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五十一 翻译
起著雍执徐(公元188年),尽上章敦牂(公元190年),凡三年。
孝灵皇帝下
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春季正月丁酉日,大赦天下。
二月,有异星出现于紫微星旁。
黄巾军余部郭大等人在河西白波谷起兵叛乱,攻击太原郡、河东郡。
三月,匈奴屠各部落起兵进犯并州,将并州刺史张懿杀死。
太常江夏人刘焉看见汉朝王室乱事颇多,向灵帝建议道:“全国各处发生叛乱,是因为刺史权力太小,既不能禁制,也没有用对人,所以引发百姓的背叛。应当改置州牧,选取名声清正的重臣来担任。”刘焉心里想要担任交趾牧。侍中、广汉人董扶私下里对刘焉说:“京城洛阳就快要发生大乱,根据天象,益州地区将会出现新的皇帝。”于是,刘焉更改主意,请求去益州。刚好益州刺史郤俭横征暴敛,关于他的苛政的民谣四下流传;再加上耿鄙、张懿都被叛贼诛杀,朝廷便听取刘焉的意见,选用列卿、尚书为州牧,各自以原来的官秩出任。封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人刘虞为幽州牧。各州长官权力的加大,也是从此时开始。刘焉,是鲁恭王刘馀的后代;刘虞,是东海恭王刘彊的五世孙。刘虞曾担任过幽州刺史,百姓与夷人都很怀念他的恩德与信誉,所以朝廷任命他。董扶与太仓令赵韪都辞去官职,跟随刘焉去往益州。
灵帝下诏征召南匈奴兵并分配给刘虞带领去讨伐张纯,南匈奴单于羌渠派遣左贤王带领骑兵赴幽州等候调遣。匈奴人担心以后不断征召士兵,于是右部落叛乱,跟屠各部落联合,共有十多万人,进攻并诛杀羌渠。匈奴人立羌渠的儿子右贤王於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夏季四月,太尉曹嵩被免除官职。
五月,任命永乐少府南阳人樊陵为太尉;六月,将他免除职位。
益州人马相、赵祗等人在绵竹发兵,自称为“黄巾”,诛杀刺史郤俭,攻击巴郡、犍为,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连续攻下三郡,有部众数万人,马相自称为天子。益州从事贾龙等带领官吏和百姓攻打马相等,数日之后将其击败,马相等人逃跑,益州界内得以清静。于是贾龙派遣官兵去迎接刘焉。刘焉将州府迁至绵竹,安抚离散叛乱的百姓,为政宽容,施行恩德,以收服人心。
有七个郡国发生水灾。
已故太傅陈蕃之子陈逸与术士襄楷在冀州刺史王芬处见面,襄楷说:“天象不利于宦官,那些黄门、常侍们这次真的要被铲除了。”陈逸很高兴。王芬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充当先锋铲除他们。”就跟各地的豪杰相互联系,上书说黑山的叛军攻打抢劫他属下的郡、县,意图在于以此为借口发兵。刚好此时灵帝想到北方来看看他在河间的老屋,王芬等秘密谋划以武力来劫持灵帝,将那些常侍、黄门杀死,然后废黜灵帝,另立合肥侯为皇帝。王芬等将此方案告之议郎曹操。曹操说:“废立皇帝,是天底下最为不祥的事情。古时候,有的人权衡轻重、预测成败后才去施行,伊尹和霍光便是这样。这两个人心怀无比的忠诚,以宰相和辅政大臣之位,依靠执政大权,加上跟众人的愿望一致,所以计划得以实现、能够成就大事。如今,诸位只看见他们当初的轻而易举,而没有看见现在的困难。以这种非常的手段,想要达到目的,难道不认为是危险的吗?”王芬又邀请平原人华歆、陶丘洪等人共同谋划。陶丘洪想要动身,华歆进行拦阻,说:“废立皇帝的大事,伊尹、霍光都感觉很困难。何况王芬性情疏阔而又缺少威武的气概,此举一定会失败。”陶丘洪于是作罢。此时,北方天空半夜时分出现一道赤气,由东至西,横贯天际,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上书说:“北方地区有阴谋,陛下不宜去北方。”灵帝于是作罢。灵帝命令王芬解散已聚集的士兵,不久后征召王芬到洛阳去。王芬害怕,便解下印绶逃走了,跑到平原,自杀身亡。
秋季七月,任命射声校尉马日为太尉。马日
,是马融的族孙。
八月,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这些人都归蹇硕统一指挥管理。灵帝自从黄巾军起事之后,开始留心军事;蹇硕身体健硕而有军事谋略,灵帝十分信任他,连大将军也要服从他的指挥。
九月,司徒许相被免除官职;任命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人刘弘为司空。
任命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董重,是灵帝母亲永乐太后哥哥的儿子。
冬季十月,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又起兵叛乱,攻击郡县。
观测气象来推断吉凶的法术家认为京城洛阳会遭遇兵灾,南北两宫会发生流血事件。灵帝想通过法术来进行压制,于是大量调动各地军队,于平乐观下举行阅兵仪式,修建一个大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盖,有十丈高;在大坛的东北方向又修建一个小坛,上而又立起九层的华盖,高达九丈。步兵骑兵数万人列队,设营布置阵形。甲子日,灵帝亲自出来阅兵,站在大华盖下面,大将军何进站在小伞盖下面。灵帝亲自披戴甲胄,骑着有护甲的战马,自称“无上将军”,绕着军阵巡视三周之后返回,将武器交给何进。灵帝问讨虏校尉盖勋说:“我这样检阅大军,你感觉怎么样?”盖勋回答:“我听说从前英明的君王显示恩德,不彰显武力。如今贼寇都在远方而陛下却在京城阅兵,不足以显示出剿灭敌军的雄心,只表现出黩武罢了。”灵帝说:“说得很好!可惜我见到你太晚,其他臣子当初没有说这种话的。”盖勋对袁绍说:“皇帝非常聪明,不过是被他身边的人蒙蔽住了而已。”他跟袁绍共同谋划诛杀宦官,蹇硕害怕盖勋,将他调离京城派去长安担任京兆尹。
十一月,王国包围陈仓。灵帝下诏再次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率领前将军董卓,带领四万军队去抗击王国。
张纯与乌桓酋长丘力居在青、徐、幽、冀四州境内四处抢劫。灵帝下诏令骑都尉公孙瓒进行征讨。公孙瓒在辽东属国的石门山跟他们交战,张纯等大败,抛弃妻子儿女,向塞外逃亡。他们所抢劫俘虏的男女百姓,均被公孙瓒夺回。公孙瓒乘胜继续追击,因为没有支援,反而被丘力居等包围在辽西郡管子城,二百多天之后,粮尽而全军败退,士兵阵亡了十分之五六。
董卓对皇甫嵩说:“陈仓的形势十分危急,请立即救援。”皇甫嵩说:“不是这样,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陈仓虽然小,但城墙十分坚固,防守很严密,很难被攻破。王国兵力虽然强盛,但久攻不下,部众一定会疲惫,我们在他们疲乏的时候发动攻击,这是获得全胜的方法,为何要援救呢!”王国围攻陈仓八十多天,始终不能攻下。
六年(己巳,公元189年)
春季二月,王国的部队十分疲惫,解围撤退。皇甫嵩下令进行追击。董卓说:“不可以。兵法上说:‘穷寇勿迫,归众勿追。’”皇甫嵩说:“不对。之前我们不去进攻,是在避让他们的锐气;如今发动进攻,是已经等到他们的士气低落;我们现在所攻击的是疲惫的军队,而不是‘归众’;王国的部队正要逃走,毫无斗志,并不是‘穷寇’。”于是皇甫嵩独自带领军队追击,让董卓作为后援。皇甫嵩持续作战,大获全胜,共杀敌一万多人。董卓大为羞惭懊恼,从此跟皇甫嵩结下仇恨。韩遂等人共同废黜王国的首领地位,要挟前信都县令汉阳人阎忠担任首领,统领各部。阎忠病死,韩遂等人开始争权夺利,之后互相残杀,于是逐渐衰败。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