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之力盖寡;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何者?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是故苟时启于天,理尽于民,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盖得之于时势也。历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原文解释
【原文】
夫立德1立德:树立德行。《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666ii;,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基:基础。常:谓一定的常轨。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
2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李善注:“言立德必循于心,故存乎我。”谓树立道德靠加强自身修养,故决定于自己。量,指德发展的程度。,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
3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李善注:“言建#-666ii;必因于物,故系乎彼。”因,依靠。物,指外界的客观条件。务,事功,事业。。存夫我者,隆杀
4隆杀:隆,丰厚。杀,减降。《荀子·礼论》:“礼者……以隆杀为要。”域:谓身。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
5约:减省。唯所遭遇。落叶俟
6俟:俟(sì),待。微风以陨,而风之力盖寡
7寡:少,小。;孟尝遭雍门而泣
8孟尝遭雍门而泣:孟尝,即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靖郭君田婴少子,曾为齐相。轻财好士,门下食客常数千#-666aa;。遭,遇。雍门,即雍门周,居雍门,名周。《说苑·善说》载,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周曰:“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guoxue666-com;台既以坏,曲池既以渐,坟墓既以平,而青廷矣,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蹢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流出了眼泪,但眼泪挂在睫毛上尚未落下来,雍门周复“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于是“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而琴之感以末。何者?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
9泣:泪。,不足繁哀响也。是故苟时启
10启:开。于天,理尽于民,庸夫可以济
11济:成就。圣贤之功,斗
12斗:古代量器,容十升。筲(shāo):古代的饭筐,能容五升。都是容量很小的量器,比喻才识短浅的#-666aa;。《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烈士:有志建#-666ii;立业的人。筲可以定烈士之业,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
13“故曰”二句:《孟子·公孙丑》:“故事半古之#-666aa;,#-666ii;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半古,古人的一半。,盖得之于时势也。历
14历:遍。观古今,徼
15徼:徼(yāo),通“邀”,求取。一时之功,而居伊
16伊:伊尹,辅佐商汤灭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周:周公,名姬旦,周文王子,辅助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封于鲁。、周之位者有矣。

【翻译】
树立德行的基础有一定的常轨,而建立#-666ii;业的道路却不一样。为什么呢?依循内心以成就德行这决定于我,依靠外物以成就事业这决定于彼。决定于我的,丰厚减降止于自身;决定于物的,丰厚减省只看能碰到什么。落叶等着微风吹来掉下,而微风的力量是很小的;孟尝君遇到雍门周就哭泣起来,而琴声的感#-666aa;还在其次。为什么这么说呢?将要落下的树叶,不需要凭借大风的力量;将要掉下的眼泪,不值得烦劳哀乐的感染。所以假如时运能够行之于天,道理又能够尽于#-666aa;事,那么平庸的#-666aa;也可以成就圣贤的#-666ii;勋,才识短浅的人也可以建立烈士的大业,所以说“才能不及古人的一半,而#-666ii;效却倍于古人”,这是因为得时遇势的缘故。遍观古今,求取到一时的功业,而居伊尹、周公之位的人也就有了。
原文 | 翻译 |
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之力盖寡;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何者?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是故苟时启于天,理尽于民,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盖得之于时势也。历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 | 树立德行的基础有一定的常轨,而建立#-666ii;业的道路却不一样。为什么呢?依循内心以成就德行这决定于我,依靠外物以成就事业这决定于彼。决定于我的,丰厚减降止于自身;决定于物的,丰厚减省只看能碰到什么。落叶等着微风吹来掉下,而微风的力量是很小的;孟尝君遇到雍门周就哭泣起来,而琴声的感#-666aa;还在其次。为什么这么说呢?将要落下的树叶,不需要凭借大风的力量;将要掉下的眼泪,不值得烦劳哀乐的感染。所以假如时运能够行之于天,道理又能够尽于#-666aa;事,那么平庸的#-666aa;也可以成就圣贤的#-666ii;勋,才识短浅的人也可以建立烈士的大业,所以说“才能不及古人的一半,而#-666ii;效却倍于古人”,这是因为得时遇势的缘故。遍观古今,求取到一时的功业,而居伊尹、周公之位的人也就有了。 |
【原文注释】
〔1〕立德:树立德行。《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666ii;,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基:基础。常:谓一定的常轨。»
〔2〕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李善注:“言立德必循于心,故存乎我。”谓树立道德靠加强自身修养,故决定于自己。量,指德发展的程度。
〔3〕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李善注:“言建#-666ii;必因于物,故系乎彼。”因,依靠。物,指外界的客观条件。务,事功,事业。
〔4〕隆杀:隆,丰厚。杀,减降。《荀子·礼论》:“礼者……以隆杀为要。”域:谓身。
〔5〕约:减省。
〔6〕俟:俟(sì),待。
〔7〕寡:少,小。
〔8〕孟尝遭雍门而泣:孟尝,即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靖郭君田婴少子,曾为齐相。轻财好士,门下食客常数千#-666aa;。遭,遇。雍门,即雍门周,居雍门,名周。《说苑·善说》载,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周曰:“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guoxue666-com;台既以坏,曲池既以渐,坟墓既以平,而青廷矣,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蹢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流出了眼泪,但眼泪挂在睫毛上尚未落下来,雍门周复“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于是“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9〕泣:泪。
〔10〕启:开。
〔11〕济:成就。
〔12〕斗:古代量器,容十升。筲(shāo):古代的饭筐,能容五升。都是容量很小的量器,比喻才识短浅的#-666aa;。《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烈士:有志建#-666ii;立业的人。
〔13〕“故曰”二句:《孟子·公孙丑》:“故事半古之#-666aa;,#-666ii;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半古,古人的一半。
〔14〕历:遍。
〔15〕徼:徼(yāo),通“邀”,求取。
〔16〕伊:伊尹,辅佐商汤灭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周:周公,名姬旦,周文王子,辅助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封于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