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 夏侯孝若 >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厌次以…+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厌次以为乐陵郡,故又为郡人焉。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先生瑰玮博达,思周变通。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以慠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弛张而不为邪,进退而不离群。原文解释

【原文】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note-name:“大夫讳朔”几句1“大夫讳朔”几句:大夫,东方朔曾官至太中大夫。太中大夫职掌议论。讳,#-666aa;死后书其名,名前称“讳”,以示尊敬。平原,郡名。治平原,今属山东。厌次,地名。秦置。相传秦始皇东游厌气,至碣石,次宿于此,故名。在今山东陵城东。魏建安中note-name:魏建安中2魏建安中:按,建安是汉献帝年号(196—220),此言“魏”,误。,分厌次以为乐陵note-name:乐陵3乐陵:郡名。郡治乐陵县,今属山东。郡,故又为郡人note-name:又为郡人4又为郡人:又是乐陵郡#-666aa;焉。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先生瑰玮note-name:瑰玮5瑰玮:即瑰伟。品格奇特。博达:博达古今。博达,思周note-name:思周6思周:思考细致周密。变通:对事不拘恒常,随宜变更。变通。以为浊世note-name:浊世7浊世:本指混乱之世。此谓武帝奢侈无度。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note-name:薄游8薄游:浅历仕途。取位:取下位,不做#guoxue666-com;官。以取位。note-name:苟9苟:且,进层连词。出:指侍奉君王。直道:正直的道德。语出《论语·微子》:“直道而事#-666aa;,焉往而不黜?”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note-name:颉颃10颉颃:颉颃(xié háng),倔强,倔傲。吕向注:“颉颃,自纵貌,傲慢也。”慠(ào)世:#guoxue666-com;傲自负,轻视世#-666aa;。慠,同“傲”。以慠世。傲世不可以垂训note-name:垂训11垂训:留给后#-666aa;训教。也,故正谏note-name:正谏12正谏:向上正言劝谏,直言不讳。《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明节:明大臣之节操。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note-name:“明节”二句13“明节”二句:谓东方朔知正谏必祸及于身,不可久为,故常为戏谑风趣之辞而被武帝容纳。《史记·滑稽列传》褚先生曰:“朔行殿中,郎谓之曰:‘#-666aa;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汉书·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复诙谐。”“然朔名过实者,以其恢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诙谐,戏谑,有风趣。取容,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此指取容于武帝。。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note-name:“洁其道”二句14“洁其道”二句:两句即“其道洁而其迹秽,其质清而其文浊”的变文。言东方朔志洁质清,外饰秽浊之行,以混迹世俗。秽其迹,指东方朔的行为举动似污浊卑下。《汉书·东方朔传》:“秽德似隐。”《史记·滑稽列传》褚先生曰:“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檐揭而去。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此等行事颇悖谬于常#-666aa;。质,天性,本性。文,文饰。。弛张而不为邪,进退而不离群note-name:“弛张”二句15“弛张”二句:言东方朔仕途荣衰进退,不为邪僻,亦不超群越众。弛张,此以弓弩喻#-666aa;事之衰荣。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吕向注:“弛张犹衰荣。”不为邪,不为邪僻不正之事。进退而不离群,语本《周易·乾》:“进退无恒,非离群也。”进退,言仕途之进退。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666aa;。建安末年,划出厌次为乐陵郡,故又是乐陵郡#-666aa;。先生侍奉汉武帝,《汉书》完整记载了他的事迹。先生品格奇特不凡,博古通今,思考细致周密,对事不拘恒常,随宜变更。以为武帝奢侈无度,不可以求富贵,所以浅历仕途,甘居下位。再说侍奉君王不可用正直的道德,所以倔强放纵,#guoxue666-com;傲自负,轻视世俗。但傲世不足以将训教流传后世,所以又正言切谏武帝以显示为臣的节操。但直谏明节必不能久安全身,所以戏谑风趣以取容于武帝。其道德高洁而行为故意卑污低微,其天性清正而外饰秽浊之行。仕途衰荣,不做邪僻不正之事,上下进退,没有超群越众之行。

原文翻译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厌次以为乐陵郡,故又为郡人焉。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先生瑰玮博达,思周变通。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以慠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弛张而不为邪,进退而不离群。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666aa;。建安末年,划出厌次为乐陵郡,故又是乐陵郡#-666aa;。先生侍奉汉武帝,《汉书》完整记载了他的事迹。先生品格奇特不凡,博古通今,思考细致周密,对事不拘恒常,随宜变更。以为武帝奢侈无度,不可以求富贵,所以浅历仕途,甘居下位。再说侍奉君王不可用正直的道德,所以倔强放纵,#guoxue666-com;傲自负,轻视世俗。但傲世不足以将训教流传后世,所以又正言切谏武帝以显示为臣的节操。但直谏明节必不能久安全身,所以戏谑风趣以取容于武帝。其道德高洁而行为故意卑污低微,其天性清正而外饰秽浊之行。仕途衰荣,不做邪僻不正之事,上下进退,没有超群越众之行。

【原文注释】

〔1〕“大夫讳朔”几句:大夫,东方朔曾官至太中大夫。太中大夫职掌议论。讳,#-666aa;死后书其名,名前称“讳”,以示尊敬。平原,郡名。治平原,今属山东。厌次,地名。秦置。相传秦始皇东游厌气,至碣石,次宿于此,故名。在今山东陵城东。

〔2〕魏建安中:按,建安是汉献帝年号(196—220),此言“魏”,误。

〔3〕乐陵:郡名。郡治乐陵县,今属山东。

〔4〕又为郡人:又是乐陵郡#-666aa;

〔5〕瑰玮:即瑰伟。品格奇特。博达:博达古今。»

〔6〕思周:思考细致周密。变通:对事不拘恒常,随宜变更。

〔7〕浊世:本指混乱之世。此谓武帝奢侈无度。

〔8〕薄游:浅历仕途。取位:取下位,不做#guoxue666-com;官。

〔9〕:且,进层连词。出:指侍奉君王。直道:正直的道德。语出《论语·微子》:“直道而事#-666aa;,焉往而不黜?”

〔10〕颉颃:颉颃(xié háng),倔强,倔傲。吕向注:“颉颃,自纵貌,傲慢也。”慠(ào)世:#guoxue666-com;傲自负,轻视世#-666aa;。慠,同“傲”。»

〔11〕垂训:留给后#-666aa;训教。

〔12〕正谏:向上正言劝谏,直言不讳。《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明节:明大臣之节操。

〔13〕“明节”二句:谓东方朔知正谏必祸及于身,不可久为,故常为戏谑风趣之辞而被武帝容纳。《史记·滑稽列传》褚先生曰:“朔行殿中,郎谓之曰:‘#-666aa;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汉书·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复诙谐。”“然朔名过实者,以其恢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诙谐,戏谑,有风趣。取容,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此指取容于武帝。

〔14〕“洁其道”二句:两句即“其道洁而其迹秽,其质清而其文浊”的变文。言东方朔志洁质清,外饰秽浊之行,以混迹世俗。秽其迹,指东方朔的行为举动似污浊卑下。《汉书·东方朔传》:“秽德似隐。”《史记·滑稽列传》褚先生曰:“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檐揭而去。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此等行事颇悖谬于常#-666aa;。质,天性,本性。文,文饰。

〔15〕“弛张”二句:言东方朔仕途荣衰进退,不为邪僻,亦不超群越众。弛张,此以弓弩喻#-666aa;事之衰荣。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吕向注:“弛张犹衰荣。”不为邪,不为邪僻不正之事。进退而不离群,语本《周易·乾》:“进退无恒,非离群也。”进退,言仕途之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