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三十九 > 汉纪三十九 翻译

汉纪三十九 翻译

起旃蒙作噩(公元85年),尽重光单阏(公元91年),凡七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

元和二年(乙酉,公元85年)

春季正月乙酉日,朝廷下诏说:“法令规定:‘百姓有生育子女的,免征算赋三年。’现在所有怀孕的妇女,再赏赐胎养谷每人三斛,免征她们丈夫的算赋一年。将其明确定为法令!”章帝又诏令三公说:“沉静稳重的官吏,至诚不加虚饰,考察他们每天的政绩好像有所不足,每月的政绩却有所富余。例如襄城县令刘方,当地官民都说他为政不烦扰,尽管没有其他特殊的政绩,这也接近我的要求了!把苛求视为明察,把刻薄视为智慧,把轻罚视为仁德,把重惩视为威严,倘若这四种情况出现,那么下面的人民就会心怀怨恨。我多次下诏书,颁布诏书的官员在路上前后相接,可是吏治不见好转,有些平民失去本业,问题出在哪里?希望各位努力思虑以往的法令,让我满意!”

北匈奴首领车利涿兵等人逃到塞内,前后共有七十三批人。当时北匈奴力量衰弱,各部落离散反叛,南匈奴进攻其南方,丁零进犯其北方,鲜卑攻打其东方,西域各国侵扰其西方,使其无法独立自保,于是向远方迁徙。

南匈奴单于长死去,前单于汗的儿子宣继位,是为伊屠於闾鞮单于。

《太初历》颁行一百多年,逐渐晚于天时。章帝命令治历官编䜣、李梵等人整理校正历法,制定《四分历》。二月甲寅日,朝廷开始颁行新历法。

章帝做太子的时候,师从东郡太守汝南人张酺学习《尚书》。丙辰日,章帝到东方巡视,亲临东郡,带领张酺及其学生和郡县官吏共同在郡府庭院中集会。章帝先行弟子之礼,让张酺讲解《尚书》一篇,然后改行君臣之礼。赏赐特别优厚,到场的人无不享受恩惠。途经任城时,章帝亲临郑均家,赐给他尚书俸禄直至终身,当时人称郑均为“白衣尚书”。

乙丑日,章帝在定陶亲耕。辛未日,章帝亲临泰山,烧柴祭告泰山之神。接着他又前往奉高。壬申日,章帝在汶上明堂祭祀五帝。丙子日,大赦天下。他又前往济南。三月己丑日,章帝亲临鲁地。庚寅日,他在阙里祭祀孔子以及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演奏六代古乐,隆重会见孔氏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共六十二人。章帝对孔僖说:“今天的聚会,对于您的宗族有荣耀吗?”孔僖回答说:“我听说英明的帝王、圣德的君主,没有不尊敬老师重视正道的。现在陛下亲自委屈万乘之尊,光临我卑微的乡里,这是尊崇礼敬先师,为圣德增添光辉。至于荣耀,我不敢当。”章帝大笑说:“不是圣人的子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他任命孔僖为郎中。

壬辰日,章帝亲临东平国,追念东平献王,对他的儿子们说:“我想念他这个人,来到他的家乡,他的住处还在,人却已经死亡。”说着流下眼泪沾湿了衣襟。于是章帝来到东平献王的陵墓,用太牢祭祀,亲自祭拜神主,哀伤地哭泣。东平献王从京城返回封国时,骠骑将军府的属吏丁牧、周栩因为东平献王礼贤下士,不忍离开他,于是担任王府家臣几十年,事奉其祖孙三代。章帝听说后,召见二人,既怜悯他们久居下位,又想要宣扬东平献王的美德,就提拔他们为议郎。乙未日,章帝亲临东阿,向北行进登上太行山,到达天井关。夏季四月乙卯日,章帝返回宫中。庚申日,他又到宗庙祭祀。

五月,章帝改封江陵王刘恭为六安王。

秋季七月庚子日,朝廷下诏说:“《春秋》重视三正,审慎三微。制定律条不要在十一月、十二月判决犯人,只在冬初十月可以。”

冬季,南匈奴单于派兵和北匈奴温禺犊王在涿邪山交战,获胜后返回。武威太守孟云进言:“北匈奴此前已经与朝廷和亲,可是南匈奴又去进行劫掠,北单于会认为汉朝在欺骗他,谋划要进犯边塞。我认为应该让南匈奴归还他们所劫掠的俘虏来安抚北匈奴。”章帝诏令百官在朝堂协商。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认为不可以归还,司徒桓虞和太仆袁安却认为应当归还。郑弘因此高声激怒桓虞说:“那些声称应当归还俘虏的人,都对朝廷不忠诚!”桓虞也在朝堂呵斥郑弘,第五伦和大鸿胪韦彪都气得变了脸色。司隶校尉检举郑弘等人,郑弘等人把印信绶带全部上交来谢罪。朝廷下诏回复说:“问题反复讨论难以决断,群臣各自持有不同意见,大概事情需要集思广益,政策需要凭借众人力量来制定。中正平和,这才符合朝廷之礼,沉默不语压抑心情,更不是朝廷的福运。各位有什么过失要深刻地谢罪!请各自戴上冠帽穿上鞋子!”章帝于是下诏说:“江海所以能够统领百川的原因,是因为其地势低洼。汉朝略受委屈,又有什么危害!何况现在和匈奴之间君臣的名分已确定,对方言辞恭顺,约定明确,多次前来进贡,怎么能违背信用,自陷于理亏的境地呢!命令度辽将军兼中郎将庞奋,用成倍的价格赎买南匈奴所劫掠的俘虏归还给北匈奴。南匈奴斩杀敌人并获得俘虏,应当论功行赏,一切都按照惯例实施。”

三年(丙戊,公元86年)

春正月丙申,帝北巡。辛丑,耕于怀。二月乙丑,敕侍御史、司空曰:“方春所过,毋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生僻字_古文自编10937号,引避之。生僻字_古文自编10938号生僻字_古文自编7460号可辍解,辍解之。”戊辰,进幸中山,出长城。癸酉,还,幸元氏。三月己卯,进幸赵。辛卯,还宫。

春季正月丙申日,章帝到北方巡视。辛丑日,他在怀县亲耕。二月乙丑日,章帝敕令侍御史、司空说:“现在正值春季,我所经过的地方不要砍伐杀生。车辆可以避让,就尽量避让。驾车的两侧的马能够解除,就尽量解除。”戊辰日,他又来到中山国,走出长城以外。癸酉日,返回,他又亲临元氏。三月己卯日,章帝来到赵国。辛卯日,他返回宫中。

太尉郑弘多次陈述侍中窦宪权势太大的问题,言辞十分恳切,窦宪忌恨他。正逢郑弘奏报窦宪的党羽尚书张林、洛阳县令杨光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而行为残暴,奏书呈上,处理奏书的官吏是杨光的旧交,趁机通知杨光,杨光又报告窦宪。窦宪奏报说郑弘身为重臣却泄露国家机密,章帝为此斥责郑弘。夏季四月丙寅日,朝廷收回郑弘的印信绶带。郑弘亲自到廷尉投案待审,章帝下诏将他释放,他借此请求辞官回乡,没有被批准。郑弘病重,上书谢恩说:“窦宪的奸猾邪恶,上通于天,下达于地,全国上下都疑惑不解,无论贤愚都心怀憎恶,说:‘窦宪用什么方法迷惑了皇上!近代王氏的灾祸,仍然历历在目。’陛下身处天子的尊位,守护万世长存的基业,却信任说人坏话而巧言令色的奸臣,而不计较这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关键。我虽然命在旦夕,但是死也不忘效忠,希望陛下除掉四凶一样的坏人,来平息人神的愤恨!”章帝看到奏章,派太医探视郑弘,太医到了,郑弘已经去世了。

朝廷任命大司农宋由为太尉。

司空第五伦因为年老生病请求辞官,五月丙子日,章帝颁赐策书将第五伦免职,按照二千石的俸禄标准供养他终身。第五伦一心为公而恪尽职守,议论政事从不模棱两可。他本性质朴而诚实,少有文采,做官以廉正清白著称。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从前有人送给我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是每当要三公推荐人才的时候,心中总是不忘这件事,也终究没有举荐这个人。像这样,怎么能说我没有私心呢!”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