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十一 > 汉纪十一 翻译

汉纪十一 翻译

起强圉大荒落(公元前124年),尽玄黓阉茂(公元前119年),凡六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冬季十一月乙丑日,汉武帝免去薛泽的官职。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将他封为平津侯。出任丞相并封侯,就是自公孙弘开始的。

当时汉武帝正在大范围建立功业,于是公孙弘开拓相府东门当作招揽人才的场所,并且和他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每当上朝奏事的时候,就把对于国家有好处的见解奏报朝廷,汉武帝也经常命令身边的文学之臣和公孙弘进行讨论。公孙弘曾经上奏说:“十个拉满了弓的强盗,能够使得上百名官吏不敢前进。请下令严禁百姓随身携带弓箭,以利于地方治安。”汉武帝把他的提议交给朝臣商讨。侍中吾丘寿王说道:“我听闻古代人制作出各种兵器,目的并非彼此攻杀,而是用来阻止暴乱、征讨邪恶的工具。秦朝吞并天下,销毁武器装备,将刀锋折断;后来百姓用农具、棍棒等彼此攻击,犯法的人越来越多,盗贼猝不及防,最终因为大乱而亡。因此,圣明的君主对百姓主要施以教育进行感化,而尽可能减少防范及禁令,因为知道那是不可靠的。《礼经》上说:‘男孩出生,用桑木制成的弓、蓬草杆做成的箭向天地四方射去。’以显示男子事业所在。大射之礼,上自天子,下至老百姓全都要遵从,这是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我听闻圣明的君主用射礼来教育百姓,并没有听说过禁止随身携带弓箭的。何况禁止使用弓箭的理由,是为了防备盗贼用弓箭攻击和劫掠;攻杀、劫掠是死罪,但是却不能禁止,说明那些大奸大恶之徒并不畏惧重刑。我担心坏人拿着弓箭伤害人而地方官员不能够禁止,平民百姓却会因为使用弓箭自卫而触犯法律,这是助长坏人的气焰并夺去了百姓的自救手段。我觉得这是十分不妥当的。”奏章呈上去,汉武帝以此责问公孙弘,公孙弘无言以对。

公孙弘生性好猜疑,表面上宽厚但是实际上有很深的心机。只要是曾经和他不合的人,不管关系亲疏,尽管他表面上看着十分友善,但是最后一定会进行报复。董仲舒为人清廉正直,看不上公孙弘阿谀逢迎,引起公孙弘的怨恨。胶西王刘端蛮横骄纵,数次触犯法令,曾经伤害杀死国中多名二千石官。因此公孙弘推举董仲舒为胶西国相;董仲舒以有病为由而得免。汲黯常常诋毁儒生,当面冒犯公孙弘,公孙弘想找借口杀死他,于是向汉武帝提议:“右内史管界有许多显贵的大臣、皇室子弟居住,所以不好治理,不是平日里有威望的大臣就难以胜任,请让汲黯担任右内史。”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春季,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

匈奴右贤王数次领兵入侵朔方郡。汉武帝任命车骑将军卫青带领三万士兵自高阙出塞,又委任卫尉苏建担任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担任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担任骑将军,代相李蔡担任轻车将军,他们全都归车骑将军率领,一起领军自朔方出塞;委任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担任将军,一起自右北平出塞;一共调集了十多万人袭击匈奴。匈奴右贤王觉得汉军距自己路途遥远,难以到达,因此常常饮酒而醉,丝毫不戒备。卫青等率兵出边塞六七百里,趁着夜色赶至,包围右贤王大营。右贤王十分害怕,乘夜逃走,只率领数百名精壮骑兵杀出包围圈并朝北逃窜。此战一共擒获右贤王手下各部首领十多人,其男女部众一万五千多人,牲畜近百万头,汉军于是班师回朝。

卫青领兵返回边塞,汉武帝派使臣携带大将军印信,在军中授予卫青大将军的职位,各路将领全都由卫青统一协调。夏季四月乙未日,加封卫青八千七百户食邑,并封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为列侯。卫青坚决推辞,说道:“我有幸得以在军中为陛下效力,仰赖陛下的神威,获得全胜,全都是各位校尉奋力作战的辛劳。陛下已经扩大了我的封邑;我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并没有功劳,陛下却要将土地划出给他们三人封侯,这就并非我在军中效力鼓舞将士奋勇作战的本意了。”汉武帝说道:“我并没有忘掉各位校尉的辛劳。”因此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为龙生僻字_古文自编8757号侯,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也全被封为关内侯。

当时,卫青获得的宠爱,远胜过任意一位朝廷大臣,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无不对卫青卑身逢迎,只有汲黯以平等的礼节与卫青来往。有人劝说汲黯:“皇上希望群臣全都在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地位尊荣显贵,您不能够不下拜。”汲黯说:“以大将军的身份拥有长揖不下拜的平等客人,难道就是对大将军的不尊重吗!”卫青知道后,越发觉得汲黯贤能,多次向汲黯请教关于国家以及朝廷中的疑难事情,对待他也比平时更加尊重。尽管卫青地位尊崇,但是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在床边坐着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在汉武帝闲暇的时候进见,汉武帝有的时候没有戴帽子;等到汲黯进见的时候,汉武帝没有戴上帽子就不会接见。有一次,汉武帝正在摆设兵器的帐中坐着,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没有戴帽子,远远看到汲黯,赶快躲到后帐中,派人传话,对于汲黯所奏的事情全都批准。汲黯得到的敬重和礼遇就是这样。

夏季六月,汉武帝颁布诏书说:“据说,应该用礼仪来引导百姓,用乐教化百姓。如今礼已被破坏,乐已经丧失,我十分担忧。命令主管礼教的官员劝说百姓学习,使礼教振兴,为天下树立榜样!”丞相公孙弘等因此上奏说:“请给博士官安排五十名弟子,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依照他们品学的高低,分别委派担任郎中、文学、掌故等官;要是有特别优秀的人,就提名推举;对于那些胸无点墨的平庸之人,就予以罢免。再有,凡是低级官员里有一种以上特长的,请全都选拔出来,提拔高级官职。”汉武帝采纳了这一提议。从此,上至三公九卿,下至普通官吏,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秋季,一万余名匈奴骑兵侵袭代郡,将都尉朱英杀死,劫掠百姓一千余人。

当初,淮南王刘安爱好读书写文章,又好大喜功,收罗八方宾客以及技能之士数千人。他的臣属、宾客,大多是江、淮地区的轻佻之人,经常以厉王刘长在流放的途中死于非命这件事刺激刘安。建元六年时,天空有彗星出现,有人就游说刘安道:“从前,吴王刘濞兴兵时,有彗星出现,长约几尺,尚且流血千里。如今彗星横贯天空,怕是天下就要发生大范围战事了。”刘安觉得说得有理,于是更加抓紧锻造战争时用的武器,积累金钱。

郎中雷被冲撞了淮南王的太子刘迁,这个时候,汉武帝正颁布诏书,想让志愿参军报国的人到京城来应征,雷被于是表示愿意参军去攻打匈奴。但是因为刘迁在淮南王面前诋毁雷被,因此刘安把雷被训斥了一顿,并把他的职务免除,以预防别人效仿。就在这一年,雷被逃至长安,上书朝廷为自己辩白。汉武帝把这件事交付廷尉处理,因为牵扯到淮南王,公卿恳请抓捕刘安并治罪。太子刘迁定下计谋,让人身穿卫士服装,手拿长戟立于淮南王刘安身侧,要是朝廷派来的使者治淮南王的罪,就立刻刺杀使者,之后兴兵反叛。汉武帝派中尉宏到淮南王处调查相关情况,淮南王看宏神色平和,因此没有发动叛乱。公卿大臣上奏称:“刘安拒绝有志抗击匈奴的壮士的请求,这是犯了阻挠圣旨的大罪,应该当众处死。”汉武帝下诏削减淮南国的两个县。事后,刘安伤感地说:“我做了仁义之事,反倒导致自己的封地被削减。”他以此为耻,因此谋反的计划和准备越发抓紧了。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在礼节上彼此指责,不能互相容忍。刘赐得知刘安有背叛朝廷的想法,担心被刘安兼并,因此也结交宾客,准备武器,想要在淮南王西进之后,就发兵占据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衡山王王后徐来到刘赐面前诋毁太子刘爽,想要废除刘爽以改立刘爽的弟弟刘孝为太子。刘赐将刘爽囚禁起来,把衡山王印信交给刘孝,命令刘孝招揽宾客。前来投奔的宾客们隐隐约约知道刘安、刘赐的造反计划,于是不断怂恿刘赐发兵。于是,刘赐命令刘孝门下宾客江都人枚赫、陈喜打造战车、锻造箭生僻字_古文自编8758号,刻制天子印玺以及文武官员的印信。这年秋季,刘赐照例应该入朝觐见皇帝,途中经过淮南国;刘安和他以亲兄弟般的语气交谈,消除了之前的隔阂,约好一起背叛朝廷。于是,刘赐上书朝廷,借口生病,不肯入朝。汉武帝赐书信给他,允许他可以不来朝见。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