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
[“引起”及第一回首题“西周生辑著,然藜子较定”。较,同“校”。明末刻书,以避明熹宗朱由校讳,易“校”为“较”。本书沿袭了这一写刻习惯。]
《四书》中孟夫子说道:君子有三件至乐的事 [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即使在那极贫极贱的时候,忽然有人要把一个皇帝禅与他做,这也是从天开地辟以来绝无仅有的奇遇,人生快乐,那得还有过于此者?不知君子那三件至乐的事,另有心怡神悦形容不到的田地。那忽然得做皇帝的快乐,不过是势分 [势分——权势;地位。] 之荣,倏聚倏散的泡影,不在那君子三乐之中。那君子的三乐,凭你甚么大势劫他不来,凭你甚么大钱买他不得。凭是甚么神人、圣人、贤人、哲人,有这三乐固是完全,若不遇这三乐,别的至道盛德、懿行纯修,都可凭得造诣,下得功夫,只是这三乐里边遇不着,便是阙略。所以至圣至神的莫过于唐尧、虞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圣先师孔子,都不曾尝着那三乐的至趣。这般难到的遭逢,那王天下岂是这个之内?
你道那三件乐?
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试想一个身子蒙父母生将下来,那婴孩就如草木的萌蘖一样,易于摧折,难于培养。那父母时时刻刻,念念心心,只怕那萌芽遇有狂风,遭着骤雨,用尽多少心神,方成保护那不识不知的心性。悲啼疾病,苦父母的忧思;乳哺怀耽,劳父母的鞠育;真是恩同罔极。孩提的时候没有力量,报不得父母深恩;贫贱的时节财力限住,菽水尚且艰难,又不能报其罔极。及至年纪长成,家富身贵,可以报恩的时势,偏那父母不肯等待,或先丧父后丧母,或是先丧母后丧父,或是父母双亡。想到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光景,你总做到王侯帝主,提起那羽泉之魂 [羽泉之魂——相传鲧治水无功,被帝尧杀于羽山,其魂化为黄熊,入于羽渊。这里说鲧的儿子禹后来贵为帝王,想起其父魂归羽渊之事,照样悲痛不已。] ,这个田地是苦是乐?
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多有为分财不均,争立夺位,以致同气相残。当时势同骑虎,绝义相持,岂无平旦良心?你总做到极品高官,提起那东山之斧 [东山之斧——周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摄政,辅佐幼主成王。武王诸弟管叔鲜、蔡叔度与纣王之子武庚作乱,周公乃率兵东征,诛杀管叔,流放蔡叔,《诗经·豳风》有《东山》、《破斧》叙周公东征事。这里说周公为国家大义而不顾兄弟之私,杀管放蔡,同样难有“兄弟无故”的快乐。] ,这个光景是苦是乐?
若能父母寿而且安,双双俱在堂上,兄弟你爱我敬,和和美美,都在父母膝前,处富贵有那处富贵的光显,处贫贱有那处贫贱的聚顺,这个天伦之乐,真是在侧陋可以傲至尊,在颛蒙 [颛(zhuān)蒙——质朴蒙昧,无知无识。] 可以傲神圣。所以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那第二件的乐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若寻常人看起来,怎比那做皇帝的乐处?然想到皇帝动有风雷之儆,雨旸薄蚀 [雨旸薄蚀——雨旸,雨天和晴天。薄蚀,日月相食。] 之愆,“顾左右而言他”,“吾甚惭于孟子” [吾甚惭于孟子——语出《孟子·公孙丑下》,为齐宣王对臣下所说的话。] 。想这个仰愧俯怍的光景,虽是做皇帝至尊无对,这个中心忸怩也觉道难受。怎如匹夫独行顾影,独寝顾衾,不蛆心搅肚,不利己害人,不贪财蔑义,不瞒心昧己,不忤逆不忠,种种公平正直,件件正大光明?真是见青天而不惧,闻雷霆而不惊,任你半夜敲门,正好安眠稳睡。试想汉高后 [汉高后——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孝惠帝之母吕雉。吕雉害死赵王、戚夫人后,遇昼晦、日食,对左右说:“此为我也。”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鸩死赵王如意,酷杀戚氏夫人,忽然见日食也不由的害怕,不觉得自己说道:“此天变盖为我也!”待了不多几月,也就死了。秦桧做到拜相封王,岳武穆万古元功,脱不得死他手内,一见了那风和尚,也便弥缝遮盖,恨不得有一条地缝钻将进去。较量起来,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岂不是第二件的乐处?
那第三件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君子以道统为重,势分为轻,虽然 [虽然——同本作“虽状”。同本“然”字多写刻作“肰”,此盖以形近而讹,据文意酌改。] 还让那第一第二的乐处,必竟还在王天下之先。
但是依我议论,还得再添一乐,居于那三乐之前,方可成就那三乐的事。若不添此一乐,总然父母俱存,搅乱的那父母生不如死;总然兄弟目下无故,将来必竟成了仇雠;也做不得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品格,也教育不得那天下的英才。
看官听说:你道再添那一件?第一要紧再添一个贤德妻房,可才成就那三件乐事。
父母在堂,那儿子必定多在外,少在里,委曲体贴,全要一个孝顺媳妇支持。赵五娘 [赵五娘——南戏《琵琶记》中人物。蔡伯喈入京赴试,得中状元,被迫入赘相府。时家乡连遭荒旱,父母相继饿死,妻子赵五娘葬亲之后一路乞讨,进京寻夫,一夫二妇终得团圆,归家庐墓。所引的两句话见剧中《临妆感叹》一出。] 说的好:“怕污了他的名儿,左右与他相回护。”岂不是有了贤妻,方可父母俱存得住?
兄弟们日久岁长,那得不言差语错?那贤德的妇人在男子枕傍,不惟不肯乘机挑激,且能委曲调停。那中人 [中人——中等资质的人,常人。] 的性格,别人说话不肯依,老婆解劝偏肯信,挑一挑固能起火,按一按亦自冰消。孙融妻说得好:“无事世人亲,有事兄弟急。”岂不是有了贤妻,方使兄弟无故得成?
男子人 [男子人——山东方言,男人,男子汉。] 做出那无天灭理的事来,外边瞒得众人,家中瞒不得妻子。即使齐人 [齐人——齐国有个人,每次外出都吃得醉饱,妻子因为他不曾交结显贵而怀疑他的行径。后来她尾随丈夫出门,发现丈夫原来是到郊外的墓地,向人乞讨残肴剩羹而食。事见《孟子·离娄下》。] 这等登垄乞墦,瞒得妻子铁桶相似,必竟疑他没有富贵人来往,早起跟随,看破了他的行径。若是不贤的妻子,那管他讨饭不讨饭,且只管他醉饱罢了。他却相泣中庭,激语相讪,齐人也就从此不做了这行生意。
陈仲子 [陈仲子——齐国的隐士,因居于於陵,又称“於陵仲子”。事见《孟子》、《荀子》、《韩非子》诸书。] 嫌其兄居室饮食大约从不义中得来,避出于於陵,织鞋糊口,以求不愧不怍。若是遇着个不贤妻子,嫌贫恶贱,终日闹炒,怕那陈仲子不同食万钟之粟,不同居盖邑之房,怕他不与兄戴同做那愧天怍人的事?那知这等异人,偏偏撞着个异妇,心意相投,同挨贫苦;夫能织屦,他偏会辟 纑 。一日,齐王玄纁束帛,驷马高车,来聘陈仲子为相。仲子已是辞却去了,其妻负薪方归,见门前许多车马脚迹,问知所以,恐怕复来聘他,同夫连夜往深山逃避。这岂不是有了贤妻,方可做不愧天不怍人的事?
遇着个不贤之妇,今日要衣裳,明日要首饰,少柴没米,称酱打油,激聒得你眼花撩乱,意扰心烦。你就像颜回好学,也不得在书馆中坐得安稳,莫说教不成天下的英才,就是自己的工夫也渐日消月减了。乐羊子 [乐羊子——东汉河南人。乐羊子妻停机断织事,见《后汉书·列女传》。] 出外游学,虑恐家中日用无资,回家看望。其妻正在机中织布,见夫弃学回家,将刀把机上的布来割断,说道:“为学不成,即是此机织不就!”乐羊子奋激读书,后成名士。这岂不是有了贤妻,方得英才教育?
但从古来贤妻不是容易遭着的,这也即如“王者兴,名世出”的道理一般。人只知道夫妻是前生注定,月下老将赤绳把男女的脚暗中牵住,你总然海角天涯,寇仇吴越,不怕你不凑合拢来。依了这等说起来,人间夫妻都该搭配均匀,情谐意美才是,如何十个人中倒有八九个不甚相宜?或是巧拙不同,或是媸妍不一;或做丈夫的憎嫌妻子,或是妻子凌虐丈夫;或是丈夫弃妻包妓,或是妻子背婿淫人;种种乖离,各难枚举。正是: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