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十 翻译
起著雍涒滩(公元前133年),尽柔兆执徐(公元前125年),凡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
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133年)
冬季十月,武帝到雍地去,在五畤进行祭祀。
李少君凭借着祭拜灶神以求得长生不老的方术晋见武帝,武帝十分尊重他。李少君是已经故去的深泽侯的舍人,他将自己的真实年龄、出生地都隐瞒起来,凭借自己的方术游历各诸侯国,他没有妻子儿女。人们得知李少君能够驱使鬼神万物,并且掌握长生不死的方术,纷纷给他赠送财物,所以他常常有富余的金钱、衣物和食物。人们都觉得他没有经营产业但是十分富有,又不知道他是哪里的人,就更加相信他,争着侍奉他。李少君擅长利用巧妙的言辞说中一些稀奇的事情。他曾经陪同武安侯田蚡喝酒,在座的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李少君就谈到和老人的祖父一同游玩打猎的地方;老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曾经跟着祖父打猎,因此知道那个地方,在座的客人都十分吃惊。李少君对武帝说:“祭拜灶神就能够招致奇特之物,招致奇特之物就能够把丹砂转化为黄金,可以延长寿命,可以看到蓬莱岛的神仙;见到神仙,之后进行封禅仪式,就可以长生不死,黄帝就是这么做的。我曾经在海上游历,遇到了安期生,他给我吃枣,那枣如同瓜一样大。安期生是神仙,往来于蓬莱仙境,谁与他志同道合,他就现身相见,谁要是与他志不同道不合,他就隐藏起来。”因此武帝就开始亲自祭拜灶神,派方士去大海中找寻蓬莱仙境和安期生一类的神仙,还开始炼化丹砂和其他药物以求能炼出黄金。过了很长时间,李少君因病死去,武帝觉得他是化成神仙了,而不是死去;而燕地、齐地等沿海一带那些怪诞迂妄的方士,更多地来对武帝讲述关于仙人的事情。
亳县人谬忌上奏请求武帝祭拜太一神。他在方形木简上写道:“天神中最为尊贵的就是太一神,太一神的辅佐是五帝神。”于是武帝就在长安东南郊外修建了祭拜太一神的祭坛。
雁门郡马邑县的豪强聂壹,经由大行王恢对武帝提议道:“匈奴刚和汉朝和亲结盟,与边境官吏百姓亲近并信任他们,可以借用财利将他们引诱来,汉军事先埋下伏兵偷袭,这是必定可以击败匈奴的绝妙好计。”武帝召集群臣商讨这个提议。王恢说:“我听闻代国保有它的全部国土时,北面有强大的匈奴的威胁,对内要防御中原各国军队的攻打,但是依旧可以奉养老人,抚养孩童,依照季节时令种植耕作,粮仓里一直有充裕的储备粮食,因此匈奴不敢轻易侵犯。如今凭借陛下的威严,天下得以统一,但是匈奴的侵犯却连续不断,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没有别的,只是由于没有让匈奴感到害怕而已。我私下觉得攻打匈奴有利于国家。”韩安国说:“我听闻高皇帝曾经在平城被匈奴围困,七天都没有吃饭;等到围困解除回到都城之后,并没有愤怒想要报复的想法。圣人有海涵天下的气度,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愤而影响到天下的大公,因此高皇帝派刘敬作为使臣与匈奴和亲,到如今已经给五代的人们带来益处。我私下觉得不攻打匈奴对国家有好处。”王恢说:“并非如此。高帝身穿铠甲,手握利器,征战数十年,他没有对匈奴报复被围困在平城的旧恨,并非因为力量不足,而是发自于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的仁心。如今边境常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因此而伤的士兵非常多,中原地区运输死亡士兵棺木的车辆源源不断,这是让仁人感到痛心的事。因此说进攻匈奴是应该的。”韩安国说:“不对。我听说擅长用兵的人,是让自己的士兵饱餐之后来等候敌人饥饿,严明军纪来等候敌军混乱,安居军营来等候敌军疲惫;所以,一旦开战,就会将敌人全部歼灭,一旦讨伐敌国,就会攻克防守,常常是稳坐不动就迫使敌人俯首帖耳,这便是圣明君主的军队。如今要是轻易地发兵攻打匈奴,长驱直入,难以获胜;要是孤军深入就会遭受危险,要是齐头并进就缺少后续之力,要是进军过快就会导致粮草补给匮乏,进军过慢就会使战机不利,行军不足一千里,人马就会缺乏粮草。《兵法》上说:‘派出兵力,就会让敌人抓获。’所以我说不攻打匈奴对国家有好处。”王恢说:“不对。现在我所说的攻打匈奴的方法,本来就不是调集军队深入到敌境腹地。只是要利用一下单于的贪欲,诱使他们来到我们的边境,我们选择勇猛的骑兵及壮士,暗中设下埋伏,用来提防敌军,小心地防守险要的地势,来增强防御的力量。我们的部署已经完备,有的军队袭击敌军的左翼,有的军队袭击敌军的右翼,有的军队拦截敌人前进,有的军队阻断敌人的退路,这样就可以将单于擒获,一定大获全胜。”武帝听从了王恢的意见。
夏季六月,汉武帝委任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带领战车、骑兵、步兵共计三十多万人偷偷在马邑周围的山谷里埋伏好,约好等到单于一进入马邑就率军袭击。汉军暗中派聂壹去做间谍,跑到匈奴人那里,告诉单于:“我能够将马邑县的县令和县丞杀死,将马义县城献出来投降,您可以获得它全部的财物。”单于十分喜欢并相信聂壹,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了他。聂壹于是将几个死刑囚犯杀死,以此来假冒县令、县丞,将他们的头颅挂在马邑城上,让单于的使臣看到,以此当作证据,说:“马邑县的官吏已经死了,你们可以尽快来了!”单于因此穿越边塞,带领十万骑兵来到武州塞。还有一百多里到达马邑县城,单于见到漫山遍野都是牲畜,但是却没有见到一个放牧的人,觉得十分奇怪。于是就攻打一个亭,抓到了雁门郡的尉史,想要杀掉他,这个尉史就将汉军埋伏的地方都告诉了单于。单于十分吃惊,说:“我原本就怀疑这里面有诈。”于是带兵撤回,撤出汉朝边境后说道:“我抓住尉史,实在是天意!”便任命尉史为天王。边塞回报单于已经撤走,汉兵追至边塞,估计已经追不上了,因此收兵。王恢率领的另外一支军队自代地出发,想要袭击匈奴的后勤给养,听到单于撤回,并且兵力强大,也就不敢再出击了。
武帝因此对王恢非常生气。王恢说:“按照之前的计谋,约好匈奴进入马邑县城,主力部队和单于交锋,而我带领军队攻击他们的后勤补给,就可以取得胜利。如今单于还没有到马邑就全军撤退,我用三万人的军队是不能打赢匈奴大军的,那样做的话只是自取耻辱。我原本就知道撤军回来是要砍头的,但是这样做却可以将陛下的三万将士保全。”汉武帝因此就将王恢交付廷尉审理。廷尉判决“王恢躲避敌人,持观望态度,应当判处斩首。”王恢偷偷用一千金向丞相田蚡行贿,请求他解除罪责,田蚡不敢向武帝求情,而是对太后说:“王恢率先提出了在马邑引诱歼灭匈奴主力的计谋,如今行动没成功而要杀了王恢,这是相当于给匈奴复仇啊。”武帝朝见太后的时候,太后就将田蚡的话转告给武帝。武帝说:“王恢是最先提出马邑计划的人,我采纳了他的提议,所以才调动天下数十万人马,安排了此次军事行动。何况,就算不能捉到单于,王恢的军队如果偷袭匈奴的后勤给养,还是可以得到大量战利品来安抚将士们的心。现在不杀王恢,难以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听闻武帝的话,于是自杀了。从此以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袭击扼守大路的要塞,经常进入汉朝边境偷盗,盗取的财物数不胜数;但是匈奴还是贪图在边境进行互市贸易的利益,喜好汉人的财物;汉朝也没有将边境贸易市场关闭,以投合他们的意思。
三年(己酉,公元前132年)
春季,黄河改道,自顿丘朝东南方流去。夏季五月丙子日,黄河再一次在濮阳县的瓠子决堤,泛滥的洪水灌注进巨野县的河泽里,将淮河和泗水连通起来,沿途的十六个郡遭受洪灾。武帝派汲黯、郑当时调集十万役夫去壅堵黄河决口,刚刚将决口堵住,就立即被洪水冲开。当时,鄃县是田蚡的食邑,鄃县位于黄河北岸,黄河决堤朝南泛滥,鄃县就不会遭遇洪灾,食邑收入也会增多。田蚡对武帝说:“长江、黄河的决堤全是天意,依靠人力强行壅堵是很难的,就算堵住了也不一定与天意相符。”而那些观望云气以及用法术的方士们也觉得是这样。这样一来,武帝就很长时间没有再征调人力壅堵决口。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