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西京杂记》 » 卷三 > 淮南王与方术俱去

淮南王与方术俱去原文解释

【原文】

又说note-name:又说1又说:有版本将本条与上条#-666ff;一。 [sup] :淮南王note-name:淮南王2淮南王:即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文学家、思想家、道家#-666aa;物。汉#guoxue666-com;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其父爵封为淮南王。武帝时,因谋反事发,下狱死。“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爱好文学及道家学说,曾奉汉武帝命作《离骚传》。“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淮南王传》)也好#-666nn;仙方术,招揽宾客方士数千人,编撰《淮南鸿烈》一书,又称《淮南子》。《风俗通义·正失》曰:“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鸿宝》《苑秘》、枕中之书,铸成黄白,白日升天。”方士:古代方术之士,专事求仙炼丹、长生不老之术。因为传说东海中有仙山,所以战国时燕齐一带盛行神仙学说。秦汉时,帝王多迷信鬼神,为求长生不老,四处求仙访道,因此燕齐一带的方士便得到宠幸。如秦始皇派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派臣下求芝奇药仙者。《史记·秦始皇本纪》曰:“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汉文帝也关注鬼神之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曰:“上(文帝)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武帝尤敬鬼神之祀,遍求长生不老药。《史记·孝武本纪》曰:“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言于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666ff;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由此可知,汉代朝廷内外畜养方士之风盛行。好方士 [sup] ,方士皆以note-name:术3术:方术,道家信奉的求仙之术。包含很广,涉及天象、#-666nn;怪、占卜、相术等。见:求见,谒见。见 [sup] ,遂有画地成江河,note-name:撮4撮:撮(cuō),聚拢,聚#-666ff;土为山岩 [sup] ,嘘吸note-name:嘘吸5嘘吸:呼吸。为寒暑 [sup] ,喷嗽为雨雾。王亦卒与诸方士俱去note-name:俱去6俱去:一起成仙飞升。刘安喜道家学说,求仙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所以,他死后,民间传说他与方士一同升仙而去。王充《论衡·道虚篇》曰:“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666aa;。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好道学仙之人,皆谓之然。”张华《博物志》卷五曰:“汉淮南王谋反被诛,亦云得道轻举。”可见刘安得道升天之说并非个例。 [sup] 。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鞠道龙又说:淮南王刘安喜好方士,方士们都要凭借法术去求见他,于是有的#-666aa;在地上一划就变出了江河,有的#-666aa;堆一堆土就变成了山峰岩石,有的#-666aa;呼吸之间就让寒天变成了酷暑,有的人打个喷嚏咳嗽一下就下起了雨升起了雾。淮南王最后也和这些方士一起成仙飞升而去。

原文翻译

又说 [/sup] :淮南王好方士 [/sup] ,方士皆以术见 [/sup] ,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 [/sup] ,嘘吸为寒暑 [/sup] ,喷嗽为雨雾。王亦卒与诸方士俱去 [/sup] 。

鞠道龙又说:淮南王刘安喜好方士,方士们都要凭借法术去求见他,于是有的#-666aa;在地上一划就变出了江河,有的#-666aa;堆一堆土就变成了山峰岩石,有的#-666aa;呼吸之间就让寒天变成了酷暑,有的人打个喷嚏咳嗽一下就下起了雨升起了雾。淮南王最后也和这些方士一起成仙飞升而去。

【原文注释】

〔1〕又说:有版本将本条与上条#-666ff;一。

〔2〕淮南王:即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文学家、思想家、道家#-666aa;物。汉#guoxue666-com;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其父爵封为淮南王。武帝时,因谋反事发,下狱死。“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爱好文学及道家学说,曾奉汉武帝命作《离骚传》。“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淮南王传》)也好#-666nn;仙方术,招揽宾客方士数千人,编撰《淮南鸿烈》一书,又称《淮南子》。《风俗通义·正失》曰:“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鸿宝》《苑秘》、枕中之书,铸成黄白,白日升天。”方士:古代方术之士,专事求仙炼丹、长生不老之术。因为传说东海中有仙山,所以战国时燕齐一带盛行神仙学说。秦汉时,帝王多迷信鬼神,为求长生不老,四处求仙访道,因此燕齐一带的方士便得到宠幸。如秦始皇派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派臣下求芝奇药仙者。《史记·秦始皇本纪》曰:“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汉文帝也关注鬼神之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曰:“上(文帝)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武帝尤敬鬼神之祀,遍求长生不老药。《史记·孝武本纪》曰:“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言于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666ff;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由此可知,汉代朝廷内外畜养方士之风盛行。

〔3〕:方术,道家信奉的求仙之术。包含很广,涉及天象、#-666nn;怪、占卜、相术等。见:求见,谒见。

〔4〕:撮(cuō),聚拢,聚#-666ff;

〔5〕嘘吸:呼吸。

〔6〕俱去:一起成仙飞升。刘安喜道家学说,求仙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所以,他死后,民间传说他与方士一同升仙而去。王充《论衡·道虚篇》曰:“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666aa;。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好道学仙之人,皆谓之然。”张华《博物志》卷五曰:“汉淮南王谋反被诛,亦云得道轻举。”可见刘安得道升天之说并非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