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五十一 翻译 第2节
幽州牧刘虞到任之后,派遣使臣到鲜卑部落去,告诉他们其中的利害关系,责令他们斩送张举和张纯的首级,并加以重赏。丘力居等听闻刘虞来到幽州,非常高兴,各派翻译来晋见刘虞,自动归降。张举、张纯逃往塞外,剩下的军队全都归降或者逃散。刘虞上奏,请求将征集的各部队全部遣散,只剩下降虏校尉公孙瓒,带领一万步兵、骑兵,驻扎在右北平。三月,张纯的门客王政杀死张纯,带着张纯的首级来见刘虞。公孙瓒决心以武力消灭乌桓部落,而刘虞想用恩德与信义来劝降他们,所以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
夏季四月丙子朔日,发生日食。
太尉马日被免除官职;灵帝派遣使臣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太尉,封为容丘侯。
蹇硕妒忌大将军何进,与诸常侍共同劝说灵帝派遣何进西征韩遂,灵帝应允。何进私下里知道他们的阴谋之后,上奏要求派袁绍去徐州和兖州调遣军队,要待到袁绍回来再进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起初,灵帝连续失去好几个皇子,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之后,便送至道人史子眇家去抚养,所以被称为“史侯”。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协,由董太后亲自抚养,被称为“董侯”。群臣请求灵帝立太子。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没有威仪,想立刘协,却一直犹豫没有决定。正当此时,灵帝病重,将刘协托付给蹇硕。丙辰日,灵帝于嘉德殿驾崩。蹇硕当时正在皇宫中,想先杀何进,之后立刘协为皇帝。他派人去迎接何进,要跟他一同商量事情,何进即刻乘车前去。蹇硕的司马潘隐同何进早就有交情,在迎接他时以眼神示意。何进大惊,驰车抄近道跑回自己操控的军营,带领士兵进驻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声称有病,不再进宫。戊午日,皇子刘辩即帝位,当时他只有十四岁。尊称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光熹。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当时他只有九岁。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跟大将军何进共同管理尚书事务。
何进已然掌控朝政大权,憎恨蹇硕想谋害自己,秘密谋划将其杀死。袁绍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劝说何进杀掉所有的宦官。何进因为袁氏历代都有人做高官,袁绍和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又被天下豪杰所归附,所以十分信任并任用他们。之后又广泛征集有智慧的谋略之士何颙、荀攸及河南人郑泰等二十多人,任命何颙为北军中候,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将他们都当作是自己的心腹。荀攸,是荀爽的族孙。蹇硕内心焦虑不安,给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人写信说:“大将军何进兄弟专断朝政,现在跟天下的党人谋划着要诛杀先帝左右的亲信,消灭我们。只是由于我统领禁军,所以暂且没动手。现在应当一并行动,关闭宫门,迅速将何进逮捕处死。”中常侍郭胜,跟何进是同郡的人,何太后及何进能拥有尊贵的地位,他帮了很大的忙,所以他亲近信赖何氏。郭胜与赵忠等人商议之后,拒绝了蹇硕的提议,而将蹇硕的信送给何进看。庚午日,何进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将其处死,于是把禁军全部都归置到自己的统领之下。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互相争夺权力,宦官们凭借董重来加强势力。董太后每次想要干涉朝政,何太后都加以阻拦,董太后十分愤怒,骂道:“你这样强横,都是仰仗你的哥哥何进!我让票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易如反掌!”何太后听闻之后,将这件事告诉给何进。五月,何进跟三公共同上奏:“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恽等与州、郡官府互相勾结,搜刮财物,悉数存在她所住永乐宫。根据从前的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驻留在京城,请将她迁回本国。”何太后批准了这一奏章。辛巳日,何进发兵包围了票骑将军府,将董重逮捕,免除他的职务,董重自杀。六月辛亥日,董太后恐惧担忧,猝然死去。自此,何进一家失去民心。
辛酉日,灵帝安葬于文陵。何进担心会发生蹇硕那样的阴谋,自称有病,不入宫前去陪丧,也不送灵帝的棺椁到墓地。
发生水灾。
秋季七月,改封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
司徒丁官被免除官职。
袁绍又对何进说道:“从前窦武妄图消灭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害,仅是由于消息泄露;五营兵士一直畏惧宦官的权势,而窦氏反而利用他们,所以导致自取灭亡。现在将军兄弟同时率领禁军劲旅,部下将领官吏皆是俊杰名士,愿意为您拼命,事情皆在掌握之中,这是天赐的良机。将军应当一举为天下除去祸害,垂名后世,这样的机会不可错失!是何进向太后建议,要求全部撤掉中常侍以下的宦官,让三署郎官接替他们的职务。何太后没有答应,说:“从古至今,都是由宦官来掌控皇宫内的事情,这条汉朝的传统制度,不可以废掉。而且先帝刚刚去世,我怎么能衣冠整齐地跟士人一起共事呢!”何进没法违抗太后的意思,想要暂且诛杀其中最跋扈的宦官。袁绍认为宦官最亲近太后和皇帝,百官的奏章及皇帝诏命都由他们来回进行传递,若是现在不能彻底清除,一定会留有后患。但是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弟弟何苗数次接受宦官们的贿赂,知道何进要消灭宦官,他们数次向何太后进言劝阻,又说:“大将军擅自杀死左右近臣,独断专权,削弱国家势力。”太后心存疑惑,觉得他们的话有道理。何进新近掌握重权,但是他一向对宦官们既尊敬又恐惧,虽然羡慕得到除掉宦官的美名,但心中无法当机立断,所以事情拖了很久而不能决定。袁绍又为何进出谋划策,劝他大批征召各地的英雄猛将和豪杰,让他们带兵向着京城洛阳进发,以此来要挟何太后,何进采用了这个建议。主簿、广陵人陈琳劝阻说:“百姓间有一句谚语,叫作‘闭起眼睛捉麻雀’。像那样的小事,姑且不以欺诈手段达到目的,更何况是国家大事,怎么能用这种手段处理呢?如今将军聚集皇家的威望,手握兵权,龙行虎步,为所欲为。如此对付宦官,好像是以炉火去烧毛发。只要您行动迅速,以雷霆万钧之势当机立断,发号施令,那么迎合天意,顺应民心,不难达到目的。然而如今反而要放弃手中的权柄,去求助外援。待到各地大军聚集的时候,强大的人就会称雄,如此便是所谓倒拿武器,而将手柄交给敌人一样,必定不会成功,只会引发大乱而已。”何进听不进去。典军校尉曹操听说后笑着说:“在宫中的宦官,古今都应该有,只是君王不应当给予大权和宠信,让他们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既然要惩办他们,应该除去首恶,只需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纷纷攘攘地召集各地军队呢!如果要想将他们全部杀掉,事情一定会泄露,我看这件事将会失败。”
当初,灵帝征召董卓入朝担任少府,董卓上书说道:“我所统领的湟中地区的志愿附属军以及秦、胡兵前来见我,说:‘不给足够的粮饷,赏赐断绝,妻子儿女全都饥寒交迫。’将我的车子拖住,使我没办法动身。这些羌、胡人全都心肠险恶,很难控制,我不能让他们听从命令,只能先留下来进行抚慰。有新的情况再随时进行汇报。”朝廷没办法约束董卓。到灵帝病重的时候,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将军队交给皇甫嵩指挥。董卓又上书说:“我承蒙陛下信任,掌握兵权长达十年,无论大小官兵,皆已培养起感情,他们眷恋我的恩德,愿意为我效劳。请求陛下允许我将这支军队带到并州,保卫国家的边疆。”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向皇甫嵩提议说:“全国的军权,都掌握在您和董卓手里。现在双方已经结下冤仇,势必无法共存。董卓接到命令他交出军权的诏书,而他却上书请求带走军队,这是在违抗皇帝的诏命。他认为朝中政治混乱,所以敢于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这是心怀诡诈。这两项都是无法赦免的大罪。而且他性情残暴,不被将士所拥戴。您现在身为元帅,依仗国威去讨伐他,对上表示您的忠义,又为下边除去一个祸害,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皇甫嵩说:“虽然董卓违抗诏命有罪,但如果我没有经过朝廷批准,便擅自征伐他也是有罪的。不如公开奏报这件事,让朝廷来进行裁决。”于是,上书奏明情况。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仍不肯顺从,将军队驻扎于河东郡,以观察形势变化。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