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三 翻译 第2节
高帝向西建都洛阳。
夏季五月,士兵都复员回到家中。
颁布诏书:“老百姓以前有为躲避战乱而聚集在深山水泽中的,没有登记入户籍。现在天下已经安定,命令他们各自回到自己所在的县,恢复他们原来的爵位和田地住宅;官吏要把法律条文、训诫都告诉老百姓,让百姓明白,不能鞭笞羞辱军中的官吏士卒;爵位达到七大夫以上的,都让教导他们享有封邑民户的赋税收入,不是七大夫爵位及其以下的,都免除他们个人以及一户之内的所有赋税徭役,不再征收。”
高帝在洛阳南宫设置酒宴,皇上说:“诸位列侯、将领们不要隐瞒朕,都来说说实情吧,我之所以能拥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取城池夺取土地,顺势就把夺取的城池和土地分封给他们,与天下的人共享利益;项羽却不这样,他对立功的人加以杀害,对贤能的人加以猜疑,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谈到在帷幄之中筹划计策,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使运输粮食的通道不断绝,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作战必定胜利,攻打必定攻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而我能够任用这三个人,这才是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但他不能重用他,这是项羽之所以被我擒获的原因。”群臣都心服口服。
韩信到了楚地,召来当年给自己饭吃的那位漂洗丝绵的老妇,赐给她一千金。又召来当年羞辱自己、命令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那位少年,任命他为中尉,并告诉他的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啊。他羞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没有名义,因此忍住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彭越已经接受汉王封他为梁王,田横害怕被杀,便和他的部下五百多人逃到大海中,居住在岛上。高帝认为田横兄弟本来平定了齐地,齐地的贤能之人大多都归附了他;现在逃到海岛中,如果不把他招抚了,以后恐怕他们会作乱。于是就派使者去把田横的罪赦免了,召他前来。田横辞谢说:“我曾烹煮了陛下的使臣郦食其,现在听说他的弟弟郦商是汉军的将领,我很害怕,不敢接受诏令,请求让我做个平民百姓,守在海岛中。”使者回去报告,高帝便下诏令给卫尉郦商说:“齐王田横就要到来,有谁敢动他的随从人马的,就灭他家族!”于是又派使者拿着符节把高帝诏令郦商的事情都详细地告诉了田横,说:“田横只要前来,大的话可以封王,最小也能封侯啊;如果不来,就要派兵加以诛杀。”田横于是和他的两个宾客乘坐驿站专门的传车来到洛阳。在离洛阳还有三十里的地方,到达尸乡驿站。田横对使者道歉说:“为臣的要觐见天子,应当先沐浴。”随即就停留住下来,对他的宾客说:“我当初与汉王一起面朝南称王,现在汉王做了天子,而田横我却是败亡的俘虏,面朝北称臣事奉他,这耻辱本来就够大的了。况且我还烹煮了人家的兄长,又要跟被烹煮的人的弟弟并肩事奉君主。纵使郦食其的弟弟害怕天子的诏令不敢杀害我,我自己的内心难道不感到惭愧吗!况且陛下之所以想要见我,不过是想看一看我的面容罢了。现在斩下我的头,奔驰三十里到达洛阳,形体面容尚且不会变坏,仍然可以辨认出我来。”于是就用刀割自己的脖子,命令宾客捧着他的头,跟从使者疾驰到洛阳奏报。高帝说:“唉!起家于平民百姓,兄弟三人相继更替为王,难道不贤能吗?”高帝为田横流下了眼泪。授任田横的两个宾客为都尉;派发士兵二千人,按葬侯王的礼节埋葬了田横。埋葬之后,那两位宾客在田横的坟墓旁挖了个洞,都自刎了,倒在坑里跟从田横而死。高帝听说了这件事,非常吃惊,认为田横的宾客都是贤能之人,其余五百人还都在海岛上,便派使者前去招抚他们。使者到达海岛,五百个宾客听说田横死了,也都自杀了。
起初,楚人季布是项羽军中的将领,多次窘困并羞辱汉王。项羽灭亡后,高帝用千金悬赏捉拿季布;下令说谁敢把季布收留窝藏起来,按罪灭三族。季布于是把头发剃掉,用铁箍卡在脖子上当奴隶,把自己卖身到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他是季布,就买下了他,把他安置在田庄里。随后朱家亲自到洛阳去进见滕公夏侯婴,劝说他道:“季布有什么罪!臣子都各为他的君主所任用,这是他们的职责;项羽的臣子难道可以全都诛杀吗?现在皇上刚得到天下,却因为私人的怨恨去捉拿一个人,为何要这样显示出自己胸襟的狭窄啊!况且以季布的贤能,汉王捉拿他这么急迫,这会让他不是向北逃到胡地,就是向南逃到越地去啊!忌恨壮士而让壮士逃到敌国,以此资助敌国,这是伍子胥之所以要挖掘坟墓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啊。您为什么不从容地向皇上说明这些呢?”滕公于是就等到皇上有空隙时,按照朱家所说的向高帝进言。高帝于是赦免了季布,并召来授任他为郎中,朱家随后就不再见季布。季布的舅舅丁公,也是项羽军中的将领,曾经在彭城西面追逐窘困过高帝。双方短兵相接,高帝情况危急,便回头对丁公说:“我们两个贤士难道要相互迫害吗!”丁公于是率军撤回。等到项羽灭亡后,丁公来谒见高帝。高帝把丁公拉到军营中巡行示众,说:“丁公作为项王的臣子却不忠诚,是让项王失去天下的人啊!”于是斩了丁公,说:“让后世做人家臣子的不要效法丁公啊!”
臣司马光说:汉高祖自从在丰、沛起事以来,网罗豪杰,招纳逃亡反叛的人,也已经很多了。等到即帝位,唯独丁公因为不忠诚而被杀,为什么呢?是因为进攻夺取与守住功业,这两种形势不同的缘故。当群雄竞相角逐的时候,百姓没有确定的君主,来投奔的人都予以接受,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等到尊贵为天子时,四海之内没有不臣服的;如果不表明礼义以向众人展示,会使身为臣子的人,人人怀有二心以图谋大利,那么国家还能长久安定吗!因此根据大义明断,让天下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作为臣子而不忠诚的人没有地方可以容纳他们;怀揣私人的想法而给人恩惠的人,虽然自己能活下来,依照礼义仍不能给予赏赐。杀一个人而使千万人害怕,他考虑事情难道不是深刻又远大吗!汉高帝的子孙享有四百多年的天子禄位,也是理所当然的啊!
齐国人娄敬去陇西戍守,经过洛阳,解下绑在车前的横木,穿着羊皮袄,通过齐人虞将军求见皇上。虞将军想要给他华丽的衣服穿,娄敬说:“我如果穿着丝绸,就穿着丝绸去朝见;如果穿着粗布,就身着粗布去朝见,终究不敢换掉衣服。”于是虞将军进去向皇上禀告。皇上召见娄敬,并询问他。娄敬说:“陛下定都在洛阳,难道是想与周朝比较兴隆吗?”高帝说:“对。”娄敬说:“陛下夺取天下的情况与周朝不同。周朝的祖先,从后稷被封在邰开始,积累道德善行十几代,到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时期,诸侯都自己前来归附,于是灭掉殷商成为天子。等到成王即位,周公辅佐他,这才营建洛邑,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诸侯都从四方前来交纳贡品和赋税,他们所走的路程相等。有德行的君主就容易称王天下,没有德行的君主就容易亡国。所以当周朝兴盛的时候,天下和睦融洽,诸侯、四方的夷族没有不臣服、前来奉上贡品和赋税的。等到周王朝衰落时,天下没有前来朝拜的,周王朝也不能控制他们;这不只是因为它的德行微薄,而且是因为形势衰弱的缘故。现在陛下从丰、沛起兵,席卷蜀、汉中,平定了雍、塞、翟三秦,跟项羽在荥阳、成皋之间作战,其中大战有七十次,小战有四十次;使天下的百姓惨遭杀害,父子亲人的尸骨暴弃在荒野之中的,数也数不过来,哭泣的声音还没有断绝,受伤的人还没能起身行走,而陛下却想与周成王、周康王的时代比较兴隆,我私下认为这是不相称的。况且秦地被山河阻隔,四面都有关塞作为屏障,如果突然有紧急情况,百万的士卒可以立即备好。凭借秦地原有的形势,利用那里富饶肥沃的土地,这就是所谓的天府。陛下如果进入函谷关而在那里建都,崤山以东地区虽然战乱,秦国以前的土地也可以保全而据有啊。同别人争斗,不扼住他的咽喉,拍打他的后背,是不可能完全获胜的。现在陛下如果能占据秦国以前的土地,这也是扼住了天下的咽喉而又拍打它的后背啊。”高帝询问大臣们,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他们争相说:“周朝统治了天下几百年,而秦朝历经两代就灭亡了。洛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南面有伊河、洛河,它的险固也足够凭恃了。”高帝问张良。张良说:“洛阳虽然有这样险固的地理形势,但它的中心地区狭小,不过几百里,田地贫瘠,四面都受到敌人夹击,这里不是用武作战的地方。而关中地区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西面有陇山、蜀地,有千里肥沃的田野。南面有巴、蜀富饶的资源,北面有胡地草原的地利。依靠三面的险阻来防守,只用东方一面就可以控制诸侯。只要诸侯安定,就可以通过黄河、渭河的漕运运送天下的粮食,向西供给京都;如果诸侯有变故,那就顺流而下,足够用来转运粮食了。这就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娄敬的说法是对的。”高帝当天就起程向西进发,定都长安,授任娄敬为郎中,号称奉春君,赐姓刘。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