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五十二 > 汉纪五十二 翻译

汉纪五十二 翻译

起重光协洽(公元191年),尽昭阳作噩(公元193年),凡三年。

孝献皇帝乙

初平二年(辛未,公元191年)

春季正月辛丑日,大赦天下。

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将领们商议认为:献帝年幼,受迫于董卓,又远在长安,关塞阻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才德出众的人,大家准备共同拥立他做皇帝。曹操说:“我们之所以起兵,而且远近的人莫不响应的原因,正是在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然被奸臣控制,但却不像昌邑王刘贺那样有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倘若你们改立他人,天下谁能安然接受!你们若向北边迎立刘虞,我独自尊奉西边的皇帝。”韩馥、袁绍给袁术写信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打算依据周勃与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旧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暗中心怀称帝的野心,认为国家有一个年长的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表面假借君臣大义,拒绝了韩馥与袁绍的建议。袁绍再次写信给袁术,说:“现今西边名义上有一个年幼的皇帝,却并没有皇家血统,公卿及以下朝臣都谄媚董卓,哪能再相信他们呢!只应该派兵把守关口要塞,自会将他们全都困死。我们在东边拥立一个圣明的君主,太平日子就有指望了,为什么犹豫不决呢?再说,咱们全家被杀,难道你忘了伍子胥是如何为父兄报仇的,怎么可以再次向这样的皇帝称臣呢?”袁术回信说:“皇帝聪明睿智,有周成王姬诵的资质。贼臣董卓在国家危乱之际乘机用暴力威服群臣,这是汉朝的一个小小厄运,你竟然说当今皇帝‘没有皇家血统’,这难道不是诬蔑吗!你还说‘全家被杀,怎么可以再次向这样的皇帝称臣’,这事是董卓所为,怎么可能是朝廷呢!我满腔赤诚,志在消灭董卓,不管其他的事情!”韩馥与袁绍居然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去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刘虞接见张岐等人,严厉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受难,我身受国家重恩,不能为国家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该尽心竭力地为王室效力,却反倒策划逆谋来玷污我!”他坚决拒绝。韩馥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然不接受,打算逃到匈奴把自己隔绝起来,袁绍等人这才罢休。

二月丁丑日,任命董卓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孙坚率军迁移到梁县以东屯守,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他再次收集残余部队进驻阳人。董卓派遣东郡太守胡轸率领步、骑兵五千人攻打孙坚,任用吕布为骑督。胡轸与吕布不和,孙坚迎战出击,大败胡轸,斩杀他部下的都督华雄。有人对袁术说:“倘若孙坚攻占洛阳,就无法再控制他了,这叫除去了狼而得到了虎。”袁术心生疑虑,就不再给孙坚运载军粮。孙坚连夜疾驰去见袁术,在地上画图,给他分析形势,说:“我之所以奋不顾身,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报家门私仇。我与董卓之间并没有个人恩怨,而将军却轻信外人的谗言来猜忌我,这是为什么呢?”袁术窘迫不安,当即调发军粮。

孙坚回到驻地,董卓派遣将军李傕游说孙坚,想要与孙坚结成儿女亲家,让孙坚把他的子弟中想担任刺史、太守的,列出一个名单,许诺由他举荐任用。孙坚说:“董卓逆天无道,我今天倘若不能夷灭他的三族,昭示天下,那么我死不瞑目,岂会同他结亲!”孙坚继续向大谷进军,与洛阳相距九十里。董卓亲自出击,与孙坚在诸陵园一带交战。董卓败逃,退到渑池屯守,在陕县集结兵力。孙坚进入洛阳,攻打吕布,吕布也败逃。于是孙坚打扫皇帝宗庙,用猪、牛、羊进行祭祀,在城南甄官署的水井中找到了传国御玺;又分别向新安、渑池出兵,以逼迫董卓。

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屡次失败,都畏惧我,难成什么气候。只有孙坚这个家伙有点不知死活,挺会用人,应该告诫诸将,让他们注意防范。我过去与周慎到金城郡向西征讨边章、韩遂,向张温请求率领部下做周慎的后援,张温拒绝了。张温又派我去讨伐先零的叛乱羌人,我知道不能成功,但又不得不去,只好出发,留下别部司马刘靖率领四千步、骑兵屯守安定,作为呼应。羌军打算切断我的退路,我只轻微攻击了一下就冲开了阻截,这是因为他们畏惧安定的驻军。羌军以为安定屯驻了数万大军,却不知道只有刘靖一支部队。孙坚追随周慎作战,向周慎请求先率领一万人前往金城,让周慎率领两万人作为后援。边章、韩遂畏惧周慎的大军,不敢轻易同孙坚开战,而孙坚的军队完全可以截断他们的粮道。倘若周慎那帮小子采纳了孙坚的计谋,凉州或许能够平定。但是张温既不能任用我,周慎也不能任用孙坚,最后只能战败逃走。孙坚只是一个佐军司马,见解却与我大致相同,固然是可用之才;只是他无缘无故地跟从袁家的那些公子,最终也会送命!”于是,董卓派东中郎将董越屯守渑池,中郎将段煨屯守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守安邑,其余的将领分布驻扎在各县,以抵御山东联军的进攻。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董卓返回长安。孙坚在修复历代皇帝的陵墓后,率领军队退回鲁阳。

夏季四月,董卓到达长安,公卿都来迎接,在他车前参拜。董卓击掌对御史中丞皇甫嵩说:“皇甫义真,你惧怕吗?”皇甫嵩回答说:“您凭借德行辅佐朝廷,巨大的喜庆刚刚到来,我有什么可惧怕的!倘若随意杀戮,滥施刑罚,那么天下人人惧怕,岂止独我一人惧怕呢!”董卓的党羽想要依据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先例,尊称董卓为“尚父”。董卓征询蔡邕的建议,蔡邕说:“您的威德,实在很高,然而与姜太公相比,我认为还没有达到。应当等到平定函谷关以东的叛乱,皇帝返还旧京洛阳,然后再商讨这件事。”董卓这才作罢。董卓命令司隶校尉刘嚣将官员与百姓中儿女不孝顺父母、臣属不效忠长官、为官不清廉、弟弟不尊敬兄长的人进行查处,把这些人全部诛杀,财物由官府没收。于是人们竞相诬告,含冤而死的人数以千计。百姓惊恐不安,在路上相遇时,只敢互相示意。

六月丙戌日,发生地震。

秋季七月,司空种拂被罢免;任命光禄大夫、济南人淳于嘉为司空,太尉赵谦被罢免;任命太常马日生僻字_古文自编11428号为太尉。

当初,何进派云中人张杨返回并州招募兵马,恰逢何进被杀,张杨就滞留在上党,聚集了部众数千人。袁绍在河内,张杨前往归附,与南匈奴单于於扶罗一同在漳水岸边驻扎。冀州刺史韩馥看到各地豪杰多心向袁绍,心中忌恨;暗中将袁绍的军粮供应减少,想令他的军队离散。正在这时,韩馥部将麹义反叛,韩馥同他交战失败,袁绍就乘机与麹义联合在一起。

袁绍的门客逄纪对袁绍说:“将军举大事却依靠别人供给粮草,倘若不能占据一个州作为根据地,就无法保全自己。”袁绍说:“冀州兵力强大,而我的部众饥乏相交,一旦不能取胜,就没有容身的地方了。”逄纪说:“韩馥是一个庸才,可以暗中联络公孙瓒,让他攻取冀州,韩馥必定惊慌恐惧,我们趁机指派口才好的使节前去替他分析祸福,韩馥迫于突发危机,一定肯将冀州出让给您。”袁绍认为有理,就写信给公孙瓒。公孙瓒率领军队奔赴冀州,表面上声称去攻打董卓,而暗中谋划袭击韩馥。韩馥与公孙瓒交战失利。这时董卓进入函谷关,袁绍便率领军队返回延津,派外甥、陈留人高幹与韩馥所信任的颍川人辛评、荀谌、郭图等人一同游说韩馥说:“公孙瓒统领燕、代两地的军队乘胜南下,诸郡纷纷响应,气势锋锐不可抵挡。袁绍又领兵向东行进,意图不可估量,我们私下替将军担忧。”韩馥心中恐惧,对他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荀谌说:“您自己估计一下,您宽厚仁义而能被天下豪杰所归附,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不如。”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惧,遇事果决,智勇过人,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不如。”荀谌再问:“历代以来,广施恩德,让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不如。”荀谌说:“袁绍是这个时代的人中豪杰,将军在三个方面都不如他,地位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一定不会屈居于将军之下。冀州是天下重要的物产丰富之地,他要是同公孙瓒联合攻取冀州,将军立即就会陷入灭亡的险境。袁绍是将军的旧交,又曾经结盟共同讨伐董卓,如今的办法是,倘若把冀州让给袁绍,他一定感激您的厚德,而且公孙瓒也无力同他相争。这样,将军不仅获得了让贤的美名,并且使自身安稳如泰山。”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