧:想起过去(玄未篡晋前)的礼法条章。,臣亦胡
26胡:何。颜之厚,可以显居荣次
27荣次:#guoxue666-com;官的等次。此指尚书。!乞解所职,待罪私门。违谢阙庭
28违谢阙庭:指辞官而离别朝廷。违谢,辞别。阙庭,朝廷。,乃心愧恋。谨拜表以闻,臣某云云。

【翻译】
臣听说过,大的波涛振荡于沟壑,河川中就不会有安安静静的鱼儿;狂风吹拂原野,林木就不会有静止不动的枝条。是什么原因呢?势力弱小就要受强大势力的控制、左右,本身轻微就无法自保。从道理上虽然可以这样说,从臣来讲的确不敢用来比喻自己。从前在桓玄篡晋的时候,的确被驱迫的#-666aa;很多,至于愚臣,其罪是很深的啊!进不能见晋室危难而献出生命,以身殉国;退不能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而拂衣隐退。于是竟以在昏乱之朝深得宠贵而晏然自得,贪冒伪朝封赏,草拟劝玄加九锡与禅位的册文,为其篡晋效力,曾无一点固守之节。名义因此全都沦没,节操从此更加扭曲,应该处以最重的刑罚,以#-666dd;忠正与奸邪。镇#-666kk;臣刘裕,匡救恢复晋朝的社稷,广为行善宽免有罪之#-666aa;,免了对微命之臣的一刀,开三面之网放臣一条生路,其宽厚令#-666aa;信#-666hh;。既不杀臣,又召引挽留臣。在那时,国君为臣下闭塞,天道人事未得大通,因此忘了个人的进退,而只把尽心效力作为行动的出发点,所以努力办事,自同于完美之人。现今帝位恢复,新政开始,典章制度已经明确,评定事物自然要想起旧时情景,臣哪能以此厚颜显居于#guoxue666-com;官的等次之中!乞请解除所任尚书之职,让臣在家等待治罪。辞官离朝,心里却很惭愧依恋。特地写成此表奉闻圣上,臣某云云。
原文 | 翻译 |
臣闻洪波振壑,川无恬鳞;惊飙拂野,林无静柯。何者?势弱则受制于巨力,质微则莫以自保。于理虽可得而言,于臣寔非所敢喻。昔桓玄之世,诚复驱迫者众,至于愚臣,罪实深矣!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遂乃宴安昏宠,叨昧伪封,锡文篡事,曾无独固。名义以之俱沦,情节自兹兼挠,宜其极法,以判忠邪。镇军臣裕,匡复社稷,大弘善贷,伫一戮于微命,申三驱于大信,既惠之以首领,复引之以絷维。于时皇舆否隔,天人未泰,用忘进退,惟力是视,是以 | 臣听说过,大的波涛振荡于沟壑,河川中就不会有安安静静的鱼儿;狂风吹拂原野,林木就不会有静止不动的枝条。是什么原因呢?势力弱小就要受强大势力的控制、左右,本身轻微就无法自保。从道理上虽然可以这样说,从臣来讲的确不敢用来比喻自己。从前在桓玄篡晋的时候,的确被驱迫的#-666aa;很多,至于愚臣,其罪是很深的啊!进不能见晋室危难而献出生命,以身殉国;退不能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而拂衣隐退。于是竟以在昏乱之朝深得宠贵而晏然自得,贪冒伪朝封赏,草拟劝玄加九锡与禅位的册文,为其篡晋效力,曾无一点固守之节。名义因此全都沦没,节操从此更加扭曲,应该处以最重的刑罚,以#-666dd;忠正与奸邪。镇#-666kk;臣刘裕,匡救恢复晋朝的社稷,广为行善宽免有罪之#-666aa;,免了对微命之臣的一刀,开三面之网放臣一条生路,其宽厚令#-666aa;信#-666hh;。既不杀臣,又召引挽留臣。在那时,国君为臣下闭塞,天道人事未得大通,因此忘了个人的进退,而只把尽心效力作为行动的出发点,所以努力办事,自同于完美之人。现今帝位恢复,新政开始,典章制度已经明确,评定事物自然要想起旧时情景,臣哪能以此厚颜显居于#guoxue666-com;官的等次之中!乞请解除所任尚书之职,让臣在家等待治罪。辞官离朝,心里却很惭愧依恋。特地写成此表奉闻圣上,臣某云云。 |
【原文注释】
〔1〕“臣闻”二句:枚乘《七发》:“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恬鳞,安静的鱼。»
〔2〕惊飙:狂风。
〔3〕寔非:原作“实”,无“非”字,今据《晋书·殷仲文传》校增。
〔4〕见危授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
〔5〕“退不能”二句:相传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阻。商亡后,他们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山中。事见《史记·伯夷列传》。#guoxue666-com;谢,远远地离开世事。犹言隐居。
〔6〕宴安:安逸。《春秋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7〕叨昧:贪冒。伪封:玄篡晋,封殷仲文为东兴公。见《晋书·桓玄传》。
〔8〕锡文:指劝玄加九锡及禅位的册文。《晋书·桓玄传》:“百官到姑孰劝玄僭伪位……”《晋书·殷仲文传》:“玄九锡,仲文之辞也。”九锡,传说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自王莽篡汉前先加九锡之后,魏晋南北朝大臣篡权前,都加九锡。
〔9〕曾无独固:李善注:“曾无固守之节,亦从于众也。”谓其不拒受伪封、行篡事。
〔10〕情节:节操。挠:通“桡”,弯曲,屈#-666hh;。
〔11〕极法:犹极刑,指最重的刑罚。
〔12〕匡复:匡正恢复。
〔13〕贷:宽免。
〔14〕伫:停。微命:指殷仲文。
〔15〕三驱:《周易·比》:“王用三驱,失前禽。”意为网开三面,让出一条生路,以示宽仁之德。»
〔16〕惠之以首领:将头颈赐惠给#-666aa;,犹言不杀。首领,头颈。《春秋左传·隐公三年》:“(宋公曰)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
〔17〕絷维:《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本指绊马足,拴马缰,以示留客之意,后用以指挽留#-666aa;才。
〔18〕否隔:否(pǐ)隔,闭塞不通。
〔19〕泰:通。
〔20〕用:以,因此。
〔21〕惟力是视:《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唯,通“惟”。
〔22〕:俛(mǐn miǎn)从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俛,同“黾勉”,努力、奋勉之意。
〔23〕全人:旧称道德完美的#-666aa;。《庄子·庚桑楚》:“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注:“工于天即使于人矣,谓之全人;全人,则圣人也。”
〔24〕宸极反正:指帝位废而复立。反正,由乱而治,由邪归正。《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25〕思旧:想起过去(玄未篡晋前)的礼法条章。
〔26〕胡:何。
〔27〕荣次:#guoxue666-com;官的等次。此指尚书。
〔28〕违谢阙庭:指辞官而离别朝廷。违谢,辞别。阙庭,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