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二十二 翻译
起屠维赤奋若(公元前32年),尽著雍阉茂(公元前23年),凡十年。
孝成皇帝上之上
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春季正月乙丑日,史皇孙刘进的祭庙发生火灾。
石显调任长信中太仆,官俸为中二千石。石显已经失去了依靠,又被调离了中枢要职,因此丞相、御史上奏汉成帝,奏报石显过去的罪行。石显和他的同党牢梁、陈顺全都被免官,石显和妻子也都被遣返原籍,石显心情郁闷,不吃食物,在回家的路上死去。那些因为与石显结交而获得官位的人,全都被免除官职。少府五鹿充宗被贬谪为玄菟郡太守,御史中丞伊嘉被贬谪为雁门都尉。
司隶校尉涿郡人王尊上书举报说:“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明明知道石显等把持朝政专权,作威作福,是国家的祸害,但是却没有及时上报皇上,对他们进行惩处,反倒百般献媚、曲意逢迎,附和偏袒臣下,欺骗皇上,心怀奸邪,迷惑君主,完全没有大臣辅政应有的言行举止,都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这些罪行都发生在大赦之前,尚且可以不追究。但是在大赦之后,匡衡、张谭指控石显的时候,非但没有自责不忠之罪,反倒故意突显先帝任用倾覆小人的过失,妄言什么‘文武百官都对石显十分畏惧,甚至超过了皇上’;这种卑君尊臣的言论,是不应该说的,失去了作为大臣的体统!”匡衡因此十分恐惧,摘下官帽请罪,将丞相、侯爵的印信、绶带上缴。汉成帝因为刚刚即位,不愿意重罚大臣,就下令将王尊贬为高陵县令。但是百官中许多人都觉得王尊的话很有道理。匡衡沉默但是心中不安,每当遇到水旱天灾,都连续请求辞去官职。而汉成帝则下诏加以安抚,不许他辞职。
汉成帝将已经故去的河间王刘元的弟弟、上郡库令刘良封为河间王。
有异星在营、室二星旁出现。
大赦天下。
壬子日,汉成帝将舅父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封为安成侯;赐封舅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夏季四月,黄雾四起,遮天蔽日,汉成帝颁布诏书广泛地听取公卿大夫的提议,希望大臣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有所忌讳。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都认为:“是因为阴气过盛,入侵抑制阳气的缘故。高祖曾立约:作为臣子的非功臣不得封侯。如今太后诸弟全都没有功劳而封侯,这样对外戚施恩,是从来不曾有过的,所以上天为了示警而出现异象。”大将军王凤闻奏十分害怕,上书请求退休,辞去官职。汉成帝不准,下诏安抚。
御史中丞、东海人薛宣上疏说:“陛下圣德仁厚,但是祥和之气仍旧不通,阴阳没有调和,可能是因为官吏大多施行苛政的缘故。被委派到地方的刺史,有人没有遵守准则,肆意行事,过多干涉郡县的行政事务,甚至广开请托的门路,听信谗言,来搜查吏民的过错,严辞批评,对细小的失误也不肯放过,对吏民过分地要求,并不考虑他们是否能够做到;郡县在刺史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互相采用严苛的手段,流毒害及百姓。因此,乡党邻里缺少和睦交往的喜悦,家族亲属也不顾及血缘之间的亲情,互帮互助、周济困难的淳厚风俗衰微了,礼尚往来的礼仪也不再实行。人情不通,那么阴阳自然不会调和,和气不通,不能说不是因此而导致的!《诗经》说:‘百姓们常常因为诸如粮食一类的事情而丧失道德。’俗语说:‘苛政之下亲情不复存在,烦苦之下伤害恩情。’陛下在刺史奏事的时候,应该告诫他们,让他们清楚本朝施政的关键所在。”汉成帝高兴地接纳了意见。
八月,有一上一下的两个月亮在早上出现于东方。
冬季十二月,汉成帝在长安南郊、北郊修建祭天、祭地的庙宇,下令撤掉甘泉与汾阴两地祭祀的庙宇,连甘泉紫坛的装饰、女子歌乐、鸾路、骍驹、龙马、石坛等一并撤除。
二年(庚寅,公元前31年)
春季正月,将位于雍城的五畤祭坛和陈宝祠拆除,这全是听从了匡衡的提议而采取的做法。辛巳日,汉成帝第一次到长安南郊祭天。将侍奉郊祀之县和在京师各个官府的轻罪囚犯赦免;减免天下赋税,一算减少四十钱。
闰正月,汉成帝下令在渭城延陵亭修建自己的陵墓。
三月辛丑日,汉成帝第一次在长安北郊祭拜后土。
丙午日,汉成帝将许氏立为皇后。许皇后是车骑将军许嘉的女儿。汉元帝哀痛母亲恭哀后在位时间非常短暂就惨遭霍氏的毒手,所以特别选取许嘉之女嫁给太子。
汉成帝做太子时,就以好色出名;等到做了皇帝后,皇太后诏令选取良家女充实后宫。大将军、武库令杜钦劝王凤说:“依照古礼,天子大婚,一次要娶九名女子,目的是让她们多生儿子,以对得起祖宗。其中有人过早去世,虽然她的位置空缺,但是也不再补充,就是为了让君主长寿,也避免后宫争宠。因此皇后嫔妃有贞洁贤淑的品德,而子孙后代就有圣贤之君;制度有严格的限制,皇上就有高寿之福。摒弃这些古礼,君王就会沉溺于女色;要是沉溺于女色,就不会长寿。男子五十岁,好色之心还没有衰退;但是妇人到了四十岁,容貌就不像以前那样了。用衰败的容貌,去服侍处在好色之心还没有衰退的年龄段的君主,而并不用古礼去克制,那么他原本的好色之心就无法挽救,而后还会有不正常的变化出现,其结果是,正宫皇后产生怀疑之心,担心后位不稳,而庶妻宠妃萌生夺嫡的野心。这就是晋献公采纳谗言的诽谤,导致申生无辜蒙冤而死的原因。现在圣主还十分年轻,没有嫡子,刚刚开始学习治国的大道,还没有因为宠爱后妃而被指责。将军作为辅政大臣,应当凭借本朝初期的隆兴,建立九妻制度,精心选取品德高尚的仁义之家,物色品行容貌端庄的女子,不一定要有声色技能,将这个制度规定成万世不变之法。年轻人要戒色,《诗经·小卞》这首诗,讥讽了周幽王废除申后立褒姒,哀痛太子遭到流放,让人听了寒心。希望将军常以此为忧!”王凤把杜钦之言转告给皇太后,太后认为汉朝并没有九妻之制的先例;王凤不能自立法度,只能遵照惯例而已。王凤一向重视杜钦,因此将他安排在幕府做官,国家的朝政大事,常常和他一同商讨。杜钦数次称赞推举有名望的士人,让他们修改政治上的欠缺与失误;当世的善政,大多是杜钦的主意与筹划。
夏季,大旱。
匈奴呼韩邪单于十分宠爱左伊秩訾的两个侄女。长女是颛渠阏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且莫车、次子囊知牙斯;幼女是大阏氏,生了四个儿子:长子雕陶莫皋,次子且麋胥,二人全比且莫车年龄大,三子咸,四子乐,年龄都比囊知牙斯小。此外还有别的阏氏所生的儿子十多人。颛渠阏氏的地位最尊贵,长子且莫车也很受单于疼爱,呼韩邪病危,想立且莫车为继承人。颛渠阏氏说:“匈奴内乱十多年,国家命脉如同发丝一样,勉强维系,幸而蒙受汉朝的力量,才重新获得安宁。现在刚刚安定还没多久,人民害怕战争。且莫车年纪小,不能让百姓归附,立他怕是又会让国家陷入动乱之中。我和大阏氏是亲姐妹,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儿子,倒不如立雕陶莫皋。”大阏氏说:“且莫车虽然年纪小,但是可以让大臣们一同辅佐国政。如今舍弃高贵的嫡子,而立卑贱的庶子,后世一定会发生内乱。”单于最终听从了颛渠阏氏的建议,立雕陶莫皋为继承人,并立下约定,命令雕陶莫皋将来将汗位传给弟弟且莫车。呼韩邪死后,雕陶莫皋即位,称复株累若鞮单于。他委任且麋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复株累单于依照匈奴的习俗,再娶王昭君为妻,生下两个女儿:长女云公主嫁给匈奴贵族须卜氏,小女嫁给匈奴贵族当于氏。
三年(辛卯,公元前30年)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