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平 第2节
自春至八月 董说大病。遇庸医,几乎死去。到了秋天,经友人闵持讷诊治才愈。病中评点《左传》《史记》,看宋元人诗,作《夏殷文献》而未成。与大病相关,这一年体弱的董说酷嗜梦:作《昭阳梦史》,收梦三十一个;刻印章曰梦史、梦乡太史;作《梦社约》,张罗成立梦社;刊刻散发《征梦篇》,征集同志友人幽遐之梦;又感而作《梦乡志》,根据梦的内容和心理特征,对梦进行了分类。
秋董说开始有意学习书法,并从钟鼎古文中悟得草书之法。
冬董说办理伯母丧事,焚弃自己二十一岁以前所写文章。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甲申 公元1644年,董说二十五岁
董说放弃廪膳生员资格,屏迹丰庵,潜心著述;著《闻书》《野语》二书;太湖虞圣民成为董说孩子的老师。
董说所作之文,多抒发忠孝之义。
夏因清兵南下,董说移家湖州鹿山。
九至十月 董说生病,病中频频做梦,因作《病游记》《续病游记》二文。
十月 董说之师弘储开堂天台国清寺。
冬刘宗周弟子山阴王毓蓍来南浔访董说,寓董说丰草庵,复社名流张隽、孙淳皆与他订交。
顺治二年乙酉 公元1645年,董说二十六岁
徐汧于清兵破苏州后投水死,其子徐枋自这一年庐墓不出,自号秦余山人。
董说作《文音发》,因战乱而辍笔;又作杂文一卷,丙申(1656)上灵岩前焚弃。
六月 清兵破杭州城,友人王毓蓍投水死,死前寄信给其师刘宗周,刘氏为明末著名理学家,接信后亦殉节。
顺治三年丙戌 公元1646年,董说二十七岁
老师黄道周去世。按:《续文献通考》卷一四五、《四库全书总目》卷八等在著录董说《易发》时,均言董说为黄道周弟子。
董说著《周礼纬》《律吕发》二书;作《丙戌悲愤诗》一卷,丙申(1656)上灵岩前焚弃;为闵持讷《难经纂注》作序;作《雨道人家语》,宣扬自己有雨癖;作《文亡论》《与友人论文书》《文术解》等,纵论古今天下文章,认为自晋朝以下不复有文,当今天下之文弱。
顺治四年丁亥 公元1647年,董说二十八岁
五月 友人严既方寄梦于董说;董说作《志园记》,描述了自己的精神乐园;董说在南浔梦华潭口听人谈嘉靖、隆庆间大内旧事;董说与清初著名文人计东有书信往来。
顺治五年戊子 公元1648年,董说二十九岁
董说《易发》完稿,其自序中流露出了浓厚的反清复明思想,张隽为该书题诗。董说有诗题丰草庵:“碧玉藤阴影小庐,磁盆秋水镜红鱼。床头一握崩霜剑,销作清钟伴读书。”表达了抗清壮志难酬,转而隐居读书之意。
顺治七年庚寅 公元1650年,董说三十一岁董说著《易运》,与吴越名士吴楚交游唱和,特别津津乐道于采杉、制香、赏香。第五个儿子董渔生。著名书画家友人王时敏构建西庐。
春著名套版刻书家闵齐伋自南京归,分送宫香于友人,族人闵南仲作绝句咏之,董说一连九次和之。
顺治八年辛卯 公元1651年,董说三十二岁鲁王在舟山抗清失败,弘储大师受到牵连,被浙江按察司入疏奏弹,弘储大师不得已从苏州灵岩赴杭州投案。在这种险恶环境下,灵岩合寺僧人星散,早就立志出家、主张以忠孝做佛事的董说却毅然杖策登山,以表申援。著名遗民徐枋写信赞之。
二月 董说病中评点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诗,认为篇篇秽恶,简直可以呕痰。著《运气定论》《非烟香法》二书;作《乐府拟》一文,提出了汉乐府“缘情结响,不可拟”的观点;作《非烟香记》《博山炉变》《众香评》三文,介绍了自己不焚香而以水煮香的发明创造;编成《文苑英华诗略》;对《诗经》的押韵、六诗的异同与特点等进行研究。
顺治九年壬辰 公元1652年,董说三十三岁董说有诗寄友人金俊明;著《六书发》《河图卦版》二书;梦至碧峋洞,因作《碧峋石库记》,表达了为臣要尽忠之义。
三月 弘储被逮往永嘉,受了刑杖,直到五月会审后才被释放。
顺治十年癸巳 公元1653年,董说三十四岁
董说卖田十亩,并作《卖田》诗;著《天官翼》一书。
夏董说上灵岩参弘储,途经吴江,携酒祭奠友人包惊几。
五月 自灵岩归,第六子董村出生,因定六个儿子的名、字及号,并作《字释》诗。
六月 董说得灵岩弘储和尚书,述山中近来多事。
七月 董说梦见胡须成松叶,垂数尺,抬头见绿蕉蔽天。
秋董说再次上灵岩。
顺治十一年甲午 公元1654年,董说三十五岁
与姚宗典、金俊明有诗歌往来;友人闵持讷卒;著《问道录》《残雪录》二书。因伤心俗学,董说作九变:《登峰变》伤易学不明,《洛阳变》伤周礼灭裂,《蜀锦变》伤《素问》《运气》之伪,《飞鱼变》伤拟乐府者不知道宗旨,《宝镜变》伤七十二岁差之法不传于世,《握筹变》伤太乙图式之伪,《画树变》伤六诗之不讲,《采茶变》伤六书失传,《博山变》伤非烟香法自昔无闻。
二月 董说重至灵岩拜见弘储和尚。
顺治十二年乙未 公元1655年,董说三十六岁
丰草庵中童子因董说贫穷而弃之去。董说著《禅乐府》《晓寒长语》《分野发》;题张隽《古今经传序略》;作《二郎庙》《百花王》《芦王述》等野庙九歌,颇有民俗价值。为建文帝四臣子作歌,即《河西佣》《补锅匠》《东湖樵》《云门僧》,表达了不事新主的遗民立场。作《华清招》《誉树行》《海上牧羝曲》《新丰曲》等诗,以区别于李东阳乐府。
五月 清军筑石塘,抓农民服役,董说作《筑石塘》揭露之。
秋西泠十子之首陆丽京赠董说《恭寿堂诊籍》。
冬董说上灵岩,作《洞庭雨》一编,呈弘储和尚。
顺治十三年丙申 公元1656年,董说三十七岁
董说著《诗发》《汉铙歌发》《扫叶录》;自序所著《非烟香法》;为其侄董汉策诗集作序。作《史记脉》,书未成,而乞戒灵岩。在灵岩,遇虎岩中峰大师,见许孟宏、许孝酌父子。后抱病归黄叶村。
香谷师事董说。
二月 董说作《古乐府发》。
七月 董说志在佛门,作《焚研誓辞》,大肆焚书,因误焚《乙酉杂文》《丙戌悲愤诗》各一卷。后清理书箱中未焚之书,得庚辰(1640)以后杂文、丙戌(1646)以后诗歌各十余编,亲手交给其子樵、耒。
顺治十四年丁酉 公元1657年,董说三十八岁
董说正式剃度于灵岩,其友人金镜作《闻董若雨祝发于灵岩感赋》。为侄孙董闻京《复园文集》作序。
顺治十五年戊戌 公元1658年,董说三十九岁
董说在灵岩生胃病,得沈朗仲治愈。董说刻“潜居漏霜”“钝榜状元”二印,弘储命其充作书状。作《披云啸》《水声编》各一卷。
顺治十六年己亥 公元1659年,董说四十岁
董说曾回南浔居住百日;作《跋四言律册子》;作《补船村》《杞国转》《研北编》《瞌睡鱼》各一卷。
冬木陈和尚应召至北京,顺治封其为宏觉禅师,自此僧界分为遗民派和新朝派,其师弘储为遗民派领袖。
顺治十七年庚子 公元1660年,董说四十一岁
董说曾住南浔。作《松花拈》《石火颂》各一卷。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