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论五 » 刘孝标 >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故桓谭譬之于阛阓,林回喻之于…+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故桓谭譬之于阛阓,林回喻之于甘醴。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或前荣而后悴,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约而今泰,循环翻覆,迅若波澜。此则殉利之情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由是观之,张、陈所以凶终,萧、朱所以隙末,断焉可知矣。而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何所见之晚乎?因此五交,是生三衅: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一衅也;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二衅也;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三衅也。古人知三衅之为梗,惧五交之速尤,故王丹威子以槚楚,朱穆昌言而示绝,有旨哉!有旨哉!原文解释

【原文】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note-name:贾鬻1贾鬻:贾鬻(yù),买卖。鬻,卖。。故桓谭note-name:桓谭2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淮北)#-666aa;。官至议郎。好音乐,善鼓琴,遍习“五经”,精天文,主张浑天说。著有《新论》二十九篇。《后汉书》有传。阛阓(huán huì):市场。李善注:“谭集及《新论》并无以市喻交之文。《战国策》谭拾子谓孟尝君曰:得无怨齐士大夫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请以市喻,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然此以市喻交,疑拾误为桓,遂居谭上耳。”譬之于阛阓,林回note-name:林回3林回:#-666aa;名。甘醴:甜酒,美酒。《庄子·山木》:“林回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喻之于甘醴。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或前荣而后note-name:悴4悴:衰弱,疲萎。,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note-name:约5约:俭朴。泰:奢侈。而今泰,循环翻覆,迅若波澜。此则殉利note-name:殉利6殉利:贪利。之情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由是观之,张、陈note-name:张、陈7张、陈:指张耳与陈馀。所以凶终,萧、朱note-name:萧、朱8萧、朱:指萧育与朱博。《汉书·萧望之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育与博后有隙,不能终,故世以交为难。”所以隙末,断焉note-name:断焉9断焉:即断然、绝对之意。可知矣。而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note-name: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10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汉书·张冯汲郑传》:“先是下邽翟公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规规,惊恐自失貌。勒门,在门上雕刻。,何所见之晚乎?因此五交,是生三note-name:衅11衅:罪过。:败德殄义note-name:殄义12殄义:殄(tiǎn)义,灭绝道义。,禽兽相若,一衅也;难固易note-name:携13携:离。,仇讼所聚,二衅也;名陷饕餮note-name:饕餮14饕餮:饕餮(tāo tiè),比喻贪残。贞介note-name:贞介15贞介:正直耿介之#-666aa;所羞,三衅也。古人知三衅之为note-name:梗16梗:灾祸,病。,惧五交之note-name:速17速:招致。尤,故王丹威子note-name:王丹威子18王丹威子:《后汉书·王丹传》:“王丹,字仲回……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槚楚:槚木荆条制成的鞭挞刑具。古作“夏楚”。以槚楚,朱穆昌言note-name:昌言19昌言:直言无隐。而示绝,有note-name:旨20旨:意思。哉!有旨哉!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这五种交往,就像做买卖一样。所以桓谭将它比喻为在市场上做生意,林回将它比喻为小#-666aa;之交。时令有寒暑交替,世风有兴衰沿袭,或开始荣盛但后来衰微了,或先前富裕而最后贫穷了,或当初存而后来死了,或古时俭朴而现今奢侈。这些现象循环反复,就像波澜翻卷迅速变幻。凡此种种,#-666aa;们贪利的情况没有不同,只是谲诈的表现不同罢了。从这点来看,张耳与陈馀所以会最终残杀,萧育与朱博所以后来产生矛盾,绝对可以知道了。然而翟公正在惊恐自失地在门上雕刻告诫客#-666aa;的话,他为什么明白得这样晚呢?像这样的五种交友,必然产生三大罪过:败坏道德灭绝仁义,人与人的交往像禽兽一般,这是罪过之一;人们难以团结,容易#-666dd;离,仇恨与争辩聚集在一起,这是罪过之二;人人都背上贪残的名声,为正直耿介之士所不齿,这是罪过之三。古人知道这三种罪过所造成的灾祸,害怕这五种交友带来的过错,所以王丹要用槚木荆条鞭挞儿子,朱公叔直言无隐地表示绝交,说得好!说得好!

原文翻译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故桓谭譬之于阛阓,林回喻之于甘醴。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或前荣而后悴,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约而今泰,循环翻覆,迅若波澜。此则殉利之情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由是观之,张、陈所以凶终,萧、朱所以隙末,断焉可知矣。而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何所见之晚乎?因此五交,是生三衅: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一衅也;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二衅也;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三衅也。古人知三衅之为梗,惧五交之速尤,故王丹威子以槚楚,朱穆昌言而示绝,有旨哉!有旨哉!

“这五种交往,就像做买卖一样。所以桓谭将它比喻为在市场上做生意,林回将它比喻为小#-666aa;之交。时令有寒暑交替,世风有兴衰沿袭,或开始荣盛但后来衰微了,或先前富裕而最后贫穷了,或当初存而后来死了,或古时俭朴而现今奢侈。这些现象循环反复,就像波澜翻卷迅速变幻。凡此种种,#-666aa;们贪利的情况没有不同,只是谲诈的表现不同罢了。从这点来看,张耳与陈馀所以会最终残杀,萧育与朱博所以后来产生矛盾,绝对可以知道了。然而翟公正在惊恐自失地在门上雕刻告诫客#-666aa;的话,他为什么明白得这样晚呢?像这样的五种交友,必然产生三大罪过:败坏道德灭绝仁义,人与人的交往像禽兽一般,这是罪过之一;人们难以团结,容易#-666dd;离,仇恨与争辩聚集在一起,这是罪过之二;人人都背上贪残的名声,为正直耿介之士所不齿,这是罪过之三。古人知道这三种罪过所造成的灾祸,害怕这五种交友带来的过错,所以王丹要用槚木荆条鞭挞儿子,朱公叔直言无隐地表示绝交,说得好!说得好!

【原文注释】

〔1〕贾鬻:贾鬻(yù),买卖。鬻,卖。

〔2〕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淮北)#-666aa;。官至议郎。好音乐,善鼓琴,遍习“五经”,精天文,主张浑天说。著有《新论》二十九篇。《后汉书》有传。阛阓(huán huì):市场。李善注:“谭集及《新论》并无以市喻交之文。《战国策》谭拾子谓孟尝君曰:得无怨齐士大夫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请以市喻,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然此以市喻交,疑拾误为桓,遂居谭上耳。”

〔3〕林回#-666aa;名。甘醴:甜酒,美酒。《庄子·山木》:“林回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衰弱,疲萎。

〔5〕:俭朴。泰:奢侈。

〔6〕殉利:贪利。

〔7〕张、陈:指张耳与陈馀。

〔8〕萧、朱:指萧育与朱博。《汉书·萧望之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育与博后有隙,不能终,故世以交为难。”

〔9〕断焉:即断然、绝对之意。

〔10〕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汉书·张冯汲郑传》:“先是下邽翟公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规规,惊恐自失貌。勒门,在门上雕刻。

〔11〕:罪过。

〔12〕殄义:殄(tiǎn)义,灭绝道义。

〔13〕:离。

〔14〕饕餮:饕餮(tāo tiè),比喻贪残。»

〔15〕贞介:正直耿介之#-666aa;

〔16〕:灾祸,病。

〔17〕:招致。

〔18〕王丹威子:《后汉书·王丹传》:“王丹,字仲回……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槚楚:槚木荆条制成的鞭挞刑具。古作“夏楚”。

〔19〕昌言:直言无隐。»

〔20〕: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