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晋纪 » 晋纪十七 > 晋纪十七 翻译

晋纪十七 翻译

起玄黓执徐(公元332年),尽强圉作噩(公元337年),凡六年。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

咸和七年(壬辰,公元332年)

春季正月辛未日,实行大赦。

后赵国主石勒对群臣大加犒劳,他对徐光说:“朕可以与古代哪个级别的君主相比拟?”徐光回答说:“陛下在神武谋略方面比汉高祖强,后代无人可与您相比。”石勒笑道:“人哪有对自己不了解的!您说得太过了。朕要是与汉高祖相遇,应当面北向他称臣,与韩信、彭越并肩;如果与汉光武帝相遇,将会与他中原逐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大丈夫行事,就要光明磊落,好比日月的光洁,终究不应像曹操和司马懿那样欺凌人家的孤儿寡妇,凭借不正当的方式夺取天下。”大臣们都顿首高呼万岁。

石勒虽然没有学习过,却有让儒生们读书给自己听的爱好,经常根据自己的心得议论古今的得失,听到他议论的人全都心悦诚服。他曾经命人诵读《汉书》,听到郦食其向汉高祖建议将战国时六国诸侯的后裔加以册封,吃惊地说:“这应当是错误的策略,为何最终还能夺取天下?”等到听说留侯张良加以劝阻,这才说:“全凭有这回事。”

郭敬退到樊城守卫后,晋人又将襄阳收复。夏季四月,郭敬又攻打占领了襄阳,把戍守的兵员留下后返回。

后赵右仆射程遐对国主石勒说:“中山王石虎勇猛又有谋略,群臣中无人能与他相比,看他的志向,除陛下之外,对别人全部视而不见。而且生性暴虐残忍,多年担任将帅,威震中外,他的几个儿子年纪大了,全部掌握兵权。陛下在世,自然不会有什么事,但恐怕他不愿为少主当臣子。应当尽早将他除掉,对国家大计有利。”石勒说:“现在天下尚未安定,石弘年幼,应当有强有力的人辅佐他。中山王与我是骨肉至亲,辅佐王命立过大功,正应将伊尹、霍光那样的重责托付予他,怎么可以如你所说!你只不过担心无法以帝舅的身份专享权力罢了。我会让你成为辅政之一,无须过分担忧。”程遐边哭边说:“我是为国家忧虑,陛下却觉得我在为自己考虑从而拒绝,忠言怎样才能入耳呢!中山王虽然由皇太后收养,但却不是陛下的亲生骨肉,虽然立过一些小功,陛下给他们父子的恩惠荣耀也足够酬答了,然而他的志向、欲望永无止境,难道会是对将来有益的人吗!如果不将他除去,我看会使宗庙绝祀了。”石勒并不听从。

程遐告退后,对徐光说了这件事,徐光说:“中山王常常对我们俩人切齿痛恨,恐怕不只对国家有害,也将为你我的家族带来祸殃。”后来,徐光找到机会向石勒进言说:“现在国家安定无事,陛下神色却似乎有不高兴的事,这是什么原因?”石勒说:“东吴、西蜀尚未平定,我担心后人不认为我是承受天命的君王。”徐光说:“魏国是汉朝国运的继承者,刘备虽然兴起于蜀地,汉朝又如何不算亡国呢!孙权割据东吴,和如今的李雄相似。陛下将长安、洛阳二都囊括,平定八州,帝王的正统如果不在陛下这里,又会在什么人那里呢!何况陛下对心腹之患无所担忧,却反倒对四肢之患十分在意吗!中山王依靠陛下的威略,所向无敌,但天下人都认为他拥有仅次于陛下的英俊威武。况且他生性不仁,见利忘义,父子一起据有权位,有可倾覆王室的势力;他心中又耿耿于怀,常表现出不满情绪。近日在东宫侍奉宴饮,对皇太子有轻视之色。我忧虑陛下辞世之后,就无法再控制他了。”石勒沉默不语,开始命令太子对尚书的奏事加以省查、决断,又令中常侍严震参谋裁断可否,呈报石勒的只有关于征伐决斩的大事。这时严震的权力比君主和丞相更大,中山王石虎的府第门可罗雀。石虎越发怏怏不乐。

秋季,后赵的郭敬往南进攻长江西面的地区,太尉陶侃派其子平西参军陶斌与南中郎将桓宣一起趁虚攻打樊城,将留守士众全数俘虏。郭敬返回樊城救援,桓宣与他交战于涅水,郭敬被打败,桓宣将郭敬劫掠的人员、物品全部夺回。陶侃哥哥的儿子陶臻和竟陵太守李阳攻占新野。郭敬惊慌遁逃,桓宣随即攻取襄阳。

陶侃派桓宣在襄阳镇守。桓宣对新近归降的民众加以招抚,简化刑罚和威仪,鼓励、督促百姓的农桑生产,有时把锄耒等农具用轻便车装载,亲自带着民众耕耘收获。桓宣在襄阳十年以上,后赵人多次前来攻打,桓宣仅靠数量少身体弱的士众抵御防守,后赵人却无法获胜。当时的人认为他只比祖逖和周访略差。

成汉的大将军李寿攻打宁州,任命手下的征东将军费黑担任前锋,从广汉出击,又派镇南将军任回从越嶲出击,以分散宁州兵力。

冬季十月,李寿、费黑来到朱提,朱提太守董炳在城中坚守,宁州刺史尹奉令建宁太守霍彪率军援助。李寿将要迎战霍彪,费黑说:“城中缺少粮食,应该把霍彪放进城中,让他们一起消耗谷物,为什么要加以阻挡!”李寿采纳了他的意见。朱提城长期无法攻克,李寿想要大举进攻。费黑说:“南中有险要的地势,不易制服,应当用时间消耗,等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都消磨光了再攻取。他们就像圈栏里的牲畜,何须那么着急呢?”李寿不听,进攻果然失败,于是把全部军务委托给费黑。

十一月壬子朔日,太尉陶侃被升职为大将军,可以佩剑着履上殿,向天子朝见时不需要趋行,唱礼通名时不直称其名。陶侃坚持推辞,没有接受。

十二月庚戌日,皇帝迁入新建的宫室居住。

这一年,凉州的众僚属劝说张骏自立为凉王,兼任秦州、凉州二州的州牧,仿照魏武帝、晋文帝的成例设置公卿百官。张骏说:“这并非身为臣子的人应该说的话。敢议论这件事的,罪不可赦!”但是凉州境内的人都称他为王。张骏将次子张重华立为世子。

八年(癸巳,公元333年)

春季正月,成汉的大将军李寿攻打朱提得胜,董炳、霍彪全都投降,李寿威名震慑南中。

丙子日,后赵国主石勒派遣使者与晋重新修好;皇帝下诏将他送来的礼物焚烧。

三月,宁州刺史尹奉向成汉投降,成汉占领了全部南中地区,实行大赦,令大将军李寿同时管理宁州。

夏季五月甲寅日,辽东武宣公慕容廆去世。六月,世子慕容皝凭借平北将军的身份行使平州刺史职权,督察、统领境内事务,对囚犯进行赦免。将长史裴开任命为军谘祭酒,郎中令高诩任命为玄菟太守。慕容皝任命带方太守王诞为左长史,王诞以辽东太守阳骛有才能为由将职位让给他。慕容皝批准了,将王诞任命为右长史。

后赵国主石勒病情沉重卧床不起,中山王石虎来到禁中侍卫,假传诏令,禁止群臣、亲戚入内探病;石勒病情是好是坏,宫外人都无从得知。石虎又矫诏将秦王石宏、彭城王石堪召回襄国。石勒病情略有好转,见到石宏,惊讶地说:“我派你在藩镇镇守,正是要对如今形势有所防备。你回来是受到征召呢,还是自己想回来?如果有人将你召回,应当依法斩首!”石虎害怕,说:“秦王因想念您,暂时回来而已,现在就让他返回。”却仍旧羁留不遣返。过了几天,石勒再次问石宏的事,石虎说:“接受诏令后立即就让他回去了,如今已经在路上了。”广阿遭受蝗灾,石虎暗中派儿子冀州刺史石邃率领骑兵三千游弋在蝗灾地区。

秋季七月,石勒病情加重,留下遗命说:“石弘与众兄弟,应当互相扶持,司马氏对你们来说就是前车之鉴。中山王石虎当深刻地追思周公、霍光,不要给未来下口实。”戊辰日,石勒去世。中山王石虎将太子石弘劫持到殿前,搜寻捉捕右光禄大夫程遐和中书令徐光,交到廷尉处治罪,又将石邃召来,令他领兵到宫中宿卫,文武百官竞相奔逃。石弘十分恐惧,称自己软弱,打算把皇位让给石虎。石虎说:“君王离世,太子继承,这是礼制的常规。”石弘流着泪一定要推辞,石虎生气地说:“如果你无法担当重任,天下人自会行大义之事,怎么可以提前谈论!”石弘这才即位,实行大赦。将程遐、徐光诛杀。夜里,在山谷偷偷掩埋了石勒的尸体,地点无人知晓。己卯日,用齐备的仪仗护卫,假装将石勒安葬在高平陵,谥号明帝,庙号高祖。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