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晋纪 » 晋纪四十 > 晋纪四十 翻译

晋纪四十 翻译

起强圉大荒落(公元417年),尽屠维协洽(公元419年),凡三年。

安皇帝癸

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

春季正月甲戌朔日,出现日食。

后秦国主姚泓在王宫前殿会见群臣,因为国家内忧外患,君臣们相对哭泣。征北将军齐公姚恢率领安定镇户三万八千户人家纵火烧毁了房屋,从北雍州径直向长安奔来,姚恢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向所过州县传告檄文,扬言要铲除君主身边的恶人;扬威将军姜纪率领部众归附姚恢,建节将军彭完都舍弃阴密城,奔回长安。姚恢的大队人马抵达新支,姜纪对姚恢说:“朝廷的重要将领和主力军队都在东方,京师空虚,您如果火速带领轻装部队袭击长安,一定能够攻下。”姚恢没有听从,却向南攻打郿成。镇西将军姚谌被姚恢打败,长安非常震惊。姚泓派人飞驰前去征召东平公姚绍,并派姚裕与辅国将军胡翼度屯驻澧西。扶风太守姚儁等人都向姚恢投降了。东平公姚绍率领各路部队急忙向西回军,与姚恢的军队在灵台相持。姚生僻字_古文自编14709号留下宁朔将军尹雅担任弘农太守,驻守潼关,然后也领兵返回长安。姚恢的部众看到各路军队从四面集中过来,都产生了恐惧心理,大将齐黄等人前往官军大营投降。姚恢领兵逼近姚绍的军队,姚生僻字_古文自编14710号从后面攻打姚恢,姚恢的军队大败,四处逃散,官军杀死了姚恢以及他的三个弟弟。姚泓得知姚恢的死讯后失声恸哭,以公爵的礼仪安葬他们。

太尉刘裕从彭城率领水军出发,留下他的儿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安帝司马德宗任命刘义隆为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兼任徐州刺史。

西凉公李暠卧病在床,临终前,他叮嘱长史宋繇说:“我死以后,世子李歆就好比你的儿子,你要好好训导他。”二月,李暠去世,朝廷拥立世子李歆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嘉兴。尊奉李歆的母亲天水人尹氏为太后。李歆任命宋繇担任录三府事。追加李暠谥号称武昭王,庙号为太祖。

西秦安东将军乞伏木弈干攻打吐谷浑汗国可汗树洛干,在尧杆川击败他的弟弟阿柴,俘获五千多人而回。树洛干逃走,退保白兰山;他既羞又愤,结果一病不起,临死前,对阿柴说:“我的儿子慕容拾虔年幼,我如今将身后大事托付给你。”树洛干去世,阿柴继位,自称骠骑将军、沙州刺史。追赠树洛干谥号为武王。阿柴逐步兴兵向外扩张,吞并吐谷浑周围的弱小部落,拥有疆域数千里,慢慢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他的部将袭击乌啼部落,大败乌啼军;随即又攻击卑和部落,将他们降服。

龙骧将军王镇恶进军渑池,派遣毛德祖在蠡吾城袭击后秦弘农太守尹雅,生擒尹雅,尹雅杀死了看守他的士兵后逃走。王镇恶领兵径直攻击,一直打到潼关。

檀道济、沈林子等在陕城之北渡过黄河,攻克襄邑堡,后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往河东。东晋军队继续前进,攻打后秦并州刺史尹昭据守的蒲阪,没有攻克。东晋另一路将领攻打匈奴堡,被守将姚成都打败。

辛酉日,东晋荥阳守将傅洪献出虎牢城,向北魏投降。

后秦国主姚泓任命东平公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授帝王专用的黄钺,改封为鲁公,命他统领武卫将军姚鸾等,率领五万步、骑兵镇守潼关,又派遣另一大将姚驴援救蒲阪。

东晋建武将军沈林子对檀道济说:“蒲阪城池牢固,守兵众多,不可能立刻攻下,强攻则白白导致我军伤亡,不强攻则又拖延时间。如今王镇恶在潼关,势单力薄,我们不如与王镇恶会师,共同攻打潼关。如果能够攻下潼关,尹昭在蒲阪,就能不攻自破了。”檀道济听从了。

三月,檀道济、沈林子抵达潼关,后秦鲁公姚绍领兵出城迎战,檀道济、沈林子奋力攻击,大败后秦大军,斩杀和俘虏敌人数以千计。姚绍率领后秦大军撤退,屯守定城,凭借险要的地势据守城池。姚绍对他手下的将领们说:“檀道济的兵力不多,并且孤军深入,所以他只能加固营垒坚守,等待后继援兵。我们如果兵分几路,断绝他的粮饷供给之路,就可以坐在这里生擒他。”于是,姚绍派姚鸾守住大路要道,断绝檀道济的运粮之路。

姚鸾派尹雅领兵与东晋大军在潼关之南交战,尹雅再次被东晋士兵俘虏,即将斩杀他,尹雅说:“我不久之前被俘就应该被杀,侥幸逃脱,才得以活到今天,可以心甘情愿地赴死了。虽然汉人与夷人属于不同的种族,但是君臣之间的仁义却是相同的。晋国既然能够出于大义兴兵遣将,为什么独独不让秦国有守节的大臣呢!”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

丙子日晚上,沈林子率领精锐部队袭击姚鸾的大营,斩杀姚鸾以及他部下的士兵几千人。姚绍又派东平公姚生僻字_古文自编14711号屯军黄河岸边,企图切断东晋军的水路;沈林子领兵攻打姚生僻字_古文自编14712号,姚生僻字_古文自编14713号的军队被打败,姚生僻字_古文自编14714号本人则逃回定城。后秦河北太守薛帛献出河曲归降。

太尉刘裕率领水军从淮河、泗水进入清河,即将逆流西上,进入黄河,他先派使者向北魏借路;后秦国主姚泓也派使者向北魏请求救援。北魏国主拓跋嗣命令文武百官讨论这件事,群臣都说:“潼关是天险,刘裕想要派水军攻下恐怕难以实现;但是,如果从黄河北岸登陆向北方侵入,那就容易得多。刘裕扬言讨伐秦国,他的真正目的难以猜测。况且秦国与我们有姻亲关系,不可以不出兵救援。我们应该派兵截断黄河上游,使晋军不得西上。”博士祭酒崔浩说:“刘裕图谋秦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如今姚兴去世,他的儿子姚泓懦弱愚笨,国内多难。刘裕乘他国内危乱而发兵讨伐,他有必胜的决心。我们如果截断黄河上游,阻拦晋军,刘裕心中忿恨不已,必定登陆攻打我们,这样一来,等于我们代替秦国受到攻打。如今柔然进犯我们边境,百姓缺乏粮食,如果再与刘裕为敌,发兵南下攻打晋国,那么北边敌军柔然就会深入进犯,那时,大军救援北方,南方的州县就再次陷入危境,这不是良策。不如把水路借给刘裕,听任刘裕西上,然后我们出兵镇守东部,阻塞他的退路。如果刘裕得胜告捷,一定会感激我们借路的恩德;如果没有得胜,我们也会有救援秦国的美名。这是很多办法中比较好的一个。况且南方和北方风俗不同,纵然朝廷放弃恒山以南的领土,刘裕也决不会用吴、越的军队来同我们争夺据守黄河以北的土地,怎会是我们的威胁呢!为国家制定方略的人,应该只考虑国家的利益,怎么能顾念一个嫁过来的女子呢!”议论的人还说:“刘裕向西进入潼关,就担心我们切断他的退路,腹背同时受到攻击;而刘裕倘若北上攻打我们,那么秦国姚氏肯定不会从潼关出兵救援,所以刘裕表面上虽然是扬言向西,但实际定是北上。”拓跋嗣于是命令司徒长孙嵩都督山东诸军事,又派遣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领十万步兵、骑兵驻扎在黄河北岸。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