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原文解释
【原文】
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1“常窃”几句:据《春秋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了两个儿子:郑庄公和#-666cc;叔段。武姜很想让宠爱的儿子共叔段继承君位,武公不答应。后来庄公继承君位,武姜又要求庄公把制(今河南汜水)封给共叔段,庄公认为不妥也未答应,武姜就“请京(今河南荥阳),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过了不久,太叔命郑国西边、北边的领地,暗中受他管辖。接着,又把它们划入自己的领地,直到廪延(今河南延津北)一带。并进一步修筑城池,屯聚粮草,制造武器,准备步兵战车,打算以武姜为内应,偷袭首都。这事为庄公知道了,派公子吕帅兵伐京,京城的#-666aa;也反对太叔段,太叔段被迫逃进鄢城。庄公的#-666kk;队紧追到鄢城,他只得逃亡到共地去。这几句所说即指此。。

【翻译】
听说聪明的#-666aa;计谋时总是要顺应时势,愚蠢的#-666aa;一举一动往往违背常理。我常私下悲叹京城太叔,因为不知足而且身边没有贤才辅佐,最终自弃于郑国。
原文 | 翻译 |
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 | 听说聪明的#-666aa;计谋时总是要顺应时势,愚蠢的#-666aa;一举一动往往违背常理。我常私下悲叹京城太叔,因为不知足而且身边没有贤才辅佐,最终自弃于郑国。 |
【原文注释】
〔1〕“常窃”几句:据《春秋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了两个儿子:郑庄公和#-666cc;叔段。武姜很想让宠爱的儿子共叔段继承君位,武公不答应。后来庄公继承君位,武姜又要求庄公把制(今河南汜水)封给共叔段,庄公认为不妥也未答应,武姜就“请京(今河南荥阳),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过了不久,太叔命郑国西边、北边的领地,暗中受他管辖。接着,又把它们划入自己的领地,直到廪延(今河南延津北)一带。并进一步修筑城池,屯聚粮草,制造武器,准备步兵战车,打算以武姜为内应,偷袭首都。这事为庄公知道了,派公子吕帅兵伐京,京城的#-666aa;也反对太叔段,太叔段被迫逃进鄢城。庄公的#-666kk;队紧追到鄢城,他只得逃亡到共地去。这几句所说即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