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魏纪 » 魏纪四 > 魏纪四 翻译

魏纪四 翻译

起重光大渊献(公元231年),尽阏逢摄提格(公元234年),凡四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

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春季二月,吴主授予太常潘浚符节,命令他与吕岱统率大军五万人征讨五溪蛮。潘浚的妻兄蒋琬担任诸葛亮的长史,武陵太守卫旍上奏说潘浚派遣密使与蒋琬互通音信,心怀寄托归附的企图。吴主说:“潘浚不会做这种事。”随即封好卫旍奏表给潘浚看,而把卫旍召回,罢免官职。

卫温、诸葛直领兵出海已经一年了,兵士因为患传染病而死的有十之八九,亶洲极其遥远,最终也没能到达,只在夷洲掠得几千人返回。卫温、诸葛直因为出师无功,论罪被杀。

蜀汉丞相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的职位管理汉中留府的事务。李严更名李平。诸葛亮率领各路大军进军魏境,包围祁山,用木牛运输军用物资。这时大司马曹真患病,明帝命令司马懿向西在长安驻扎,统领将军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将领抵御诸葛亮。

三月,邵陵元侯曹真去世。

自去年十月起没有降雨,一直到这个月。

司马懿命费曜、戴陵留下四千精兵守卫上邽,其余的士兵全部出动,往西救援祁山。张郃准备分出部分兵力驻扎在雍县、郿县,司马懿说:“如果前面的部队能够独立抵抗敌军,将军的意见就正确;如果前面的部队不能抵抗敌军而分为前后两部分,这就是楚国三军之所以被黥布打败的原因。”于是进军。诸葛亮分出一支队伍留下来攻打祁山,亲自率领大军前往上邽迎战司马懿。郭淮、费曜等效仿诸葛亮,诸葛亮打败他们,乘机收割了上都的麦子,与司马懿在上邽以东相遇。司马懿收兵据险坚守,两军不得交战,诸葛亮率军退回。

司马懿尾随诸葛亮抵达卤城。张郃说:“他们远来迎战我军,要求作战而没有得逞,说我军利在不战,打算以持久之计制胜。况且祁山方面得知大军已经靠近,人心自然稳固,可以停在这里屯守,分出一支奇兵,出现在他们的后面,不应当只敢尾随而不敢追击,使民众失望。如今诸葛亮孤军作战,粮食匮乏,也快要离开了。”司马懿没有听从张郃的意见,继续尾随诸葛亮。已经追上,又登山扎营,不肯与诸葛亮交战。贾栩、魏平数次请求出战,还说:“您畏蜀如虎,怎能不被天下人取笑!”司马懿对他们非常不满。将领们纷纷请求出战。夏季五月辛巳日,司马懿便命令张郃围攻祁山之南的蜀无当军监军何平,亲自据中路与诸葛亮正面对峙。诸葛亮命令魏廷、高翔、吴班迎战,魏军大败,蜀军斩杀了三千人,司马懿退军保卫大营。

六月,诸葛亮因为军粮耗尽退军,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张郃进兵到木门,与诸葛亮交战,蜀军利用高地设下伏兵,乱箭齐发,张郃右膝中箭而亡。

秋季七月乙酉日,皇子曹殷出生,大赦天下。

黄初以来,对诸侯王的刑罚和禁令严厉,以至于姻亲之间都不敢相互交往问候。东阿王曹植上书说:“尧在天下推行教化,先从亲族开始,然后推及远支亲族的人,从近支推及远支。周文王对他的妻子以礼法相待,推及兄弟,据此来治理国家。陛下具备唐尧一样完美的德行,施行文王谦谨恭敬的仁德,恩惠遍施后宫,恩宠昭显于九族,公卿百官争先效命,国家的政务不会在朝堂上废弃,个人的感情也能在私下展示,姻亲之间的来往可以通达,喜庆哀吊的情感得以表达,真可谓推己及人、遍施恩德了。至于为臣我,人际关系已经完全断绝,在政治清明时却遭受禁锢,我暗自感伤。我不敢奢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交,再去修明世事,论说父子兄弟之情,况且近来姻亲关系不能交往,兄弟之间分离绝交,吉凶的音讯闭塞,喜庆哀吊的礼仪完全废弃,恩情如此背离,远远胜于过路之人;隔阂如此深远,超过胡人、越人。如今我因为受到各种制约,再也没有入朝晋见的希望,至于倾心皇室,情绕宫廷,只有神明才知道。但是天意如此,有什么办法呢!想到诸位亲王经常怀有手足之情,希望陛下能迅速开恩赐下诏书,使各封国互相庆祝通问,四时节气,能够来京展拜,以共叙骨肉欢聚的情谊,成全兄友弟恭的义理。妃妾的母家,馈赠脂粉,一年可以两次来往探问,使亲王在礼节上与其他皇亲外戚一样,在待遇上与文武百官同等。如果能这样,那么古人所赞颂的、《诗经》所歌咏的就重现于当今盛世了!我私下里反省自己,连锥刀的用处也没有;但到看到陛下所提拔任用的人,倘若把我当作皇室之外的人,私下估量,也不比在朝人士差。如果能允许我脱下为王所戴的远游冠,戴上为臣所戴的武弁帽,解下为王所戴的红绣带,佩上为臣所戴的青绣带,得到一个驸马都尉或奉车都尉之类的名号,将宅第安置在京师,手执马鞭,帽边插笔,天子出游时追随前后,天子返宫后待命殿前,圣上垂问,承应答复,拾遗补阙,在一旁侍奉,这就是我赤诚之心的最大愿望,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我远慕《鹿鸣》描述的君臣之宴的情景,经常吟咏《常棣》兄弟不是外人的告诫,近思《伐木》求友的深义,最终感怀《蓼莪》难以报答父母之恩的悲哀。每逢四时节令,离群寡处,身边只有奴仆,面前只有妻子、儿女,高谈阔论无人得闻,精辟的见解无所发挥,未尝不是听到音乐就抚心哀痛,举起酒杯就感叹不止。我以犬马的赤诚不能感动主人,犹如人的赤诚不能感动上天,感动上天而导致城墙崩塌、夏日降霜的典故,我起初是相信的,但是以我的心相比,这些不过是虚夸之语!好比向日葵倾向太阳,尽管太阳不为之回光,但是倾向之心是赤诚的。我私下自比为向日葵,而能够降下天地般恩惠,赐给日月星一样光明的人,其实正是陛下您。我听说《文子》一书上说:‘不要开始有福,不要首先遇祸。’如今互相疏远隔阂,兄弟一起担忧,而我独自首先上奏的缘由,实在是不愿意在圣明之世仍然有人蒙受不到恩泽,想使陛下崇尚唐尧时代和睦之美,发扬文王之世政治清明的德政!”明帝用诏书回答说:“推行教化各有兴盛与衰落,不都是开始完善,而结果败坏,而是时势使然。如今只是让各封国兄弟之间简化人情礼仪,妃妾母亲减省脂粉馈赠,并没有禁止各封国交往问候的诏命。矫枉过正,下边的官吏担心受到谴责,才导致你说的那种状况。我已经敕令主管官员,依照你的意见处理。”

曹植又上书说:“过去,汉文帝从代国出发,猜疑朝廷发生变故,宋昌说:‘京城内有朱虚侯、东牟侯等皇亲,外有齐、楚、淮南、琅邪各封国,都是磐石一般的宗族,希望君王不要猜疑。’我念及陛下远的一定观览过周文王依靠虢仲、虢叔两位弟弟的援助完成王业的记载,近的思考过周成王时召公、毕公辅佐朝政事务,还有关于宋昌磐石之固的比喻。我听闻羊披上虎皮,看到草就高兴,看到豺狼就战栗,是忘记它身上披着虎皮了。如今任用的将领不优秀,则与此相似。所以俗话说:‘应该担心做事的人不了解所做的事情,知道应该怎样做事的人却不能去做。’古代周成王诛杀管叔,流放蔡叔,任用周公、召公辅佐朝政;叔鱼被晋侯杀害,叔向却帮助晋国以成霸业。西周三监之乱,我自当引以为戒;周公、召公那样的辅臣,不必远求。皇宗显贵与封国藩王之中,一定有这种人才。能够使天下倾耳注目的人,是当权者,所以谋略能够废立人主,威望能够慑服下面。豪门大族执政,不在于是否由皇亲国戚掌管权柄,虽然疏远却举足轻重,势力衰落,即使是皇亲也一定轻微。所以接管齐国的人是田姓家族,而不是吕姓家族;瓜分晋国的,是赵姓、魏姓,而不是姬姓。恳请陛下明察。在吉祥和平时专擅权位,在祸患来临时立刻逃避的,都是异姓之臣。希望国家安定,祈求家族高贵,存则同享荣耀,亡则共担灾祸的,都是皇族之臣。现在反而疏远皇族而亲近异姓,我私下里迷惑不解。我与陛下齐履薄冰,共赴炭火,攀登高山,跨越深涧,寒冷炎热,燥热潮湿,不管环境好坏,都在一起,怎么会离开陛下呢!我内心不胜悲愤郁闷,上书陈情。倘若有不合圣意之处,恳请暂且交给书府收藏,不要毁掉丢弃,待我死之后,或许可以引起深思。倘若有一丝一毫符合圣意的地方,请在朝廷公开,使博古通今之士纠正我所上书中不符合大义的地方,如果能这样,那么我的愿望就满足了。”明帝只以文章措辞优美作为回答而已。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