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论二 » 班叔皮 >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原文解释

【原文】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note-name:苗裔1苗裔:后代子孙。《楚辞·离骚》曰:“帝#guoxue666-com;阳之苗裔兮。”朱熹《楚辞集注》曰:“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衣裾之末,衣之余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二曰体貌多奇异note-name:体貌多奇异2体貌多奇异:《史记·#guoxue666-com;祖本纪》曰:“高祖为#-666aa;,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三曰神武note-name:神武3神武:#-666nn;明而威武。《汉书·刑法志》曰:“汉兴,#guoxue666-com;祖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总揽英雄,以诛秦、项。”征应:应验的吉祥征兆。指下文所说的瑞祥之征兆。有征应,四曰宽明note-name:宽明4宽明:宽大明察。仁恕:指仁而爱#-666aa;,意豁如也。而仁恕,五曰知人note-name:知人5知人:能识别#-666aa;的贤愚善恶。李善注:“#guoxue666-com;祖任张良之运筹,委萧何以关内,是也。”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note-name:好谋6好谋:善于思考。达于听受note-name:达于听受7达于听受:吕延济注:“达听受,谓不信谗谮也。”见善如不及note-name:见善如不及8见善如不及:指见到#-666ff;理的事立即学习。《论语·季氏》曰:“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note-name:从谏如顺流9从谏如顺流:指随时能听取批评意见。《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叔向曰:“齐桓公从善如流。”趣时note-name:趣时10趣时:指顺应时势,随时势变化而转移。趣,同“趋”。李周翰注:“趣时,谓见时利也。响起,言疾如响起应声也。”如响起。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在汉#guoxue666-com;祖来说,其所以成#-666ii;,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古帝唐尧的后裔,二是身体形貌有许多奇特之处,三是#-666nn;明威武有不少应验的征兆,四是宽厚贤明仁爱忠恕,五是善于识别#-666aa;才使用#-666aa;才。再加上他的诚信好谋,明达是非,善于采纳正确意见,见到#-666ff;理的事学习唯恐不及,对待他#-666aa;就像对待自己,听从直言规劝如顺流水之快速,顺应时势如回响应声音之疾起。

原文翻译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在汉#guoxue666-com;祖来说,其所以成#-666ii;,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古帝唐尧的后裔,二是身体形貌有许多奇特之处,三是#-666nn;明威武有不少应验的征兆,四是宽厚贤明仁爱忠恕,五是善于识别#-666aa;才使用#-666aa;才。再加上他的诚信好谋,明达是非,善于采纳正确意见,见到#-666ff;理的事学习唯恐不及,对待他#-666aa;就像对待自己,听从直言规劝如顺流水之快速,顺应时势如回响应声音之疾起。

【原文注释】

〔1〕苗裔:后代子孙。《楚辞·离骚》曰:“帝#guoxue666-com;阳之苗裔兮。”朱熹《楚辞集注》曰:“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衣裾之末,衣之余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

〔2〕体貌多奇异:《史记·#guoxue666-com;祖本纪》曰:“高祖为#-666aa;,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3〕神武#-666nn;明而威武。《汉书·刑法志》曰:“汉兴,#guoxue666-com;祖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总揽英雄,以诛秦、项。”征应:应验的吉祥征兆。指下文所说的瑞祥之征兆。»

〔4〕宽明:宽大明察。仁恕:指仁而爱#-666aa;,意豁如也。

〔5〕知人:能识别#-666aa;的贤愚善恶。李善注:“#guoxue666-com;祖任张良之运筹,委萧何以关内,是也。”

〔6〕好谋:善于思考。

〔7〕达于听受:吕延济注:“达听受,谓不信谗谮也。”

〔8〕见善如不及:指见到#-666ff;理的事立即学习。《论语·季氏》曰:“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9〕从谏如顺流:指随时能听取批评意见。《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叔向曰:“齐桓公从善如流。”

〔10〕趣时:指顺应时势,随时势变化而转移。趣,同“趋”。李周翰注:“趣时,谓见时利也。响起,言疾如响起应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