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四十八 > 汉纪四十八 翻译

汉纪四十八 翻译

起强圉协洽(公元167年),尽重光大渊献(公元171年),凡五年。

孝桓皇帝下

永康元年(丁未,公元167年)

春季正月,东羌先零部围攻祋祤县,劫掠云阳县,当煎等诸部羌民再次叛乱。护羌校尉段颎带领军队在鸾鸟县阻击,大败叛羌,将西羌平定。

夫馀王国国王夫台攻打玄菟郡;玄菟郡太守公孙域率军将其打败。

夏季四月,先零部羌民大肆侵犯三辅地区,攻下京兆虎牙营和扶风雍营,杀死一千多人。

五月壬子晦日,发生了日食。

陈蕃被免职之后,朝廷大臣震惊恐慌,没有人再敢为党人求情。贾彪说:“我如果不西去京都洛阳一趟,大祸无法解除。”于是他亲自来到洛阳,说服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魏郡人霍谞等人,让他们营救。窦武上疏说:“自从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听闻施行过善政,常侍、黄门,却狡诈百出,竞相谋取封爵。回忆西京长安时代,奸佞的臣子掌控着朝廷大权,最终失去天下。现在不考虑失败的往事,反而又走到让车辆倾覆的轨道上。我担忧秦朝二世胡亥灭亡的灾难,一定会再次降临,赵高等人的反叛,迟早都会发生。最近因奸臣牢修捏造出的朋党之议,便逮捕前司隶校尉李膺等入狱,严加拷问,牵扯到数百人,囚禁多年,事情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我认为李膺等秉持忠心,坚持节操,是想要筹划治理王室大事,他们才真正是陛下的后稷、子契、伊尹、吕尚等一类的辅佐大臣,却反被加上虚无的罪名,惨遭奸臣贼子的冤枉陷害,天下因此寒心,海内失望。只有请陛下留心澄清、查清,即时予以释放,用以满足天地鬼神翘首盼望的愿望。现在尚书台的亲近大臣,比如尚书朱生僻字_古文自编11267号、荀绲、刘祐、魏朗、刘矩、尹勋等人,皆是国家的忠贞之士,朝廷的贤能辅佐。尚书郎张陵、妫皓、苑康、杨乔、边韶、戴恢等人,举止儒雅,通晓国家的典章制度,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英才并列。然而,陛下却偏偏选择信任身边的人,仰仗奸佞邪恶,让他们在外主管州郡,在内作为心腹。应该将这批奸佞邪恶之徒不断加以废黜,调查、审问他们的罪状,进行惩罚。信任忠良,分辨善恶与是非,使邪恶与正直、诽谤与荣誉各自得到恰当的位置。根据上天的旨意,将官位传给善良的人。果真是这样,天象灾异的征兆可以消除,上天的祥瑞反应指日可待。近来,虽有时也有嘉禾、灵芝草、黄龙等出现,但是,祥瑞发生,肯定是因为有贤才,福佑降临,一定是因为有善人,如果有恩德,它便是吉祥,没有恩德,它便是灾祸。而今陛下的行为不符合天意,所以不应该加以庆贺。”奏章呈上之后,窦武便称病辞职,同时交还城门校尉槐里侯的印信绶带。霍谞也上书营救党人。桓帝的怒气稍有化解,派中常侍王甫前去监狱审问范滂等党人。范滂等人脖子上戴着木枷,手腕上戴着铁铐,脚上挂着铁镣,以布袋蒙着头脸,暴露在台阶下面。王甫逐一诘问说:“你们互相举荐,如同嘴唇和牙齿般地结成一党,到底有何企图?”范滂回答说:“孔子有言:‘见到善,立即学习都来不及。见到恶,好像将手插到沸水里,应该立刻停止。’我希望奖励善良让大家同样清廉,嫉恨恶人让大家都知晓其卑污的所在。本以为朝廷会鼓励我们这么做,从没想到这是结党。古代人积德行善,为自己谋得福利。如今积德行善,反而身陷死罪。我死之后,希望将尸首埋葬于首阳山旁边,对上不辜负皇天,对下不愧对伯夷、叔齐。”王甫被范滂的言辞所感动,可怜他们的无辜遭遇,于是让有关官吏解下他们身上的刑具。而李膺等人在口供里,又牵涉出很多宦官子弟,宦官们也害怕事态继续扩大,于是请求桓帝,把发生日食现象当作借口,将他们赦免。六月庚申日,桓帝下诏,大赦天下,更改年号。党人共二百多人,都遣返回各人的故乡;将他们的姓名编写成册,分送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终身不允许出仕做官。范滂前去拜访霍谞,但不肯道谢。有人指责他,范滂回答说:“过去叔向不见祁奚,我又为何多此一谢。”范滂南归汝南郡的时候,南阳的士绅乘车前来迎接他的有几千辆车。他的同乡殷陶、黄穆站在他身边侍卫,为他回应接待宾客。范滂对殷陶等人说:“如今你们跟着我,是加重我的灾祸!”于是他便逃回故乡。

当初,下诏搜捕党人,各个郡县、封国奏报检举,牵涉的人以百计数,只有平原国宰相史弼没有奏报一个党人。诏书前后数次下达催促州郡官府,限期奏报,掾史等属吏因此还遭到髡刑和鞭刑,青州从事坐在平原国的传舍责问史弼说:“诏书对党人十分痛恨,皇帝的旨意这样诚恳痛切。青州一共有六个郡国,其中五个郡国全都有党人,平原国为何治理得就没有党人?”史弼回答说:“先王治理天下,规划州郡国县境界,水土各不相同,风俗也不一样。其他郡国有的,平原国就没有,如何能相比呢!假若仰望上司长官的旨意,陷害善良无辜之辈,或者依靠严刑酷罚,让无理的举动得逞,那么平原国的人民,家家户户都是党人。我这个封国宰相也只有一死而已,绝对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从事勃然大怒,立即逮捕史弼的所有属吏,送去监狱囚禁,接着弹劾史弼。碰巧遇上桓帝下令解除党禁,史弼以薪俸赎罪,所救脱的人很多。

窦武所举荐的人有:朱生僻字_古文自编11268号,沛国人;苑康,渤海郡人;杨乔,会稽郡人;边韶,陈留郡人。杨乔的容貌和仪表壮伟美丽,数次上书奏陈朝廷政事,桓帝喜欢他的才华和美貌,想要将公主嫁给他为妻,杨乔坚决推辞,桓帝不允许,杨乔闭口绝食,七日之后死去。

秋季八月,巴郡的人上奏说发现了黄龙。开始,一群人想去池塘洗澡,看见池塘的水浑浊,于是大家互相开玩笑地恐吓说:“水中有一条黄龙!”于是这句话在民间传播开来,郡太守认为这是好事,所以将此事上报朝廷。郡府属吏傅坚劝阻说:“这不过是差役的一句玩笑话罢了。”郡太守没有听从劝阻。

六月,发生水灾,渤海海水倒灌成灾。

冬季十月,先零部羌民进犯三辅地区,张奂派遣司马尹端、董卓带领部队阻击,大败羌民,将其酋长、豪帅等人斩杀,加上俘虏共一万多人,幽州、并州、凉州等三州动乱全部平定。张奂论功应当晋封侯爵,但他不肯奉承宦官,所以没能晋封侯爵,仅赏赐钱二十万,任命他家中一人为郎。张奂推辞不肯接受,只请求朝廷批准将他家的户籍迁移至弘农郡籍。根据过去的法令制度,边郡人士不允许迁居内地。桓帝下诏,因张奂有功,给予特别批准。任命董卓为郎中。董卓,陇西郡人,性情粗鲁勇猛而有谋略,羌人、胡人都很害怕他。

十二月壬申日,重新改封瘿陶王刘悝为渤海王。

丁丑日,桓帝在德阳前殿驾崩。戊寅日,尊皇后窦妙为皇太后。窦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当初,窦妙被立为皇后之后,却很少可以见到桓帝,仅有采女田圣等人受到桓帝的宠幸。窦后嫉妒而又残忍,桓帝的棺材还停在德阳前殿的时候,她就下令处死田圣。城门校尉窦武为了商量确定新皇帝的人选,征召侍御史河间国人刘生僻字_古文自编11269号,向他询问刘姓皇族中的贤德之才,刘生僻字_古文自编11270号推荐解渎亭侯刘宏。刘宏是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祖父是刘淑,父亲是刘苌,两世都封作解渎亭侯。于是窦武入宫报告窦太后,在禁宫中定策,委任刘生僻字_古文自编11271号为守光禄大夫,与中常侍曹节共同持节,带领中黄门、虎贲武士、羽林军等一千人,前去迎接刘宏,当时刘宏年仅十二岁。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