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原文解释
【原文】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1裕:宽容。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
2疾:痛苦。,乱所以自作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
3庸:通“用”。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翻译】
遇到事情,接触#-666aa;民,以公义来变化应对,待#-666aa;宽容而能更多容纳#-666aa;民,待人恭敬而领导人民,这是政治的开始。然后是中和明察来辅助人民,这是政治的兴隆。然后就是进退赏罚人民,这是政治的终结。所以第一年做开始的工夫,第三年才做终结的工夫。如果把终结作为开始,政令就不能通行,而上下人民都会怨恨和痛苦,祸乱就是由此而做成。《尚书 》说:“公义的刑罚和公义的杀戮,不要立即使用,你只有说:这是未曾依照政治事情的顺序。”就是说要先实行教化。
原文 | 翻译 |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 遇到事情,接触#-666aa;民,以公义来变化应对,待#-666aa;宽容而能更多容纳#-666aa;民,待人恭敬而领导人民,这是政治的开始。然后是中和明察来辅助人民,这是政治的兴隆。然后就是进退赏罚人民,这是政治的终结。所以第一年做开始的工夫,第三年才做终结的工夫。如果把终结作为开始,政令就不能通行,而上下人民都会怨恨和痛苦,祸乱就是由此而做成。《尚书 》说:“公义的刑罚和公义的杀戮,不要立即使用,你只有说:这是未曾依照政治事情的顺序。”就是说要先实行教化。 |
【原文注释】
〔1〕裕:宽容。
〔2〕疾:痛苦。
〔3〕庸:通“用”。
扩展阅读
【解读】
现今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条文主要是刑罚,但刑罚不是治理社会最初的事情,而是最后一步。有教化的社会不必有那么多刑罚,刑罚多不表示社会进步。荀子主张应先进行教化,最后才是刑罚,教化较刑罚重要,所以荀子很注重老师教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