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纪三 翻译 第2节
当初,曹休上书请求深入敌境以接应周鲂,明帝命令贾逵领兵向东与曹休会合。贾逵说:“敌军在东关没有设防,一定会在皖城集合军队,曹休深入敌境与敌军交战,一定会战败。”于是部署众将领水路、陆路并进,行军二百里,擒获吴人,声称曹休大军战败,吴国正派遣军队截断夹石通路。将领们不知所措,有的想等待后继部队,贾逵说:“曹休在外战败,撤退的路断绝,欲进不能战,欲退又不能退,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恐怕难以支持到天黑。敌军因为没有后继援军,所以只追击到夹石,现在我们火速进军,出其不意,这就是所谓的‘先声夺人,挫伤敌人的锐气’,敌军看到我军来到,必定撤退。如果我们等待后援,敌军已经将险路切断,兵力虽然众多又有什么益处呢?”于是加速前行,沿途设下很多旌旗战鼓充当疑兵。吴国人远远看到贾逵的军队,惊慌撤退,曹休因此才得以返回。贾逵据守夹石,给曹休的士兵供应粮草,曹休的军队才得以振作。开始,贾逵与曹休不睦,等到曹休战败,却仰仗贾逵才得幸免于难。
九月乙酉,明帝封皇子曹穆为繁阳王。
长平壮侯曹休上书谢罪,明帝由于曹休是皇族不予追究。曹休羞愧忧愤,背上生了疽,在庚子日去世。魏帝任命满宠都督扬州,接替曹休。
护乌桓校尉田豫攻打鲜卑人郁筑鞬,郁筑鞬的岳父轲比能前来救援,用三万骑兵将田豫围困在马城。上谷太守阎志是阎柔的弟弟,向来为鲜卑人所信赖,前去劝解晓谕,轲比能这才解围离去。
冬季十一月,兰陵成侯王朗去世。
蜀汉诸葛亮听闻曹休战败,魏军东下,关中虚弱,想要出兵攻魏,群臣对能否取胜多存疑虑。诸葛亮对汉后主说:“先帝深深忧虑的是汉与魏贼不能并存,帝王的基业不能偏安于蜀地,所以托付我征讨敌人。以先帝的英明,度量我的才能,当然了解我征讨敌人的能力不足而敌人却非常强大;但是如果不讨伐敌人,帝王的基业就会败亡,只是坐等灭亡,还不如去讨伐敌人!所以才不加怀疑地将这一重任托付给我。我自从接受命令那天起就睡不安稳,食不知味,筹谋着由于要北伐贼寇,应当事先安定南方,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偏远的荒蛮之地。我并不是不爱惜自己,而是考虑到帝王的基业不可以在蜀都偏安,所以冒着危险、艰难来继承先帝的遗志,但议论的人认为这不是好的计策。如今敌人刚刚在西面的祁山之役中疲困不堪,又对吴用兵,兵法上有乘敌人疲劳之机的战术,这正是进攻的时机。我谨请陈述以下事项:汉高祖刘邦的明智如同日月,谋臣智谋深远,但也经历过危难,受到过重创,渡过危难之后才安定天下。现在陛下比不上高帝,谋臣比不上张良、陈平,而试图用持久之计取胜,坐拥天下,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一个原因。刘繇、王朗各自据守州郡,谈论安危之计,动辄引用圣人之言,然而对人猜疑,办事众难填胸,今年不打仗,明年不征讨,使得孙策安然地壮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二个原因。曹操的智谋远胜常人,指挥战斗如同孙武、吴起,但也曾经在南阳被困,在乌巢遇险,在祁连临危,在黎阳受逼迫,几乎败在伯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篡得天下,获得表面上平定一时;何况我才疏力弱,而试图不经历危难就平定天下,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三个原因。曹操五次进攻昌霸不克,四次跨越巢湖不能得逞,任用李服而李服谋害他,任用夏侯渊而夏侯渊败亡;先帝总是称赞曹操是英才,他尚且犯过这些失误,何况我这样的庸才,如何能够必胜!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四个原因。自从我到达汉中,仅仅一年时间,竟然丧亡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以及曲长、屯将等七十多人,突将、无前、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多人,都是几十年之内,从四面八方召集而来的英雄,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倘若再过几年,就要损失三分之二,还能依靠什么去打败敌人呢?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五个原因。现在百姓贫困而兵士疲乏,但是国家大事不可止息,国家大事不可止息,那么原地防守与出兵进取付出的辛劳、费用正好相等,而不乘着关中空虚的良机攻打敌人,试图以一州之地同敌人长久对峙,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六个原因。使心中难以平静的是天下大事,过去先帝在楚地失利,当时曹操拍手称快,说天下已定。但是后来先帝东连孙吴,西取益州,挥师北征,杀死夏侯渊,这是曹操的计策失误而汉朝大业即将成功了。但后来吴国背弃盟约,关羽战败身亡,秭归失势,曹丕称帝。世间的事都是如此曲折,实在难以预知。我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功败垂成,则不是我的见识所能够预见的了。”
十二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散关,包围陈仓,陈仓早已做好防备,诸葛亮没能攻克。诸葛亮派遣郝昭的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远地劝说郝昭,郝昭在城楼上回答靳详说:“魏国的法令,您是熟悉的;我的为人,您是了解的。我承蒙国恩而且门第高贵,您不必多说了,我只有必死的决心。您回去回禀诸葛亮,就来攻打吧。”靳详把郝昭的话汇报给诸葛亮,诸葛亮又派靳详再次游说郝昭,说“兵众悬殊,不可抵挡,何必徒劳自取灭亡。”郝昭回答靳详说:“之前已经说好了,我认识您,箭却不认识您。”靳详只得离去。诸葛亮自以为有几万兵马,而郝昭只有一千多人,又推测东来的援兵不一定能够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架起云梯、出动冲车攻打城池,郝昭便用火箭射击汉军的云梯,云梯着火,梯上的人都被烧死了;郝昭又用绳子系上石磨,投掷汉军的冲车,冲车被击毁。诸葛亮又制作了百尺高的井阑,用来向城中射箭,用土块填塞护城的壕沟,试图直接攀登城墙,郝昭又在城内筑起一道城墙。诸葛亮又挖掘地道,试图经由地道进入城中,郝昭又在城内挖横向地道进行拦截。昼夜攻守持续了二十多天。
曹真派遣将军费耀等救援郝昭。明帝在方城召见张郃,命令他攻打诸葛亮。明帝亲自前往河南城,安排酒宴为张郃送行,问张郃:“待将军赶到,诸葛亮是否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深入作战粮食匮乏,屈指一算,说:“等到我赶到那里,诸葛亮已经撤走了。”张郃日夜兼程赶路,还没有抵达,诸葛亮军粮耗尽,领兵退离。将军王双追击,被诸葛亮斩杀。明帝颁布诏书赐封郝昭关内侯的爵位。
当初,公孙康去世,他的儿子公孙晃、公孙渊都还年幼,所属官员拥立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公孙恭才能低劣,性格懦弱,不能治理好所辖地区,公孙渊已经长大,胁迫公孙恭,夺得太守之位,上书说明情况。侍中刘晔说:“公孙氏为汉时所用,世代承袭这一职位,其水路有大海隔绝,陆路有群山相阻,对外勾结胡人,地处偏远,难以控制。并且世代为官,权势日久,如今倘若不诛杀,以后一定滋生祸患。如果等到他们怀有二心据险作乱,然后再进行讨伐,将会更加难以对付。不如趁他刚刚即位,内部有党羽也有仇敌,出其不意,派大军压境,公开悬赏招募,可以不必劳师动众就能平定。”明帝没有采纳,任用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吴王任命扬州牧吕范担任大司马,印信和绶带还没有下达,吕范就去世了。当初,孙策任用吕范掌管财货,当时吴王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取钱物,吕范一定要禀告,不敢独断许可,为此遭受孙权怨恨。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清查复核,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免受责问,孙权当时对他的作为非常满意。但等到孙权统管国事后,认为吕范忠诚,十分信任他,而认为周谷为人伪诈,伪造簿册文书,不予录用。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