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往考来,情见乎辞,言高则旨远,辞约则义微,此理之常,非隐之也。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复隐讳以避患,非所闻也。子路使门人为臣,孔子以为欺天。而云仲尼素王,丘明素臣,又非通论也。原文解释
【原文】
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1彰:显明。考:考察。往考来,情见乎辞,言高
2言高:谓立言#guoxue666-com;妙。则旨远,辞约则义微,此理之常,非隐之也。圣人包周身之防
3包周身之防:谓防备祸患周遍全身。,既作之后,方复隐讳以避患,非所闻也。子路
4子路:即仲由,孔子弟子,以长于政事见称。门#-666aa;:学生。为臣:使行臣礼。使门人为臣,孔子以为欺天。而云仲尼素王,丘明素臣,又非通论
5通论:通达的议论。也。

【翻译】
至于圣#-666aa;写作文章,目的在于显明过去考察将来,感情显露于文辞之中,立言#guoxue666-com;妙则旨意深远,文辞简约则含义隐微,这是通常的道理,不是有意要使意义隐晦。圣#-666aa;防备祸患周遍全身,已经写作之后,才又隐晦其意以避祸患,这种事没有听说过。子路让孔子的学生对孔子奉行臣礼,孔子认为这是欺骗上天。而说孔子自称素王,称丘明为素臣,这也不是通达的议论。
原文 | 翻译 |
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往考来,情见乎辞,言高则旨远,辞约则义微,此理之常,非隐之也。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复隐讳以避患,非所闻也。子路使门人为臣,孔子以为欺天。而云仲尼素王,丘明素臣,又非通论也。 | 至于圣#-666aa;写作文章,目的在于显明过去考察将来,感情显露于文辞之中,立言#guoxue666-com;妙则旨意深远,文辞简约则含义隐微,这是通常的道理,不是有意要使意义隐晦。圣#-666aa;防备祸患周遍全身,已经写作之后,才又隐晦其意以避祸患,这种事没有听说过。子路让孔子的学生对孔子奉行臣礼,孔子认为这是欺骗上天。而说孔子自称素王,称丘明为素臣,这也不是通达的议论。 |
【原文注释】
〔1〕彰:显明。考:考察。
〔2〕言高:谓立言#guoxue666-com;妙。
〔3〕包周身之防:谓防备祸患周遍全身。
〔4〕子路:即仲由,孔子弟子,以长于政事见称。门#-666aa;:学生。为臣:使行臣礼。»
〔5〕通论:通达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