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纪七 翻译 第2节
在此时,平城的鲜卑族人多数与穆泰等人一同谋划,只有于烈没有丝毫牵涉,孝文帝因此对他更加看重。孝文帝考虑到北方的酋长以及在左右侍奉自己的王子们都畏惧暑热,所以就允许他们秋天来洛阳,到了春天再返回各自的部落,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雁臣”。
三月己酉日,孝文帝到达离石。叛乱的胡人请求投降,孝文帝诏令宽宥了他们。
夏季四月庚申日,孝文帝到达龙门,派使者前去祭祀夏禹。癸亥日,孝文帝到达蒲坂,祭祀虞舜。辛未日,到达长安。
北魏太子元恂被废黜之后,非常悔恨自己过去的失误。御史中尉李彪暗中向孝文帝上表,告发说元恂又与手下的人谋划叛乱,孝文帝派遣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元禧奉诏带着用椒子浸制的酒去河阳,将元恂赐死,用粗劣的棺材与日常衣服装殓了他,埋葬在河阳。
癸未日,北魏的大将军宋明王刘昶在彭城去世,用特殊的礼仪将他安葬。
五月己丑日,孝文帝东行返回,坐船由渭河进入黄河。壬辰日,孝文帝派遣使者分别在丰、镐两地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六月庚申日,孝文帝返回洛阳。
壬戌日,北魏发动冀、定、瀛、相、济五州的二十万大军,即将入侵南齐。
北魏穆泰反叛时,中书监魏郡公穆罴曾同他一起谋划,在赦免之后事发,被剥夺官职与爵位,黜为平民。穆罴的弟弟、司空穆亮把府署中的事务托付给司马慕容契,上表孝文帝自行弹劾,孝文帝下诏抚慰,不同意他辞职;穆亮再三请求,癸亥日,孝文帝只好同意穆亮辞去官职。
丁卯日,北魏把军队分为六路,以便决定哪些南征,哪些留守。
秋季七月,北魏册封昭仪冯氏为皇后。冯皇后想做太子元恪的母亲;元恪的生母高氏从代都来洛阳时,忽然死在共县。
戊辰日,北魏任命穆亮担任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八月丙辰日,北魏即将南征,诏令内外戒严。
壬戌日,北魏立皇子元愉为京兆王,元怿为清河王,元怀为广平王。
明帝追尊景皇生母王氏为恭太后。
甲戌日,孝文帝在华林园讲习军事。庚辰日,北魏从洛阳出兵,开始南征。孝文帝命吏部尚书任城王元澄留守洛阳,命御史中丞李彪兼任度支尚书,并且让他与仆射李冲一起参与掌管留守事宜。孝文帝又授予彭城王元勰中军大将军的官职,元勰辞而不受,对孝文帝说:“亲疏远近一并任用,是古代的治国之道。我是何人呢?频繁地接受圣上的恩宠,的确心中不安。过去陈思王曹植上表魏文帝,自请攻打吴、蜀,魏文帝没有同意,愚臣不请而自得,同陈思王相比,命运的顺利与不顺利竟然相差如此之远啊!”孝文帝听了之后大声笑起来,拉着元勰的手说:“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因为才气而互相忌妒,我和你则因为道德而互相亲密。”
明帝派遣军主、直将军胡松协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戍守赭阳,军主鲍举协助西汝南、北义阳二郡太守黄瑶起戍守舞阴。
北魏任命氐族首领杨灵珍担任南梁州刺史。杨灵珍率领全州之众前来投降,并且把他的母亲和儿子送到南郑充当人质,又派遣他的弟弟杨婆罗阿卜珍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攻打北魏武兴王杨集始,斩杀杨集始的弟弟杨集同与杨集众,杨集始在危急无奈之下请求投降。九月丁酉日,孝文帝任命河南尹李崇担任都督陇右诸军事,命令他统领数万兵力讨伐杨灵珍。
起初,北魏迁都洛阳,荆州刺史薛真度劝说孝文帝先占领樊、邓两地。薛真度领兵攻打南阳,南阳太守房伯玉将他打败。孝文帝看到薛真度战败,非常愤怒,认为南阳不过区区小郡,所以立志要攻克它,于是就领兵进军襄阳;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路兵马前后相继,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吹气震动大地。辛丑日,孝文帝留下诸路将帅攻打赭阳,自己领兵南下;癸卯日,到达宛城,乘夜袭击宛城外城,一举攻克。房伯玉环守内城顽强抵抗,孝文帝派遣中书舍人孙延景作为使者前去游说房伯玉说:“我如今要荡平统一天下,不会再像上次一样冬天来春天离开,这次如果不能克敌取胜,誓不北还。你的这座城正好在我的战车前面,不得不首先攻取;长则一年,短则一月,一定要攻克。你是愿意臣服我朝从而封侯加爵呢?还是执意顽固抵抗到底,落得身首异处的后果呢?应该怎么做,俯仰之间就可决定,你应该好好考虑!况且,你有三条罪状,今天就让你知道:你先前侍奉武帝,承蒙武帝特别的宠信,而你却没有舍命尽忠而丧失节操,向他的仇人效力,这是罪状之一;近年薛真度奉我的旨令前来讨伐,你重创他们,这是罪状之二;如今,我御驾亲临,你不自缚投降,反而负隅抵抗,这是罪状之三。”房伯玉也派遣军副乐稚柔对孝文帝说:“承蒙你们前来围攻本城,并且期望一定攻克。我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寻常之人,能得以与威严的陛下对抗,真可谓是获得了一个理想的葬身之所啊!外臣我承蒙武帝的提拔与器重,岂敢忘记大恩!但是继位的君主失德,所以我们君主作为高帝的第三子而即位,不但符合百姓的厚望,而且同时符合武帝的遗愿;我因此只能尽心竭力,不敢有所失误。上次你们的军队入侵我边境,骚扰劫掠我边民,我只好命令将士们进行抵抗,这也是尽职尽责。你倘若能反过来想一想,就不应该指责我。”
宛城东南角的河沟上有一座桥,孝文帝领兵从桥上经过。房伯玉事先命令几名勇士,穿着带有斑纹的衣服,头戴虎头帽,埋伏在桥底下,此刻突然发动袭击,令孝文帝本人及所骑的马都大吃一惊;立刻叫来射箭能手原灵度用箭射他们,无不应弦而毙,这才免于一难。
李崇去征讨杨灵珍,劈山开路前行,出乎氐族人的意料之外,内外夹击杨灵珍;那些氐人全都舍弃杨灵珍,四处逃散。随从杨灵珍的人马立刻减少了大半,李崇进而占领了赤土。杨灵珍派遣堂弟杨建屯守龙门,自己带领一万精锐士兵屯守鹫峡;杨建命部下砍伐大树,堵塞道路,把龙门以北数十里之内的路全都堵塞了,使李崇的军队无法前进。而杨灵珍则在鹫峡口两边高崖上堆积了很多滚石,用来阻挡北魏军队通过。李崇命统军慕容拒带领五千兵马从另外一条路进入,夜袭龙门,大破敌人。李崇亲自率众攻打鹫峡,杨灵珍战败逃走;李崇擒获了他的妻子儿女,于是攻克了武兴。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参军郑猷等人带领军队前来增援杨灵珍;李崇迎战,大获全胜,斩杀杨婆罗阿卜珍,生擒郑猷等人;杨灵珍逃回汉中。孝文帝听到捷报,高兴地说:“替朕解除西顾之忧的是李崇。”孝文帝任命李崇担任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以便安抚这个地方。
丁未日,孝文帝从南阳出发,留下太尉咸阳王元禧等人继续攻打南阳。己酉日,孝文帝抵达新野,南齐新野太守刘思忌据城抵抗。冬季十月丁巳日,北魏军队攻打新野,没能攻下,于是修筑工事,进行围困,并且派人对城中的守军说:“房伯玉已经投降了,你们为什么还不献城投降,不怕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刘思忌派人回答说:“城中的兵力与粮食都很多,如今我们还没有时间同你们这些小小的胡虏说话!”北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带领另外一支军队驻守赭阳,南齐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派遣胡松带领蛮兵前去攻打韩显宗的营地,韩显宗率众奋力抵抗,打败了胡松,斩杀了胡松的副将高法援。韩显宗到达新野,孝文帝对他说:“你打败贼敌,斩杀将领,助长了我军的威风气势。朕正在攻打新野这座坚城,你为什么不把捷报写在帛布上,挂在高竿上,用来增加我军的士气,动摇城中守军的信心呢?”韩显宗回答说:“过去听说镇南将军王肃只擒获了两三个敌贼、几匹驴马,就高挂书帛;我当时正在宫中担任著作郎,私下里经常讥笑王肃的这一做法。如今,我虽然倚仗圣上的威灵,得以摧折敌虏,但是由于兵力寡少,力量薄弱,所以擒获和斩杀的敌贼不多。如果我也像王肃那样把本来微不足道的小捷写在帛布之上,高竿挂起,用来虚张功劳,效仿王肃,就犯了很大的罪过。因此,我不能那样做,只是向圣上告捷就行了。”由此,孝文帝更加认为韩显宗忠贤。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