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二十一 翻译
起上章执徐(公元前41年),尽著雍困敦(公元前33年),凡九年。
孝元皇帝下
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
春季二月,冯奉世返回长安,改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三月,汉元帝赐封皇子刘康为济阳王。
夏季四月,平昌考侯王接去世。秋季七月壬戌日,任命平恩侯许嘉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冬季十一月己丑日,发生地震,下雨。
重新恢复盐铁专卖制度;规定博士弟子不能超过一千人。这是因为朝廷经费不足,而民间还有很多人被免除赋税徭役,导致朝廷不能负担内外徭役。
四年(辛巳,公元前40年)
春季二月,大赦天下。
三月,汉元帝巡行到雍城,到五畤祭拜。
夏季六月甲戌日,孝宣皇帝陵园东门发生火灾。
戊寅晦日,发生日食。汉元帝召见那些之前说天灾都是因周堪、张猛而起的官员进行问责,他们全跪倒在地谢罪。于是,汉元帝颁布诏书称赞周堪、张猛,将他们调回京师长安。任命周堪出任光禄大夫,领取中二千石俸禄,主持尚书事务;任命张猛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这时,中书令石显同时兼管尚书,尚书五人全是石显的同党;周堪很难见到汉元帝,就算是有所提议,也常常不得已而托石显代为转述,大政方针的裁决权被石显掌控。恰巧周堪患了失音病,无法说话而去世。石显借机诬陷张猛,让他在公车官署自杀。
当初,贡禹上奏说:“孝惠帝、孝景帝的祭庙都因为亲情已尽,应当撤除,同时各郡、各封国设置的皇帝祭庙,只要是不符合古代礼制规定的,就应该全部改正。”汉元帝觉得他的提议有道理。秋季七月戊子日,撤除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的祭庙,不再进行祭祀,削减祭礼官员和看守士兵。冬季十月乙丑日,撤除设置在各郡、各封国的祖宗祭庙。
汉元帝颁布诏书,各位皇帝的陵园及所属地区,分别属于三辅管理。在渭城寿陵亭部原上提前设置陵墓,并颁布诏书不要设置县邑,也不要各郡、各封国迁移百姓到那里。
五年(壬午,公元前39年)
春季正月,汉元帝巡行到甘泉,在泰畤祭拜天神。三月,再前往河东,祭拜后土神。
秋季,颍川郡发生水灾,很多百姓被淹死。
冬季,汉元帝到达长杨宫射熊馆,大规模狩猎。
十二月乙酉日,汉元帝接受了丞相韦玄成等的提议,下诏将太上皇、孝惠皇帝的祭庙拆除。
汉元帝喜欢儒家学说,又喜爱文章辞句,对于宣帝的法令制度也多有改变。对政事提出建议的人,多数被汉元帝召见,因此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皇帝的注意。这时候,傅昭仪与她的儿子济阳王刘康,特别受到汉元帝的宠爱,远远超过了皇后与皇太子刘骜。太子少傅匡衡上疏说:“我听说治乱安危的重点,在于君主是否谨慎用心。接受上天旨意的君主,要务是开创大业,让它世代传承,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而继任的君主,要把心思放在继承以及发扬祖先的恩德功绩上。以前,周成王继承王位以后,追思祖父周文王、父亲周武王的成功之道,以此修养自己的心性,将美好的声誉以及荣耀全归功于祖父以及父亲两位先王身上,而自己不敢居功,所以,上天享用他的供品,就连鬼神也都庇佑他。陛下圣明的恩情,如同天一般覆盖大地,就像疼爱儿女一样疼爱着天下的百姓,但是阴阳依旧没有调和,奸诈邪恶还是没有被禁止,这大概是因为臣子没能把先帝的盛大伟业发扬光大,反倒是争先恐后地抨击之前的法律法规不可用,必须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但是,许多制度改变以后,反而不能执行,只能再恢复原状。最终的结果是,在下位的人出现纠纷,官吏与平民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我心里痛恨国家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放弃,而徒劳地去做那些纷乱的改变!希望陛下认真回顾汉室历代相传的事业,留心遵循先帝的法令制度,弘扬先帝的功业,用来安定群臣的心。《诗经·大雅》说:‘不要忘掉祖先的教导,努力修养自身的德行。’这是实现‘德’的根本方法。《诗传》上说:‘知道应该喜好什么,应该厌恶什么,让性情变好,圣王的道路就是这样。’修养性情的方法,是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长处,并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聪慧通达的人,警惕过于明察;寡闻少识的人,警惕被隔绝蒙蔽;勇猛刚直的人,警惕过于暴躁;仁爱温和的人,警惕缺乏决断;恬淡沉静的人,警惕延误时机;胸襟宽广的人,警惕粗心大意。一定要清楚自己所应该注意改正的缺点,用大义将它弥补,之后才能达到中正平和的境界,而那些假装为善的狡猾之徒,才不能结党拉帮,挤进朝廷。请陛下务必警惕自己,让陛下的圣德更加伟大。
“我又曾听闻,要是家庭安详和谐,天下自然可以治理得很好,因此《诗经》开篇便是《国风》,《礼记》开篇就谈及冠礼、婚礼。以《国风》开头,追寻性情的根基,表明人伦之间的关系;以冠礼、婚礼开头,为安详和谐的家庭奠定基础,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圣明的君主,一定会谨慎地处理妃嫔与皇后之间的关系,注意区别‘嫡子’与‘庶子’的不同地位,将礼仪纳进自己的家中。卑微的不能越过尊贵的,新来的不可以排在原有的前面,一定要这样,才与人情相符,让阴气理顺;嫡子尊贵,庶子卑微,嫡子成年进行加冠礼的时候,在高台上隆重地举办,要用甜酒庆祝。其余的儿子,不能采用这种仪式,为的就是突显嫡子的尊贵,让他立于不可被质疑的地位,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礼仪形式,而是发自内心对待嫡子与别的儿子完全不同,所以用礼仪探刺真情而又使真情外露出来。圣贤的言谈举止,与谁欢饮娱乐,与谁亲近,都要让尊贵卑贱遵循一定的顺序,这样的话,全国百姓都会修养自我,听从归顺。要是本应亲近的反倒疏远,本应尊重的反倒将其放到卑微的地位,那么狡猾的奸邪之徒就会伺机而动,让国家混乱。因此圣人谨慎防备有一个坏的开端,在乱起之前便加以禁止,绝对不会因为私人的感情,破坏公正的原则。就像《易传》所说:‘家庭端正,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
当初,汉武帝曾经堵塞黄河决口而修建宣房宫。后来,黄河又在北面的馆陶决堤,形成屯氏河,沿着东北方向汇入大海,因为其河床的广度深度都与黄河一样,所以任其自由发展,不再壅堵决口。这一年,黄河在清河郡所属的灵县鸣犊堤又一次决口,而屯氏河逐渐干涸。
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38年)
春季正月戊辰日,有陨石在梁国坠落。
三月,汉元帝巡行到雍城,到五畤祭拜。
冬季,河间王刘元被控告杀害无罪之人,被撤掉爵位,流放至房陵。
撤除文帝母亲薄太后的陵墓。
汉元帝到虎圈观看野兽搏斗,嫔妃们全都在座陪同。突然一头熊跳出圈外,攀住栏杆就要爬上殿堂。汉元帝身边的侍从、贵人,包括傅倢伃在内的众位嫔妃,全都仓惶逃命。只有冯倢伃勇敢地走上前,站着挡在熊的面前。武士将熊杀死。汉元帝问她:“每个人都害怕,为什么你上前阻拦熊?”冯倢伃说:“猛兽凶性大发,只需抓住一个人,就会停止袭击,我担心它扑到陛下的座位,所以用身体阻挡它。”汉元帝感慨嗟叹,对冯倢伃更加敬重。而傅倢伃十分惭愧,自此与冯倢伃有了嫌隙。冯倢伃是左将军冯奉世的女儿。
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
春季正月,汉元帝巡行到甘泉,在泰畤祭拜天神。三月,到河东去,祭拜后土神。
夏季四月,大赦天下。
六月,汉元帝将皇子刘兴赐封为信都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