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二十二 翻译 第2节
春季三月,赦免天下囚徒。
秋季,关内大雨连续下了四十多天。京师百姓惊慌相告,传言洪水就要来了。百姓纷纷逃命,混乱中彼此踩踏,老弱都大声哭叫,长安城里乱作一团。汉成帝亲临前殿,召见公卿商讨计策。大将军王凤认为:“太后与皇上以及后宫嫔妃可以登上御船,命令官吏百姓登上长安城墙,以躲避洪水。”群臣全都赞同王凤的提议。只有左将军王商说:“从古至今,就算是无道的朝代,大水也没有淹没城郭;现在政通人和,盛世无战争,上下相安,怎么可能有洪水在一天之内突然涌现?这必定是谣言!不应当下令让官吏百姓登上城墙,那会让百姓更加惊恐。”汉成帝于是没有采取行动。没过多久,长安城中慢慢安定下来,经过调查,果真是谣言。汉成帝对王商坚守不动的提议十分赞赏,数次称赞;而王凤则大感惭愧,后悔自己说错了话。
汉成帝想将国家大事完全托付给王凤,八月,下令免除车骑将军许嘉的官职,命他以特进侯的身份参与朝见。
张谭因为推举人才不实而获罪,被免掉官职。冬季十月,提拔光禄大夫尹忠为御史大夫。
十二月戊申朔日,发生了日食。当夜,未央宫发生地震。汉成帝下诏,要求举荐贤能、方正与能直言进谏的士人。杜钦和太常丞谷永上书,都说是因为后宫美女受宠过盛,有人怀有嫉妒之心,想让君王专宠自己,这样下去,就会发生危及皇位继承人的祸患。
越嶲发生山崩。
丁丑日,匡衡因为多取了四百顷封邑土地,以及手下属官盗取所主管的财物十金以上而获罪,被免去官职,贬为平民。
四年(壬辰,公元前29年)
春季正月癸卯日,有四颗陨石坠落在亳县,有两颗陨石坠落在肥累。
撤销中书宦官。初次设置尚书人员为五人。
三月甲申日,任命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为丞相。
夏季,汉成帝将之前被推举的直言进谏之士,全都召至白虎殿进行考核,回答皇帝的策问。这时,汉成帝将国家大事全都交给王凤,直言之士在回答策问的时候,许多人都把陨星落下归罪于王凤。谷永清楚王凤正受信任重用,掌握大权,想暗中依靠,因此上书说:“现在四方外族全都降服,都成为汉朝的臣属,北方没有匈奴荤粥、冒顿那样的祸患,南方也没有赵佗、吕嘉那样的灾祸,三边安定,没有战乱的警报。大的诸侯国不过几个县的食邑,由朝廷派出的官员掌管那里的大权,让诸侯王无法肆意妄为,不会出现当年吴、楚、燕、梁等诸侯国拥兵自重的形势。文武百官彼此牵制,和皇帝有亲属关系的官员和没有亲属关系的官员相交结,皇亲国戚里有申伯那样的忠臣,他们恭敬谨慎、小心翼翼,没有重合侯莽通、安阳侯上官桀、博陆侯霍禹那样的乱臣。上述三种人都没有任何的罪行,我担心陛下会放过明显的错误,忽视天地明确的警告,听信愚昧不明事理的言论,归罪于无辜的人,将政事交给不可靠的人,那就会大失上天之心,实在是太不应该了。陛下要是能够考虑我的建议,抵制沉溺之心,克服专宠之爱,振奋阳刚之威,让天子之恩雨露均沾,让后宫的各位嫔妃能够轮流服侍皇上,增添能够生男孩的妇人,无论美丑,不在乎是否曾经嫁过人,也不顾及年龄。依照古法推算来说,陛下要是能让身份卑微的人生下皇子,则反倒是福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皇子,不讨论其母的尊卑。后宫女史、使令中要是有皇上喜欢的女子,也可纳选,广泛地求嗣于身份卑微的人,遇到上天庇佑,生下皇子,皇太后的担忧与烦恼,也会因此解除,上天的指责与愤怒也会平息化解,后代繁衍,灾难自然解除。”杜钦也仿照谷永的意思上书。汉成帝将他们两人的奏书都拿给后宫看,提升谷永为光禄大夫。
夏季四月,天降大雪。
秋季,桃树、李树结果。
大雨连下十多天,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堤。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冯逡上奏说:“清河郡地处黄河下游,土壤松脆,容易发生崩塌,暂时没有出现决堤的情况,是因为屯氏河通畅,两河可以分流。现在屯氏河已经淤积,灵鸣犊口也越来越不畅通,只剩一条河,但是却要兼容几条河流的水量,尽管将堤防加高,最终还是不能让它流畅下泄。要是有大雨,十天不停,河水一定会泛滥。夏禹时代的九河故道,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但是屯氏河刚刚淤积不久,疏通起来比较容易;再有,黄河和屯氏河分流的交叉口地势比较高,进行分减水力的工程,施工起来也相对容易,可以重新疏通屯氏河,以助于黄河下泄洪水,预防洪灾的发生。要是不提前修治,一旦黄河在北岸决堤,就会危及四五个郡;在南岸决堤,就会危及十多个郡,事后再想补救,那就太晚了!”汉成帝把冯逡的奏章拿给丞相和御史去处理,他们奏请派博士许商去巡察那一地区,依照许商调查的结果,他们认为:“如今国家财政不足,可以暂时不进行疏通。”三年之后,黄河果真在馆陶和东郡金堤决堤,兖州、豫州以及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洪水泛滥,一共淹没了四郡三十二县,超过十五万顷土地变成泽国,水深的地方达到三丈;冲毁的官府和民间房舍将近四万所。
冬季十一月,因为御史大夫尹忠的救灾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汉成帝严厉地批评他没有尽心职守,尹忠自尽。汉成帝派大司农非调调拨均平钱谷赈济遭受洪灾的各郡,又派两名谒者向河南以东地区征调五百艘船,自洪灌区中救出灾民九万七千多人,将他们转移到丘陵高地。
壬戌日,任命少府张忠为御史大夫。
南山地区盗匪傰宗等几百人为害地方。汉成帝诏令派军一千人围剿,过了一年多,还是没能擒获。有人对大将军王凤说:“几百名盗匪在天子脚下作乱,讨伐却不能擒获,难以对四方蛮族彰显汉朝之威;只有选用贤能的京兆尹才行。”所以王凤推荐前高陵令王尊,召其入京任命为谏大夫,署理京辅都尉,暂代行使京兆尹的职责。他上任还不足一个月,盗匪就被消灭;之后正式提拔王尊为京兆尹。
汉成帝即位初期,丞相匡衡曾上奏说:“射声校尉陈汤,凭借二千石官员的身份到西域出使,主管西域事宜,他不能以身作则,成为下属的典范,反倒是偷盗所没收的康居王国财物,还告诉下属官员说:‘远在境外发生的事,不会受到追究。’这件事虽然是在大赦之前发生的,但是他已经不适合再担任官职。”陈汤获罪被免去职务。
后来,陈汤上疏说:“康居王送来作为人质的王子,并非是真正的王子。”但是通过调查,的的确确是真正的王子。陈汤被捕入狱,依法应该被处死。太中大夫谷永上书为陈汤申辩说:“我听闻楚国由于有子玉得臣,使晋文公侧坐以待贤良;赵国因为有廉颇与马服君赵奢,强大的秦国就不敢入侵井陉;近代汉朝有郅都、魏尚的存在,匈奴就不敢自沙漠南下。所以可以说,骁勇善战、克敌制胜的将领,是国家的得力助手,不可以不重视他们。这正是:君子听到隆隆的战鼓声,就会想念将帅之臣。我看关内侯陈汤,以前击杀郅支单于,威震蛮夷各国,所向披靡,一直攻到西海,自汉朝开国以来,在国境之外作战的将领,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战功!如今,陈汤因报告失实而获罪,长期被囚禁在监狱里,这么长时间还没定案,执掌刑法的官员想要置他于死地。从前,白起是秦国的大将,南伐楚国,攻克郢都;北击赵国,坑杀四十万赵括降卒,却因为小小的过错,被赐死在杜邮;秦国百姓怜悯他,没有不为他流泪的。现在陈汤亲执武器,横扫匈奴,奋战在万里之外,将战功呈献给皇家祖庙,向上天汇报,天下武士没有不倾慕他的。他不过是因为说错了话而犯罪,并非什么重大的罪过。《周书》说:‘记住人的功劳,忘掉人的过错,这才适合做君主。’犬马因为对人有劳苦之功,死后还要用车帷伞盖把它们妥善埋葬当作回报,何况是对国家的功臣呢?我私下里觉得陛下忽略了战鼓的声音,没有明察到《周书》的深意,忘记了施恩于有劳苦之功的大臣,用对待寻常臣子的礼节对待陈汤,最后还是听从执法官吏的意见,将他处死,让百姓耿耿于怀,有了秦朝百姓那样的遗憾,这并非是勉励大臣为国死难的做法!”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