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西京杂记》 » 卷五 > 金石感偏

金石感偏原文解释

【原文】

李广note-name:李广1李广: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666aa;,知兵法,擅长骑马射箭,一生与匈奴战七十余次,屡立#-666kk;#-666ii;,被匈奴人畏称为“飞将军”。汉武帝时曾任右北平太守,但终身未得封侯。元狩四年(前119),随大将军卫青进攻匈奴,因迷路错过会师时间而遭追责,因耻于应对刀笔小吏而自尽。《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兄弟:李广只有从弟李蔡,官至丞相,封乐安侯。李广死后第二年,坐侵孝景园壖地,下狱后自杀。冥山:又称石城山、固城山,在今河南信阳东南。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 ,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note-name:髑髅2髑髅:髑髅(dú lóu),骷髅,死#-666aa;的头颅骨。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悟,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烧虎皮饮之、系虎爪、枕虎枕等,都是汉代人认为可以辟邪的风俗。#guoxue666-com;承《事物纪原·虎枕》曰:“《西京杂记》曰:李广与兄游猎冥山北,见猛虎,一矢毙之,断其头为枕,示#-666hh;也。《事始》记为虎枕之始。魏咸熙中得梁冀玉虎枕,臆下有题曰‘帝辛九年’。帝辛即纣也,是则商纣之时已有其制也。”以为枕 ,示服猛note-name:服猛3服猛:降#-666hh;凶猛的野兽。也 。铸铜象其形为溲器note-name:溲器4溲器:小便器。其器即名为虎子,多为瓷制。示厌辱之note-name:示厌辱之5示厌辱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曰:“故汉#-666aa;目溷器为虎子,郑司农注《周礼》,有是言。唐讳虎,改为马,今人云厕马子者是也。”也 。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note-name:没矢饮羽6没矢饮羽:箭没入石中,箭尾羽毛也隐没不可见。形容射箭的力量极大。韩婴《韩诗外传》卷六曰:“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跃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而况#-666aa;乎?”《吕氏春秋·精通》曰:“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guoxue666-com;诱注曰:“饮羽,饮矢至羽。” 。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note-name:镞7镞:镞(zú),即箭头,箭上端金属之所聚。竿:竹制的箭杆。石不伤:《史记·李将#-666kk;列传》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史记》与《汉书》之李广传中皆载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出猎射草中石与射虎之事,但俱未载有冥山射虎之事。破竿折而石不伤 。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note-name:至诚则金石为开8至诚则金石为开:刘向《新序·杂事四》亦曰:“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666aa;心乎?”此故事与本条李广故事大致相同。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说:“此刘歆所言与其父相左,恐当非其撰《西京杂记》之一证。” 。”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note-name:共侣9共侣:同行的伙伴。欢然 。下石note-name:下石10下石:抛下石锚。石,石锚,古代止船用石锚。植缆:立缆桩,栓系缆绳。植缆 ,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note-name:向者11向者:先前,往昔。大鱼:应属鲸鱼一类的体积巨大的鱼。孤洲乃大鱼 ,怒掉note-name:怒掉12怒掉:奋力掉头。鬣(liè):鱼颔旁的小鳍。扬鬣 ,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note-name:陈缟13陈缟:#-666aa;名,生平不详。质木note-name:质木14质木:心性质朴木讷。《汉书·地理志下》曰:“民俗质木,不耻寇盗。”颜师古注曰:“质木者,无有文饰,如木石然。”人也 ,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note-name:张丞相15张丞相:或指张苍。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说:“汉有二张丞相:文帝相张苍,成帝相张禹。据《汉书·张禹传》载,禹年老,请平陵肥牛亭自治冢茔,肥牛亭在咸阳县西北,渭河北岸。此言于终南山见张丞相墓,终南山在渭水之南,故所见之墓非张禹墓,当是张苍墓。”墓前石马 ,谓为鹿也,即以斧note-name:挝16挝: 挝(zhuā),敲,打。之 ,斧缺note-name:柯17柯:即斧柄。折 ,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沉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李广和兄弟一起到冥山的北面打猎,看到一只老虎俯卧在地上。李广用箭射它,一箭就射杀了老虎。他把老虎的头颅砍下做成枕头,表示降#-666hh;了猛兽。又用铜铸成了老虎的样子做成便壶,表示厌弃侮辱之意。后来有一天,他又到冥山的南面打猎,又见到一头老虎卧在那里,他一箭射去,箭头深深地扎进去,连箭头尾部的羽毛都看不见了。李广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块石头,形状很像老虎。他退后再射,结果箭头破碎,箭杆也折断了,而石块却毫无损伤。就这件事我曾经问过扬雄,扬雄说:“心意最真诚的时候,连金石都会为之感动得开裂了。”我回答他说:“从前有#-666aa;游东海,不久海上刮起了风暴,船只摇摆着失去了控制,随风漂流,不知会漂向何方。过了一天一夜,才到了一个孤零零的沙洲上,船上的伙伴们很#guoxue666-com;兴。他们抛下石锚系好缆绳,登上沙洲煮东西吃。东西还没煮熟,沙洲就沉没了,留在船上的#-666aa;赶紧砍断缆绳,船又继续漂荡。先前那个孤零零的沙洲原来是一条大鱼,它奋力掉头,扬起鱼鳍,呼吸间波涛翻涌,它游动而去,快得像风吹云散。在沙洲上的#-666aa;死了十几个。还有我认识的陈缟,是个生性质朴木讷的人,他到终南山去砍柴,回来晚了,急着赶回家,还没到家门口,看到了张丞相墓前的石马,他以为是一头鹿,就挥起斧头砍过去,结果斧头缺了一块,斧柄也折断了,可是石马却毫发无损。这两组人都极其真诚,最终却遭到船员沉溺、斧头缺口的下场,金石的那份诚意感动怎么有偏心呢?”扬雄找不到话来回答我。

原文翻译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 ,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 ,示服猛也 。铸铜象其形为溲器 ,示厌辱之也 。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 。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竿折而石不伤 。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 。”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然 。下石植缆 ,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 ,怒掉扬鬣 ,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 ,质木人也 ,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 ,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 ,斧缺柯折 ,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沉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

李广和兄弟一起到冥山的北面打猎,看到一只老虎俯卧在地上。李广用箭射它,一箭就射杀了老虎。他把老虎的头颅砍下做成枕头,表示降#-666hh;了猛兽。又用铜铸成了老虎的样子做成便壶,表示厌弃侮辱之意。后来有一天,他又到冥山的南面打猎,又见到一头老虎卧在那里,他一箭射去,箭头深深地扎进去,连箭头尾部的羽毛都看不见了。李广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块石头,形状很像老虎。他退后再射,结果箭头破碎,箭杆也折断了,而石块却毫无损伤。就这件事我曾经问过扬雄,扬雄说:“心意最真诚的时候,连金石都会为之感动得开裂了。”我回答他说:“从前有#-666aa;游东海,不久海上刮起了风暴,船只摇摆着失去了控制,随风漂流,不知会漂向何方。过了一天一夜,才到了一个孤零零的沙洲上,船上的伙伴们很#guoxue666-com;兴。他们抛下石锚系好缆绳,登上沙洲煮东西吃。东西还没煮熟,沙洲就沉没了,留在船上的#-666aa;赶紧砍断缆绳,船又继续漂荡。先前那个孤零零的沙洲原来是一条大鱼,它奋力掉头,扬起鱼鳍,呼吸间波涛翻涌,它游动而去,快得像风吹云散。在沙洲上的#-666aa;死了十几个。还有我认识的陈缟,是个生性质朴木讷的人,他到终南山去砍柴,回来晚了,急着赶回家,还没到家门口,看到了张丞相墓前的石马,他以为是一头鹿,就挥起斧头砍过去,结果斧头缺了一块,斧柄也折断了,可是石马却毫发无损。这两组人都极其真诚,最终却遭到船员沉溺、斧头缺口的下场,金石的那份诚意感动怎么有偏心呢?”扬雄找不到话来回答我。

【原文注释】

〔1〕李广: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666aa;,知兵法,擅长骑马射箭,一生与匈奴战七十余次,屡立#-666kk;#-666ii;,被匈奴人畏称为“飞将军”。汉武帝时曾任右北平太守,但终身未得封侯。元狩四年(前119),随大将军卫青进攻匈奴,因迷路错过会师时间而遭追责,因耻于应对刀笔小吏而自尽。《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兄弟:李广只有从弟李蔡,官至丞相,封乐安侯。李广死后第二年,坐侵孝景园壖地,下狱后自杀。冥山:又称石城山、固城山,在今河南信阳东南。

〔2〕髑髅:髑髅(dú lóu),骷髅,死#-666aa;的头颅骨。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悟,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烧虎皮饮之、系虎爪、枕虎枕等,都是汉代人认为可以辟邪的风俗。#guoxue666-com;承《事物纪原·虎枕》曰:“《西京杂记》曰:李广与兄游猎冥山北,见猛虎,一矢毙之,断其头为枕,示#-666hh;也。《事始》记为虎枕之始。魏咸熙中得梁冀玉虎枕,臆下有题曰‘帝辛九年’。帝辛即纣也,是则商纣之时已有其制也。”»

〔3〕服猛:降#-666hh;凶猛的野兽。

〔4〕溲器:小便器。其器即名为虎子,多为瓷制。

〔5〕示厌辱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曰:“故汉#-666aa;目溷器为虎子,郑司农注《周礼》,有是言。唐讳虎,改为马,今人云厕马子者是也。”

〔6〕没矢饮羽:箭没入石中,箭尾羽毛也隐没不可见。形容射箭的力量极大。韩婴《韩诗外传》卷六曰:“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跃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而况#-666aa;乎?”《吕氏春秋·精通》曰:“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guoxue666-com;诱注曰:“饮羽,饮矢至羽。”

〔7〕:镞(zú),即箭头,箭上端金属之所聚。竿:竹制的箭杆。石不伤:《史记·李将#-666kk;列传》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史记》与《汉书》之李广传中皆载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出猎射草中石与射虎之事,但俱未载有冥山射虎之事。

〔8〕至诚则金石为开:刘向《新序·杂事四》亦曰:“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666aa;心乎?”此故事与本条李广故事大致相同。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说:“此刘歆所言与其父相左,恐当非其撰《西京杂记》之一证。”

〔9〕共侣:同行的伙伴。

〔10〕下石:抛下石锚。石,石锚,古代止船用石锚。植缆:立缆桩,栓系缆绳。

〔11〕向者:先前,往昔。大鱼:应属鲸鱼一类的体积巨大的鱼。»

〔12〕怒掉:奋力掉头。鬣(liè):鱼颔旁的小鳍。

〔13〕陈缟#-666aa;名,生平不详。

〔14〕质木:心性质朴木讷。《汉书·地理志下》曰:“民俗质木,不耻寇盗。”颜师古注曰:“质木者,无有文饰,如木石然。”

〔15〕张丞相:或指张苍。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说:“汉有二张丞相:文帝相张苍,成帝相张禹。据《汉书·张禹传》载,禹年老,请平陵肥牛亭自治冢茔,肥牛亭在咸阳县西北,渭河北岸。此言于终南山见张丞相墓,终南山在渭水之南,故所见之墓非张禹墓,当是张苍墓。”

〔16〕: 挝(zhuā),敲,打。

〔17〕:即斧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