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二十一 翻译 第2节
东郡人京房跟随梁人焦延寿学习《易经》。焦延寿经常说:“获得我的学问而失去生命的,便是京房。”他的学说擅长占卜天灾人祸,一共分为六十卦,轮番交替地指定日期,把风雨冷热当成验证,都十分准确。京房应用这种学说的功力特别深厚,被地方官府举荐为“孝廉”之后,他到朝廷担任郎,数次上疏汉元帝,谈及天象变异,都特别灵验。汉元帝很欣赏他,屡次召见,向他询问。京房回答说:“古时候帝王依照功绩选拔贤能,所有的事都能够有所成就,祥瑞也会出现;衰亡之世,任用官员就要将是被诋毁还是被称赞当成依据,因此政治败坏而召来天灾变异。应该考核文武百官的做事效率和他们的政绩,天灾变异才会停止。”汉元帝下诏命京房主持这件事,于是京房制定了考功课吏法,上奏汉元帝。汉元帝命令公卿朝臣和京房在温室殿进行讨论,大家全都认为京房的办法太过繁琐,让上级与下级彼此监督,不能施行。但是汉元帝却倾向于这样做。当时,恰好各部刺史集中在京师长安向朝廷上报事宜,汉元帝召见他们,命令京房对他们宣布考核之事,刺史们也觉得不可行。只有御史大夫郑弘、光禄大夫周堪最初的时候反对,后来转为支持。
这个时候,中书令石显正把持大权。石显的好朋友五鹿充宗担任尚书令,二人一同执政。有一次,汉元帝在宴饮的时候召见京房,京房问汉元帝:“为什么周幽王、周厉王会让国家出现危难?他们所任用的都是什么人?”汉元帝说:“君主昏愦,所任用的全是些善于伪装的奸邪小人。”京房又问:“君主是明明知道他们是奸佞小人而任用他们?还是觉得他们贤能才任用的?”汉元帝回答说:“是觉得他们贤能。”京房说:“但是现在我们如何知道他们并不贤能呢?”汉元帝说:“依照当时形势混乱,君主身在险境之中就能够知道。”京房说:“要是这样的话,任用贤能的时候国家一定治理得好,任用奸邪的时候国家一定陷入混乱,这是事情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何幽王、厉王没有觉悟而另外选用贤能,为何最终还是任用奸佞而导致后来陷入困境?”汉元帝说:“乱世君主,都会认为他所任用的官员全是贤能的;要是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天下怎么还能有危亡的君主!”京房说:“齐桓公、秦二世也曾经清楚周幽王、周厉王的故事,还讥讽过他们;但是齐桓公还是任用竖刁,秦二世还是任用赵高,导致政治逐渐混乱,盗贼无处不在。为何他们不能用周幽王、周厉王的前车之鉴对比自己的行为,而觉悟到用人不当呢?”汉元帝说:“只有依法治国的君主,才会依照往事而预测未来。”于是京房摘掉官帽,叩头说:“《春秋》一书,记录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天灾异象,用来供后世君主参考。而陛下即位以来,出现日食月食,星辰逆行;山崩地裂,泉水涌动,大地震动,天降陨石;夏季降霜,冬季打雷,春季百花凋谢,秋季树叶繁茂,降霜不能将害虫杀死;洪灾、旱灾、虫灾,百姓饥饿、瘟疫肆虐,盗贼无法制伏,受刑的人充满市集。《春秋》所记录的灾难变异,全都已经出现。陛下看现在是治世呢,还是乱世呢?”汉元帝说:“已经乱到极致了,这还用说吗!”京房说:“现在陛下任用的都是些什么人?”汉元帝说:“现在的灾难变异以及为政情况,所幸胜过前代,但是我认为责任并不在这些人身上。”京房说:“前世的那些君主,也跟陛下的想法一样。我担心后代看现在,就如同现在看古代!”过了很长时间汉元帝才说:“如今是谁在扰乱国家?”京房回答说:“陛下自己应该知道是谁。”汉元帝说:“我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怎么还会任用他!”京房说:“陛下最信任,和他在宫廷中共同商议国家大事,掌管用人大权的人就是了。”京房说的就是石显,汉元帝也清楚,他对京房说:“我懂你的意思。”京房告退出来。后来汉元帝还是不能让石显退位。
臣司马光说:君主的德行不明察,那么就算臣属想要竭尽忠心,又从哪里着手呢!仔细观察京房对元帝的引导,可以说是将道理说得十分明白透彻了,但是最终还是不能让汉元帝觉悟,实在是可悲啊!《诗经》上说:“我不仅仅当面教育过你,而且曾经提起你的耳朵。不仅仅用手携带着你,而且还为你指示了很多事。”又说:“我教导你是如此诚恳耐心,可你却毫不在意。”这说的正是汉元帝啊!
汉元帝命令京房推举他的学生里掌握考察政绩以及有能力考察官员政绩的人,打算试用。京房上奏:“中郎任良、姚平,希望可以任用他们为刺史,在各州试行考察政绩的制度;请允许我留在朝廷,传达他们的奏章,以免阻塞下情。”但是石显、五鹿充宗都厌恶京房,想让京房远离汉元帝,因此向汉元帝提议,应当试任京房为郡守。于是汉元帝任命京房为魏郡太守,用他考察功绩的方法去治理郡县。
京房请求道:“年底的时候,请准许我搭乘驿车前来,当面对陛下汇报。”汉元帝同意了。京房自知因为数次谈论而遭到大臣的非议,与石显等人有了怨恨,不愿意离开汉元帝,因此上密封的奏章说:“我一离开京师,恐怕就会被当权大臣迫害,身死而事不成,因此期盼在年底的时候,可以搭乘驿车回到京师向陛下奏事,多亏蒙陛下怜惜而允许。但是六月辛巳日,阴云狂风四起,太阳光芒晦暗,它预示着高级官员欺瞒天子,而天子心里猜忌。六月己卯日、庚辰日之间,一定有要阻断陛下与我的关系,让我不能搭乘驿车奏事的人出现。”
京房还没有出发,汉元帝就命令阳平侯王凤奉诏告知京房,不用乘驿车返回京师奏事。京房心里更加恐惧。秋季,京房出发,到达新丰,托朝廷传递文书的差人又一次呈递密封的奏章说:“我之前在六月里曾经上书陛下,虽然所说的《遁卦》没有应验,但是占候之法说:‘有法术的人刚刚离开,天气寒冷,洪水涌出成灾。’到了七月,果真出现大水涌出。我的学生姚平对我说:‘你可以说是掌握道术,但是不能说是笃信道术。你所预测的天灾异象,没有不应验的。但是如今大水已经涌出,有道术的人就快被驱逐而死于外边,还有什么话要说!’我说:‘陛下最仁慈,对我特别宽容,就算是因为进言而死,我还是要进言。’姚平又说:‘你只能算得上小忠,算不上大忠。以前,秦朝赵高掌权,有一位名为正先的人,因为讽刺赵高而被处死,赵高的淫威自此形成。因此秦朝的混乱,是正先推动的。’现在我出任郡守,将考核功效作为自己的责任,就怕还没有着手就被杀害。请求陛下不要让我应验大水涌出的预言,如同正先那样死去,被姚平当作笑料。”
京房到达陕县,又一次上密封奏章说:“我之前建议由任良负责官员考绩,让我留在朝中。谈论这件事的人清楚这样不利于他们,而且不能将我和陛下阻隔开,所以说:‘与其让学生出面,倒不如由老师负责。’但是,要是派我做刺史,又担心我面见陛下上奏,因此又说:‘做刺史,恐怕太守不与之同心,倒不如做太守。’他们这是为了阻断我们君臣之间的联系。陛下没有违背他们的主张,反倒采纳了他们的提议,这正是阴云狂风不散开,太阳失去光辉的原因所在。我距离京师长安越远,太阳的晦暗就越重。祈望陛下不要将征我回京师当作难事而轻易地忤逆天意!奸邪阴谋,人虽然没有察觉,但是上天一定会有变化,因此人可以欺骗,但是天不可以欺骗,还望陛下详察!”
京房离开一个多月,居然被征召回京城,关入狱中。当初,淮阳宪王刘钦的舅舅张博是一个看风使舵、没有善行的人,向刘钦索要了许多财宝与金钱,到京城长安活动希望刘钦获得召见入朝。张博曾经跟着京房学习《易经》,并将女儿嫁与京房。京房每次觐见,回家之后,都将与汉元帝之间对答的内容告诉张博。于是张博偷偷记录下京房所说的绝密话语,让京房代替刘钦起草请求入朝的奏章,他将这些机密话语的记录以及奏章草稿,都拿给刘钦看,作为他行动的证据。石显得知此事后,便指控他们道:“京房与张博合谋,批评治国措施,将罪恶推到皇帝身上,牵连到诸侯王。”京房与张博因此全都被捕入狱,在街上斩首,他们的妻子儿女也都被流放至边塞。御史大夫郑弘,因被指控与京房是朋友,遭到罢免,贬为平民。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