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五十四 翻译
起柔兆困敦(公元196年),尽著雍摄提格(公元198年),凡三年。
孝献皇帝丁
建安元年(丙子,公元196年)
春季正月癸酉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安元年。
董承、张杨想要护送献帝返回洛阳,杨奉、李乐不赞同,于是将领们更加相互猜疑。二月,韩暹攻打董承,董承战败,投奔驻在野王的张杨。韩暹驻扎在闻喜,胡才、杨奉领军前往坞乡。胡才打算攻打韩暹,献帝派人传旨,阻止他攻打。
汝南、颍川的黄巾军首领何仪等率领部众依附袁术,曹操出兵打败何仪等。
张杨派董承先去修理被董卓焚烧的洛阳宫殿。太仆赵岐为董承前去劝说刘表,让刘表派兵到洛阳,协助修理宫殿,军用物资与粮草源源不断运到洛阳。夏季五月丙寅日,献帝派使者前往杨奉、李乐、韩暹等人营中,要求他们护送自己返回洛阳,杨奉等听从诏命。六月乙未日,献帝到达闻喜。
袁术攻打刘备,想要夺取徐州,刘备派司马张飞防守下邳,自己率领军队赶到盱眙、淮阴一带阻挡袁术,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各有胜败。下邳国相曹豹是已故徐州牧陶谦的旧部,与张飞不和,被张飞杀死,下邳城中因此大乱。袁术给吕布写信,劝说他袭击下邳,许诺援助军粮。吕布大悦,领兵水陆并进,向东攻打下邳。刘备部下的中郎将丹阳人许耽打开城门迎接吕布。张飞战败退走,吕布抓住了刘备的妻子儿女与官吏、将领们的家眷。刘备得到消息后,领兵回救,到达下邳后,军队溃散。刘备收拾残余军队向东攻取广陵,同袁术交战,又战败,驻扎在海西。军中将士饥饿困窘,只好互相残杀,以人肉充饥,刘备的从事、东海人麋竺拿出家中财产资助军费。刘备向吕布请求投降,吕布也正恼恨袁术运粮中断,于是召来刘备,又委任他担任豫州刺史,并联合刘备攻打袁术,让刘备驻扎在小沛。吕布自称徐州牧。
吕布的部将河内人郝萌背叛吕布,乘夜攻打吕布,吕布未戴冠帽,袒露衣衫,逃到都督高顺的营中。高顺当即领军入府讨伐郝萌,郝萌战败逃走;等到天亮时,郝萌被部将曹性斩杀。
庚子日,杨奉、韩暹护送献帝向东返回洛阳,张杨运送粮食,在路上迎接。秋季七月甲子日,献帝抵达洛阳,住在前中常侍赵忠的家中。丁丑日,大赦天下。八月辛丑日,献帝到达洛阳南宫杨安殿。张杨认为献帝能够返回洛阳全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把那座宫殿命名为杨安殿。张杨对诸位将领说:“天子是全国百姓的天子,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来辅佐,我应该离开京城,以抵御外敌的侵犯。”于是他便返回野王。杨奉也出京驻扎在梁县。韩暹、董承二人留在洛阳,负责保护洛阳与皇宫的安全。癸卯日,任命安国将军张杨担任大司马,杨奉担任车骑将军,韩暹担任大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全都赐予代表天子权威的符节与黄钺。当时,宫殿全被焚毁,百官劈开荆棘,靠在墙壁间居住,州、郡长官都拥有强兵,不肯进贡;官员们饥饿困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自己出去摘野菜。有人饿死于断壁残垣之间,有人被士兵杀死。
袁术认为民间流行的一句谶言“代汉者当涂高”中的“涂”字与自己的名字“术”以及表字“公路”相对应。又认为袁氏的祖先出自春秋时代的陈国,是舜的后代,舜是土德,黄色;汉是火德,红色;用黄色取代红色,是五行运转的次序,因此他有了篡位的谋划。传说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于是他扣留了孙坚的妻子,强行夺取。他得知献帝败于曹阳的消息,就召来属下,商讨称帝事宜;属下无人敢应对。主薄阎象进言说:“过去,周朝从始祖后稷传到文王,积累恩德,功勋卓越,三分天下已经占有了其中之二,却仍然臣服殷朝。虽然您家一代接一代为官显赫,但是没有周朝当时的兴盛;汉朝王室虽然衰败,却没有殷纣王那样的残暴!”袁术听后沉默不语。袁术征聘隐士张范;张范拒绝受聘,派自己的弟弟张承去向袁术表达歉意。袁术对张承说:“我以土地的广阔,军队与百姓的众多,想要同齐桓公比美,效仿汉高祖,你认为如何?”张承说:“这件事在于德,而不在于强。用恩德来顺同天下百姓的愿望,即使只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去建立霸主的事业,也不足以称为困难。倘若想篡位,违背天时而动,会被众人抛弃,还有谁能够让他兴盛起来!”袁术听后非常不悦。孙策听说后,给袁术写信说:“商汤征讨夏桀时称‘有夏多罪’,周武王征讨殷纣王时称‘殷有重罚’,商汤与周武王虽然有圣德,但是倘若当时夏桀、殷纣没有犯失道的过错,也没有理由逼迫他们而夺取天下。如今天子并没有对天下的百姓犯有过失,只是因为年龄幼小,受到强臣的胁迫,与商汤与周武王的时代不一样。即使像董卓那样贪淫骄横,欺上凌下,野心勃勃的人,也不敢废黜天子自立为帝,而天下百姓还是一同痛恨他,何况效仿他而做得更加过分的人呢!又听说年幼的天子聪明睿智,有早成之德,天下虽然还没有蒙受他的恩泽,但是全都归心于他。您家中五代接连担任汉朝的三公或辅佐大臣,所受荣宠的深厚,任何家族都无法比拟,更应该忠心耿耿,严守臣子的气节,以报答王室,这就是周公姬旦、召公姬奭的美业,是天下人共同希望的。如今人们多受到图纬之类预言书的迷惑,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只求讨得主人的欢心,丝毫不顾及成败,称帝的事,从古至今都非常谨慎,不可以不深思熟虑!忠言逆耳,异议招来憎恶,但是只要对您有益,没有什么是我不敢言辞的。”袁术起初自认为拥有淮南的兵众,估计孙策一定会拥护自己,等到接到孙策的信后,因为忧虑沮丧而生病。他既然没有采纳孙策的意见,孙策便同他断绝了来往。
曹操在许县,谋划奉迎献帝。部下众人都认为“山东还没有平定,并且韩暹、杨奉等人自认为护驾有功,骄纵凶暴,不能迅速制服。”荀彧说:“过去,晋文公重耳迎纳周襄王,各国一致推选他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服丧,身穿孝服,而天下百姓都诚心归附。自从天子蒙难流亡在外,将军率先倡导兴起义军,只是由于山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现今皇帝返回旧京,但是洛阳荒废,忠义之士希望能够保全根本,普通百姓也因怀念旧恩而悲伤。趁这个时机,奉迎天子以顺应民心,是最符合时势的行动;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诚服,是最正确的策略;坚持君臣大义,辅佐朝廷,招揽天下英才,是最大的德行。尽管四方还有不服从朝廷的叛逆,但是他们能有什么作为呢?韩暹、杨奉之辈,没有什么值得担忧!倘若不迅速决定,让别的豪杰产生奉迎的念头,以后即使再费尽心机,也来不及了。”于是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领兵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董承等占据险要地势阻拦,曹洪不能前进。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实力最强,但是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义写信给杨奉说:“我与将军彼此倾慕,只是听说名声,就已经推心置腹。如今,将军排除众难救出天子,护送他回到旧都洛阳,卫护辅佐的功勋,举世无双,是何等的伟业!如今各地不法之徒扰乱中原,天下不宁,君主的安全最为重要,事情主要依靠辅佐大臣。所有的贤明之士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肃清君王道路上的阻碍,这决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办到的。心脏、胸腹和四肢,实际上彼此依存,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不完整。将军应当在朝廷主持事务,我则作为外援,如今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完全能够相辅相成,我们生死与共,祸福同当。”杨奉接到信后大为喜悦,对其他将领说:“兖州的军队近在许县,有兵有粮,国家正是可以依靠他们的时候。”于是诸将联名上表举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曹嵩的爵位费亭侯。
韩暹自认为护驾有功,专横骄纵,董承对此非常忧虑,于是暗中派人召请曹操。曹操便亲率大军来到洛阳,到达后,向献帝奏报韩暹、张杨的罪状。韩暹担心被害,单人匹马投奔杨奉。献帝认为韩暹、张杨护驾有功,诏令一切不予追究。辛亥日,任命曹操兼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于是诛杀尚书冯硕等三人,讨伐他们犯下的罪过;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嘉奖他们护驾有功;追赠射声校尉沮儁为弘农太守,怜惜他为国尽节而死。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